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分析关联对语言交际的实际作用,主要从解歧、修辞效果、语言的使用等方面,论述了在交际会话中如何利用关联理论正确理解话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分析关联对语言交际的实际作用,主要从解歧、修辞效果、语言的使用等方面,论述了在交际会话中如何利用关联理论正确理解话语.  相似文献   

3.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在跨文化广告理解过程中认知的作用 ,提出跨文化广告的成败依赖于广告人所设计的广告语言信息能否激活广告受众与之相同的认知心理 ,广告受众能否填补广告中的信息缺项 ,并提醒广告人在设计广告语言时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国广告受众及时调整语言。  相似文献   

4.
模糊语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交际中。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个明示推理过程,发话人应该提供尽可能关联的信息,使听话人能够以最小的处理努力去理解发话人的含义,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拟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并结合真实的商务合同为语料。探讨合同拟定方如何合理使用模糊语言来明示交际意图,实现最佳关联,使贸易双方之间达成互明,最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是一种语言交际理论,揭示了语言文化交际的本质属性,对跨文化语言交际的翻译实践具有强大的解释力,通过译者突出原作的认知语境效果建立原文与译文间的最佳关联,使译文尽力与原文趋同。在翻译教学中,教学者应注重丰富学生的认知语境,引导学生灵活使用各种翻译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反思日志法记录翻译中的思维过程,以增强翻译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6.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关联顺应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为广告翻提供了新的视角。广告翻译应实现广告原语语言风格、文化认知、接受心理的顺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入,外宣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译的本质属性就是交际,关联理论是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因此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以近年来政治方面的外事会议内容为语料,探讨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翻译。  相似文献   

8.
由于交际语言、交际对象及认知语境的变化,习语翻译过程中出现关联缺失现象,译者在尽力保留源习语语言、文化意义及交际意图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采用灵活手段在译文中重建关联。  相似文献   

9.
语言可以分为显性语言和隐含性语言。隐含性语言的语效是在交际的关联推理理解中获得的。从关联、合作原则出发,隐含性语言具有语义栖居、可推导性、关联性、规约性和信息的相关性等特性;隐含性语言的取效条件有语境、文化条件和心理条件;隐含范式有幽默语、礼貌语、间接语言行为。关联理论和合作原则由于理论抽象的不足对隐含性语言的交际取效尚缺乏足够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0.
以关联理论为框架,论证了语言交际中认知语境的动态特征及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探讨语言交际即语境选择、调整、顺应的构建过程;认为言语交际过程是话语与语境的“互动共变”的关系。交际过程是语境与话语交替循环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受到语言、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翻译课上应创设多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结合语境假设,找到最佳关联,将原文的真实意图有效传达给读者,实现原文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交替口译作为口译的重要类别,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交替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动态的双语交际活动,需要一个深厚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正是为交替口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为交替口译的基础。因此,论文以基于关联理论的交替口译研究为主题,在充分理解交替口译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关联理论与交替口译的关系,着重论述了关联理论应用于交替口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借助于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观,可以分析看到关联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第一,填补信息空缺,寻找关联亮点;第二,运用关联理论,推导修辞格话语含义;第三,运用关联理论,深入认识语用失误,增强跨化交际能力;第四,运用关联理论,理解和欣赏幽默语言。因此,关联在外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一个关于语言交际的理论,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在关联理论中,交际被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是按照某种思维规律进行推理的认知活动。长期以来,学生阅读综合技能的提高都是英语阅读课教师极为关注的问题,很多教师都致力于如何能够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去帮助中国学生真正提高英语阅读水平。而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不仅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索和理解阅读理解过程,更重要的是将该理论有效地运用到高职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去,切实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由关联理论视角看转喻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翻译看作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相互关联。如果三者成功合作,原文和译文之间便可以实现最佳关联。转喻翻译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模式框架内,通过译者对原作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再结合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来取得最佳语境效果下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刻意曲解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是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利用某种特殊语境和交际对方话语中含糊的、不确定的表达方式,歪曲对方话语意图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枚举生活中的一些言语实例,从关联理论出发,进行语料分析,来对刻意曲解做进一步的阐述,以探究语言运用规律,为语言学习与应用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学用结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对“should+have+过去分词”的语用功能分析,进一步证明:关联理论能够解释具有简单特征的语块所蕴含的复杂交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是,首相》中言语幽默是在语言交际双方通过交流、寻求最佳关联的动态过程中展示了英式幽默独特的魅力。英语学习者要通过领略英式幽默和英语文化的魅力,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语境看语言交际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交际,注重听者的逻辑推理过程。交际成功的前提是认知语境的重合.即交际双方一般语境信息和特殊语境信息的在认知上的重合。省力原则是交际双方选择语境的心理理据.而心理敏感区则会导致激进的语用推理,造成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20.
间接语言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最佳关联的两个条件及两个重要推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间接语言现象.但关联理论在解释间接语言方面存在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