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而设立高新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不同类型的高新区具有不同的产业聚集特征,因而高新区在发展方式上也有明显区别。目前我国高新区的发展表现出一些背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规律的问题,为此,高新区需要以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在转变发展方式、确定发展定位、转变政府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高新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辐射和推动作用,是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产业化在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又推动了高新区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作为产业化重要发展模式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天津高新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高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集群化促进天津高新区发展的建议,指出加快产业聚集,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各园区向集群阶段转化是未来天津高新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新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辐射和推动作用,是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产业化在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又推动了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和创新优势,用产业集群理论来指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政策含义.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分析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警惕我国企业集群发展中潜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集群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新趋势 ,引起了多学科领域学者关注。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企业集群的雏形 ,但是这些企业集群都存在不同的问题。以东莞、温州及部分的高新区为例 ,从各自的形成过程、发展轨迹等角度 ,讨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集群存在的不同性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新区产业集群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温床,产业集群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拟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南宁高新区发展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从区域创新优势就高新区的竞争力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存在的形式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是由国家提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新区是中国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聚集了大量高端要素和专业要素(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清洁技术产业综合性较强,行业跨度大,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很难发展壮大。高新区因其自身的特点成为推动我国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产业具体发展模式与措施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国家明确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在这一伟大征程上,作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国家高新区,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进入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路径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集聚创新资源,进而形成创新集群,是新时期高新区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最佳路径,也是实现“二次创业”的切入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10月13日,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在创新集群与国家高新区发展高层论坛上宣布.《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正式启动。火炬中心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区6个国家高新区.共同签署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该方案的发布标志着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焦爱英  王潇  赵燕华 《价值工程》2012,31(17):128-129
本文在高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构造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高新区产业集群形成期为例,选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的权重,为高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小理 《企业经济》2006,(10):104-106
中部地区的发展必须确立适合自己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本文认为,中部地区高新区与产业集群互动崛起应采取以下几大战略:加速中部地区高新区与产业集群崛起的互动创新发展战略、城市带动战略、科技联动战略、城市重点布局战略、互动集成战略、模式选择战略。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9,(29):268-269
本文以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GEM-S模型,对该产业集群在基础资源、设施、产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紧紧依托当地的优势工业资源,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强化产业链研究,突出集群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子,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院襄阳高新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非省会中心城市的国家高新区,产业特色突出,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襄阳高新区存在许多问题制约其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襄阳高新区的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的经验为基础,对襄阳高新区经济发展提出五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我国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及其阶段性特征,并对我国高新区在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特色和技术创新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一种极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经营环境恶化、核心企业较少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培育和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西安高新区经过自主创新,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了数个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最大、最强的高新区。  相似文献   

20.
《企业研究报告》2006,(7):11-17
3.1园区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产业出现专业化趋势,产业集群和专业园的发展对园区配套服务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高新技术产业分工的细化,一个园区很难在所有的领域都占有竞争优势,促进高新区产业专业化发展,打造园区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获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上如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等园区都在自己的专业产业领域做到全球领先,拥有全球范围内该领域的竞争地位,我国高新区如武汉、惠州、杨凌等也已经形成了产业专业化优势。同时,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产业在空间上集聚以解决创新要素(人才、资本、技术等)集聚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产业专业化集聚的趋势,出现以专业园为主要空间载体的集聚形式。这种专业产业的集聚,需要形成良好的专业产业发展环境,对园区的配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