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以及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飞速提升,在面临财产管理的问题上,理财观念逐渐进入中国的大众家庭。从现阶段中国家庭的金融投资理财发展情况看来,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并从中进行总结与发展,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我国家庭投资理财的必要性与现状进行探讨,从中总结出发展趋势规律,希望结合家庭理财为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的行情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金融的数字化为金融的普惠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居民的数字金融能力决定性了其能否有效地使用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本文使用2015年、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资产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力的提升能够显著扩大家庭的资产规模;提升数字金融能力对于扩大低文化程度、老年户主家庭资产规模的作用更为明显;数字金融能力的提高对不同户口类型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影响存在差异,对非农业户口家庭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更强;数字金融能力通过促进家庭的风险市场投资行为、扩大家庭风险市场投资规模以及增加家庭财产性收入尤其是金融资产收入等路径扩大家庭资产规模;数字金融能力存在反“马太效应”,资产规模较小的家庭通过提升数字金融能力能够更明显地促进家庭资产的增加。提升数字金融能力有助于缓解金融排斥现象,在增加居民财富的同时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深入剖析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的内联关系意义重大.首先采用数据调查、Probit等多种命题研究分析方法,对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间的影响渠道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其次采用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联立方程等多种回归检验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间存在正向驱动关系,农户创业水平的提高引致家庭金融投资的新增.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户创业对于低收入、高房价及教育程度(初中)的农户而言,促进家庭金融投资的作用更加明显.根据解释机制中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农户创业有利于提升财产收入、增加要素投入、刺激金融信贷,进而提升家庭金融投资意愿,社会资本则显著削弱了农户创业对家庭金融投资的正向影响.根据Shapley分解结果,发现生存型自我雇佣对农户家庭金融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农户创业意愿,对于破除农户家庭金融市场的"有限参与"之谜、减缓农村"金融排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超 《南方金融》2003,(9):65-65
中国资本市场存量小,发展空间大,创新需求旺盛.目前,尽管银行经过八次降息,银行存款却高达六万多亿元,加上居民和机构一万多亿的滞留现金,总共高达七万多亿的资金没有合适的流向.那么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我们认为证券市场金融产品创新应突破原有管制的约束、以基础金融产品的创新为主、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以规避投资者的系统性风险目的.  相似文献   

5.
财富管理通常是指面向财富人群(家庭),为其可投资资产的保全、增值、配置诉求而提供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本报告中所界定的中国财富人群(家庭)是指可投资资产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或10万美元)的人群(家庭),其总体构成了中国整个财富市场。而可投资资产超过600万元人民币(或00万美元)的人群(家庭)被定义为“高净值”人群,构成了财富管理的高端市场,即私人银行市场。  相似文献   

6.
家庭金融投资行为是否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理论上来说,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可以通过资产效应、财富效应以及代际转移效应刺激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以CFPS2016的微观经验数据为例,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家庭金融投资行为能够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水平,即使消除内生性问题,该研究结论仍成立。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对城镇居民家庭的影响高于农村居民家庭,对东部地区居民家庭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居民家庭,对中、高收入家庭的影响高于低收入水平家庭。机制研究表明,家庭金融投资行为通过提高居民家庭保险意识,降低家庭不确定性支出,来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水平。  相似文献   

