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山东东营河口区柽柳林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构建“北方红树林”工程,利用线路调查、样地调查、标本采集等手段,对东营市河口区柽柳林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设置了17个样地,65个样方。经过调查统计,河口区柽柳林场约包含耐盐药用植物57种,隶属于24科51属,优势科主要有菊科、藜科、禾本科、豆科,列举了河口柽柳林场植物群落类型,其中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主要有柽柳、多枝柽柳、盐地碱蓬、碱蓬、罗布麻、芦苇、补血草、獐毛、茵陈蒿、海州蒿等,简要介绍了它们的药用价值,分析了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和平牧场草原工作部门经过多方调研发现,碱蓬可以在强碱性土质上正常生长,提升不可利用草原的利用价值。本文从碱蓬的生存条件、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入手,对碱蓬的内在成分、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种植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和平牧场大面积种植碱蓬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答:据有关部门初步调查,随着开放、交流的扩大,近年来上海外来入侵的毒花、毒草的品种和范围有增加、扩大的趋势,至今已有加拿大“一枝黄花”、“豚草”、“一年蓬”等10多个植物品种。由于苏、浙、沪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这些毒花、毒草的生长繁殖。一旦入侵就会四处蔓延,短短几年,就能建立起稳固的生态群落,此时,再要铲除它们就很费力,也不太容易了。尤其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最为迅猛,几乎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4.
1大庆草原状况大庆草原先后经过两次系统的调查分类。前后相隔25年。50$fi第一次调查,大庆草原面积30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68.2万亩。80年代第M次调查。草原面积29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48万亩。1957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局调查.大庆草原植物组成共有200多种。其中草本植物占165种、以菊科植物最多、其次为禾本科、其中菊科62种、禾本科33种。豆科28种,百合科15种,黎科14种,唇形科13种。根据草原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分为5个主要群落。从各类群落分布面积看、以复区(杂类草和碱草复区)和贝加尔针茅群落面积最大。其次为…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九龙山悬钩子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浙江省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有悬钩子属植物22种和2变种,且资源蕴藏量大.它们在食品、医药及工业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用途,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尤其是其中的山莓、茅莓等食用、药用具佳,更可作为工业原料用于酿酒和提制栲胶,具有很高的商品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揭示开垦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的植物多样性变化,旨在为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管理和恢复受损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对不同退耕年限退耕地与对照的天然草地的植被特征进行同步调查,并借助单变量一般线性模型对退耕地和天然草地的植被特征,分物种重要值,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响应比等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了开垦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的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退耕5年、13年和17年的样地植物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的天然草地,而退耕19年的样地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天然草地无显著差异;相较于退耕5年的退耕地,在退耕时间更长的退耕地中,植物群落主要层片由菊科植物转变为禾本科植物。退耕地群落演替过程中,随退耕年限增加,与天然草地间差异性减小,逐渐接近天然草地。[结论]退耕是一种有效地促使植物多样性接近天然草地的措施。且除退耕年限外,退耕地与天然草地间群落相似程度同时受天然草地初始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7.
齐齐哈尔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松嫩平原北端,与大兴安岭南麓相连。植物区系组成上不仅具有占优势的草原种,还有相当数量的林地种。其中蕴藏着大量的药材资源.据我们五年来(1979—1983)对本区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本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66科198属281个种(或变种)。大大地超过了前人134种的记录[1]。本地区药用植物中很多是药用价值高,蕴藏量大,驰名中外的地道药材。如龙胆(Gentiana mandshu-rica)、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踏查和样方法,调查了合山矿区废弃地的植被组成和自然演替情况。结果表明:该地自然定居植物共87种,隶属于39科61属。主要包括禾本科(14种)、菊科(11种)、豆科(10种)。全部定居植物中,草本植物48种,木本植物34种,藤本植物5种。在废弃早期样地,植被主要是一些单种斑块和小群落,这些小群落组成结构比较简单,物种多样性低,群落不稳定。在废弃时间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各样地植被的植物组成相对较丰富,野古草、画眉草、四脉金茅、巴芒、黄茅草、纤毛鸭嘴草、马唐、五节芒等可在煤矿废弃地上成功定植,并成为植被中的先锋种和优势种,可作为废弃地植被恢复治理的优先选用物种。废弃矿区植被具有由裸地→草丛→灌草丛→灌木林演替的趋势,并且随着废弃时间的增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在10~15年的废弃时间内群落可自然恢复,程度可以逐步达到相对稳定的灌草群丛。研究结果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南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山丘面积广大.自然条件优越.森林植物资源丰富多样。蕴藏量大。具有药用植物、淀粉植物、糖料植物、纤维植物、油料植物、芳香植物、单宁植物、蜜源植物、肥料植物类型。除少数种类外.绝大多数森林植物资源目前利用程度不高。为了合理开发资源植物.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大力开展资源调查.努力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积极进行资源植物的综合利用.提高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利用55个1m×1m的野外样方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达日县高寒草甸3种植被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及其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pH值和养分全量含量越低,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养分含量越高。(2)在9个样地55个1m×1m的样方中共出现105种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为27种/m2,最低为4种/m2。(3)对于所有群落而言,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群落间,除矮嵩草群落外,小嵩草群落和山生柳+金露梅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于Shannon-Wiener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除山生柳+金露梅群落中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外,矮嵩草群落和小嵩草群落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4)对于所有群落,土壤速效氮对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都有很大的影响,速效氮含量越高,物种多样性越丰富,地上生物量越高。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估算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森林碳汇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碳汇造林的广泛开展,森林碳汇的计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最主要的林区,巨大的“碳汇”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蕴藏着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本文运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与生物量换算因子(BEF)法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容量和碳...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莫曲沟林区共有维管束植物45科,136属,208种,其中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4种,青海省重点保护林木4种,中藏药材30余种,有利用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植物在90种以上;介绍了野生植物保护、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三江平原植被景观异质性对生态功能的影响主要为:草甸、沼泽、水域景观生态价值减少,农田景观面积的大幅度增长,严重损害了三江平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森林、灌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略有增加,但由于增加的幅度较小,所以远远不能弥补农业开发所带来的损失,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了13.423×108元.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较强的...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旅游应与科教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开展森林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 ,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和功能以及开展森林旅游的优势出发 ,阐述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旅游应与科教相结合 ,才能发挥自然保护区在实施“保护环境”、“科教兴国”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重庆市森林工程启动之年。重庆市实施森林工程,重点推进了六大建设——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苗圃基地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等,实现了"森林重庆"的良好开篇。  相似文献   

16.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转型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森林资源管理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不能有效地协调森林资源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利益关系。要实现森林资源管理体制转型,必须通过多元化、系统化的改革和制度创新,重新整合区划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从根本上协调人类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行为方式,实现人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兴安岭伊春林区蕨类植物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及《黑龙江省植物检索表》,对小兴安岭伊春林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有蕨类植物14科20属40种(包括变种),其中蕨类经济植物10科11属15种;提出4条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郗婷婷  李顺龙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6):519-522,526
森林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生产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特殊性的基础之上,结合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基本理论,提出了森林蓄积量扩展法,首次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容量和碳汇潜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现有森林碳汇储量为17.38亿t,碳汇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