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训兰 《中国西部》2012,(21):146-149
班主任和老师的最基本的职业底线是什么?班主任和老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哪些工作做到哪种程度,哪些工作必须要做好?雷夫在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予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一个精确的答案——用激情点燃教育,用激情点燃学生内驱力,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成长生涯的同时也点燃自己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2.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不仅仅是一本教育书,更是一个教师教育生涯、教育理想和教育人生的一个真实反映.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点热泪盈眶,更有点按耐不住.因为,这让我看到一个有关教育本质和教育共性的问题:世界是平的,教育也是平的.任何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其内在本质都是相通的.雷夫·艾斯奎斯(RafeEspuith)在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面展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正是符合规律性的教育.班主任和老师的最基本的职业底线是什么?班主任和老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哪些工作做到哪种程度,哪些工作必须要做好?雷夫在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予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一个精确的答案——用激情点燃教育,用激情点燃学生内驱力,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成长生涯的同时也点燃自己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3.
罗日荣 《中国西部》2014,(16):119-120
<正>《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了很多次,最近又重温这本书,我越来越觉得雷夫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教师,他和我们一样会为僵硬的教育体制而烦恼,会为学生而焦虑,为简单的教育方法而担忧!重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教师要——把握当下,做好本职。教师不应该在体制下抱怨,而是要有带着脚镣跳好舞的精神从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可以发现:美国的教育环境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也并非那些走马观花的人去美国观察后写的  相似文献   

4.
祁顺成 《中国西部》2014,(36):126-127
<正>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界可谓是如雷贯耳,享有极高的声望。在教育类的案例或论文中,引用他的言论占了相当一部分。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在离世近40年后的今天还能够引领着我们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呢?身为教师的我对苏霍姆林斯基产生了巨大的问号。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我购买了闫学老师所著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一书,从班主任的角度窥探这位教育家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5.
杨君 《中国西部》2014,(29):108-109
<正>读这本书源于它的作者——朱永新。作为一名行政领导,他有着深沉的教育情怀;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他与无数仁人志士一样,对踏上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之路充满期待。晨诵、午读、暮省,师生共写的新教育课程遍地开花,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充盈着师生的生活。这样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他心中理想的教育会是怎样的?怀着期许与憧憬,我打开了《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一口气读完,只觉得有一种大汗  相似文献   

6.
朱郑汇 《中国西部》2014,(16):124-125
<正>宁波市仁爱中学的刘波老师可谓是阅读达人,一直以来光顾他的博客,得知最新教育动态,推出的新书及时购买,汲取正能量时刻伴随左右。当从博客中得知他的最新力作《教师阅读力》已上市,便立即购得,此书从教师要成为真正的阅读者阅读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推进教师阅读的路线和读写结合加快成长步伐四个方面,探寻教师阅读之道。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曾是对教师普遍的描述,但是,如果仅仅燃烧了自己,却没有新能量的持续注入,必然会导致自身的本领恐慌。闫学老师也曾指出:教师拥有的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能到达的高度,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  相似文献   

7.
张波 《中国西部》2014,(41):113-113
<正>再次捧起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再一次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这一次,我对那位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的话,有了一种新的感受。他的那句话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双眼、我的心扉:对于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用终生的时间备课,无不是一种最积极的准备、最具潜力的准备、最有远景视角的准备。作为教师,站立课堂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但站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即共产主义理论的逻辑梳理,可以了解到马克思所处时代的人的异化的真实状态,并针对此状态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理论。此理论在反映时代需求的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从而可以揭示出,以马克思共产主义为代表的人类理想的乌托邦虽然有史以来都没有真实存在过,但却并不能否定和忽视理想对现实的必要性与指引功能,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自己时代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9.
李鹤 《中国西部》2014,(33):123-125
<正>一个偶然的机缘得到《教师阅读地图》,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它的内容如同书名一样,给了我在选择教育教学书籍一个方向上的指引,书中还汇集了大量典型书籍的精华部分,使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受益匪浅。近段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下面不妨把自己零星的读书感受归纳总结一下,与大家共勉。真正的赏识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信任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地方。真正的赏识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对孩子未来成就的坚信,无论孩子犯多少错误,要经过多少反复,这种信  相似文献   