7.
莫科聪 《中国外资》2013,(15):14+16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经济收入增长,投资方式变得多样化,金融投资成为很多家庭资产投放的选择。但家庭投资的自身局限性,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市场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我国在金融市场监管方面也缺乏经验,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后危机时代的背景下防范家庭金融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8.
高心 《上海金融》2001,(4):48-48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英文版<中国金融发展与家庭金融资产的流动>(作者:徐礼莱)是海内外第一本以中国家庭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为着眼点,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比较深刻的剖析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9.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断优化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对中国家庭资产保值增值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家庭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概率和配置规模,其中金融知识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家庭金融知识水平和互联网参与程度的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效应凸显。因此,应当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家庭金融知识水平和降低金融投资风险,通过提高中国家庭的互联网参与程度等来优化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从女性赋权角度出发,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Probit和Tobit模型,探讨家庭决策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较为单一。女性家庭决策赋权程度越高,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越低,持有正规金融市场的资产比例越小。异质性分析表明缺乏金融素养的女性决策者,家庭金融配置单一问题更严重。机制分析表明女性家庭决策赋权通过改变家庭金融排斥程度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鉴于此,需要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丰富金融产品种类,以提升女性金融素养、缓解家庭金融排斥,进而丰富家庭金融配置类型,降低家庭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渗透在居民生活之中,影响着家庭的行为和经济决策。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和技术接受理论模型,本文探讨数字技术对金融参与的影响机制,运用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微观统计数据,对城乡家庭的金融参与进行实证研究。Logit模型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有效提升了家庭购买金融产品的概率和金额,如果城乡同时实现数字普惠,农村家庭购买金融产品的概率远高于城镇家庭,但由于资产、收入等因素的限制,其购买金融产品的金额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宗庆庆  刘冲  周亚虹 《金融研究》2015,424(10):99-114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社会养老保险会显著提高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性和风险金融资产比重,边际效应分别达到25%和22%左右。这一结果在控制了家庭的经济水平、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主观投资风险偏好态度等因素后依旧稳健,一个解释是社会养老保险能有效地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进一步分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子样本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影响在农村很小且统计不显著,这说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障水平和拉动金融消费的作用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央行动态     
《浙江金融》2012,(8):3
2012年7月中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据统计,2012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23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8.31万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401亿元,人民币存款减少5006亿元,外币贷款增加12亿美元,外币存款增加73亿元,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78%,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85%,当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441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154亿元。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逐渐走进居民家庭。基于此,文章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分别通过金融素养、风险偏好和收入水平、家庭消费性支出两条链式中介路径正向促进家庭投资多样化。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刺激消费性支出,优化互联网投资渠道并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张旭阳 《银行家》2015,(4):39-41
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金融深化,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面临挑战。新的市场环境要求银行业必须对自身的运行模式进行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应使银行建立更有效的信贷资产配置机制和更多元的市场化业务。2014年,"大资管"业务的蓬勃发展更突显银行转型的迫切。2014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长了5万亿元,已经超过了当年4万多亿银行个人存款的增量;扣除通道业务的重复投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法,构建了金融素养综合指数,以此来全面反映家庭的金融素养水平。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素养、家庭杠杆率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加家庭消费总支出,还可以带动家庭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并且,与城镇家庭相比,金融素养的提升对农村家庭的影响更大。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金融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家庭债务杠杆率途径,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增长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7.
家庭金融资产持有与居民收入阶层变化密切相关,家庭个体特征、教育与金融素养、信息获得均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产生影响,但近年来金融体系中最大的变化是数字金融的发展,投资便利性大大增强,投资体验不断提高,居民随时随地即可完成金融投资。因此,本文从金融供给侧角度,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的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影响了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并提高了风险资产投资占比,其中数字金融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更大,发挥了普惠金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2015年、2017年、2019年三期居民家庭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可有效推动居民家庭财富增长,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均对家庭财富产生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居民金融素养来提高家庭财富。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家庭财富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更能帮助低收入及相对贫困家庭进行财富积累。最后,从政府、金融机构等层面提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居民家庭财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庭户均资产到底是多少?今年5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其中城市为85.39%,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为1.22套。具体到套数,城市家庭中只有一套住房的占69.05%,两套的占15.44%,其余的拥有3套或以  相似文献   

20.
梁骁 《北方金融》2023,(4):8-14
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家庭购买社会养老保险,不但能够增加家庭对风险金融的投资比重,而且能促进家庭风险金融持有量,并在控制了各类变量的条件下该结果稳定性依然较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养老保险对降低未来不确定的风险具有消减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城镇和农村两个子样本中分析发现,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效果较小,说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障水平对金融消费水平的提升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