10.
丛日贵 《中国西部》2014,(33):128-129
<正>上学期最后一个工作日,郭校长向我推荐了《金竹花》,希望我们假期阅读。此书是由《辽宁教育》编辑部的黄海岩撰写,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一本金竹花老师的传记。书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真实、深刻、生动地介绍了金竹花的成长经历和感人事迹。金竹花是我们熟知的教育人,我们都知道她是辽宁省抚顺市李石寨朝鲜族小学(现名沈抚新城朝鲜族小学)校长。她还是辽宁省首批特级教师,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十杰中小学青年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连任四届全国党代表,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然而她的从教经历却不是这些荣誉可以简单概括的,书中记叙了许多其中的坎坷。坚守农村小学45年,做校长28年,她在教育事业上的坚守和勇攀  相似文献   

11.
朱郑汇 《中国西部》2014,(24):106-107
<正>忙,是班主任的共同感受。走入校园,各种琐事频频袭来,班主任只有招架的份。忙碌之后,学生依旧我行我素,机械式的教育让人身心疲惫,感觉忙得如此苍凉。班主任工作如何才能事半功倍,轻松带班呢?梅洪建老师所著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一书,给予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是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困境中解放出来的良方。班主任,需要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康庄大道。我一直认为,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班主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真是这样吗?梅老师指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大,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2.
朱郑汇 《中国西部》2014,(32):118-119
<正>表扬,是常用的教育手段,要是发现学生进步了,及时称赞也就完事了。至于效果如何,不会深入探究。管建刚老师所著的《一线表扬学》,却把看似普通的表扬做成了一门学问,研究出18种类型,每一种都有生动形象的例子,为我们今后的工作铺平了道路。逆袭,出其不意学生表现优异,得到表扬这是人之常情,要是做错了事情,批评在所难免。可管老师却打破了这一传统,推出逆袭性表扬,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当学生做得不好、不对时,  相似文献   

13.
欧阳利杰 《中国西部》2014,(33):126-127
<正>从心开始,是禅宗的核心主张,心灵改变,眼中的世界就会改变,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谢云老师的一本书,就拨开了层层迷雾,让我们一览教育的初衷——教育要从心开始。教师要像禅师一样保有一颗善心在禅者看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坏都充分显现出了禅者的悲悯情怀。而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具有禅者的一颗善心,则更具有现代意义。谢云老师的书中对善心的阐释朴素而实用。书中列举了《五灯会元》里的公案,文殊指出  相似文献   

14.
朱诚蕾 《理论观察》2007,1(5):84-85
从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提出的历史背景谈起,以抽象的人的思辨变成现实的人的历史发展为线索,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的具体阐述,并探讨了"现实的个人"对我们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丽君 《中国西部》2013,(15):126-127
教育的功能是什么?培养学生的习惯,这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对于习惯包括哪些要素,不少家长和老师也包括我都会认为是行为习惯,诸如礼仪、学习、阅读、生活、卫生等习惯。拜读张建新老师的《唤醒教育思维》后,让我更加明确了:学生的习惯不仅包括上述内容,更应包括思维习惯。这  相似文献   

16.
黄少虎 《中国西部》2014,(37):122-123
<正>三年前,我作为一名年近不惑之年的体育教师,为了让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抛却奋斗近二十载才获得的德育主任之位,来到一所陌生的学校。当自己认真而执着地顶着烈日,坚守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岗位时,换来的却是同组同仁坐看学生自由活动,笑骂我是二逼;当我不想特立独行而与其合流时,却听到校长一声你退步了的叹息。我迷茫了,我困惑了,做与不做都不好,不知如何做。我向爱人倾诉,她并没有说话。过了一天,  相似文献   

17.
张晓华 《中国西部》2011,(20):118-121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实属不易,但只要我们抓住"人性的弱点",有的放矢,教子有方,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人人喜欢而敬重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王绍辉先生的新著《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文化研究》从审美文化的视角考察当代广西文学,从文学角度展示了广西的民族风貌、精神生态和审美境界,较为全面深刻地把握了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并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镇西 《中国西部》2014,(24):110-111
<正>从《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到《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李希贵的书我读了不少,但这次在读其新著《面向个体的教育》时,我心里受到的震撼前所未有。虽然书中不少观点颇有新意,比如"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校长要走在改革队伍的中间""发现和教育同样重要""帮助孩子在集体之外成长""寻找质优价廉的师德"等等。但从总体上看,在根本的教育理念上,希贵所论述的不过是教育的常识,或者说,他让我们的教育眼光投回到了教育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罗日荣 《中国西部》2013,(27):132-133
在《爱弥儿》中,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弱化了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卢梭强调自然主义,所以他对于教育过程中孩子要受到各种束缚是持批评态度的.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冷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法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