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晋明 《经济师》2003,(5):76-77
文章对美国CA公司股权之争的过程及美国公司的控制权争夺进行了分析 ,指出我国应大力引进和逐步完善投票委托书收购制度。  相似文献   

2.
股权是企业治理的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必要手段.以往的研究都更多的关注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通过控制管理层而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很少研究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以及股权结构发生变化时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情况.仔细分析万科宝能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万科最明显的变化是股权变化引起的企业管理层与宝能系之间的主导权之争.双方通过企业文化、法律制度、资本引入等途径和方式来争夺对企业的控制.论文的研究表明,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管理层可以有效控制公司,但是当股权变化时,公司控制权是不稳定的.此外,法律环境也会对控制权的争夺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晓 《经贸实践》2010,(11):59-60
自始至终双方都在法律和规则的框架内博弈,这对其他企业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会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重视规则、了解规则和遵守规则。这一事件可称之为公司治理与股权争夺的经典商业案例。  相似文献   

4.
征集股东委托书就象一柄双刃剑,利用得当它可以成为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活跃证券市场的有力手段;否则可能会沦为投机人士争夺公司控制权、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工具。许多国家立法上均对此加以详细规定,我国仅作了十分粗略的规定。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实践中征集股东委托书实例越来越多,由于缺乏法律规制,出现了不少问题,股东权益受到侵害。在我国,完善征集股东委托书制度已势在必行。而征集股东委托书之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征集股东委托书立法、执法和守法全过程的指南针。本文着重研究征集股东委托书的三大基本原则,即信息公开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委托书征集制度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而委托书征集制度对于上市公司治理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因此,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委托书征集立法例,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书征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冉明东 《当代财经》2011,(12):119-128
公司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计量是财务学与公司治理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从线性模型出发,探讨矩阵模型对复杂股权网络的计量,并通过具体案例剖析两类模型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矩阵模型可以更好地计量复杂股权网络,股权网络复杂度和透明度等指标可以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同时,案例分析也进一步揭示了国家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在现行信息披露制度下,难以获得真实的股权结构信息,应利用矩阵模型对现行制度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7.
刘莹 《经济师》2004,(3):17-17,19
文章阐述了委托书征集制度的作用 ,提出了尽快完善我国委托书征集制度及相关立法的配套改善。  相似文献   

8.
2004年5月,世界啤酒业排名头两位的美国AB集团、南非SAB集团对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展开了激烈的股权争夺战,争夺的结果以AB集团的胜出而尘埃落定。这场股权争夺对哈啤公司和中国啤酒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给国内并购市场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相互分离,并由此产生委托代理成本.股权激励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建立利益的桥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发展.但是,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受到质疑.本文从伊利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出发,分析导致伊利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是企业违背了股东权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王劲潇  都星汉 《时代经贸》2012,(16):204-205
随着我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相互分离,并由此产生委托代理成本。股权激励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建立利益的桥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发展。但是,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受到质疑。本文从伊利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出发,分析导致伊利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是企业违背了股东权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马寿宝 《经济师》2012,(1):100-101
文章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控制权争夺与股权结构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即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决定公司的治理方式及成效;股权结构的集中程度影响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效率,在股权适度集中时,控制权市场对公司治理效率进行识别和修正,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以国美电器为研究对象,揭示出民营上市公司在进行控制权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问题。国美案例将成为其他民营企业改革或股权结构优化的标杆。  相似文献   

12.
创始人控制的企业,因创始人的创业精神成为市场经济中佼佼者。为了企业扩展,股权融资成为创始企业的一种选择。然而,股权融资必将伴随着创始人的股权稀释,创始人丢失对企业控制权的风险随之增加,创始企业的优势也将丧失,例如俏江南、雷士照明等。文章以阿里巴巴的融资历程为案例,从股权、社会资本等方面分析了马云团队维护阿里巴巴控制权的策略。研究发现,马云团队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维护控制权:第一,严格控制融资规模,一切以保护控制权为准;第二,通过联合小股东,对抗大股东解决了稀释股权的问题;第三,合理运用社会资本,控制股东大会和管理层;第四,合理利用法律规定,推行合伙人制度,牢牢控制董事会。文章的启示是,在融资发展过程中创始人要维护控制权,首先应尽可能通过控制融资规模,并与小股东结为联盟,以制衡其他大股东在股权数上的优势,保证股权控制;其次,在无法拥有股东大会层面的控制权时,应通过股权、社会资本控制与环境适应性控制权配置等牢固掌握董事会层面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13.
柳松 《生产力研究》2005,13(12):189-191
在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下,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文章从融资成本、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体制等三个方面对股权融资偏好悖论进行了解读,指出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是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动因、公司控制机制的错位和治理机制的扭曲是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深层原因,转型时期的双重企业体制是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4.
国有股减持是跟两个紧密关联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一是股权结构问题,即持股者的身份构成和股权集中度问题;一是股权的流通性问题。我们将之笼统地称为股权的制度安排,国有股减持说到底就是上市公司股权制度的变迁,因此,可以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来闸释国有股减持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现有股权制度安排源于经济改革中的路径依赖;从制度均衡的角度看,这种制度安排是非均衡的,因而,变迁是必然的;由于利益摩擦、国家有限理性以及制度变迁的时滞等问题,制度均衡的实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兴起和发展,管理技术日益复杂化,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长期激励机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在上市公司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增强。然而,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股权激励的概述和作用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2017年2月,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准,临沂市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山东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10%的国有股权经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本文以上述案例为背景,对企业国有股权转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国有股权转让的基本程序以及有关的账务处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披露制度对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提出了悖论性难题,其保护投资者之功能已被严重削弱甚至失灵。股权众筹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旨在确保股权众筹项目对于投资者而言是适当的,乃加强投资者保护的一条可行路径。在理论层面,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主流理论适用于股权众筹领域皆有所欠缺,而信义义务理论中的脆弱性理论、不平等理论和信赖保护理论则可较为全面、准确地解释股权众筹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在制度层面,应构建投资者分类制度和投资限额制度,同时明晰股权众筹平台所应承担的投资者适当性一般义务与特殊义务之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企业实行公司制最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具有规模小、人数少、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等特点,另外还具有人合性和资合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有限责任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其股权转让问题亦愈备受关注,已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缺乏一定的操作性,而且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具有一定的特殊和复杂性,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股权转让制度,对其股权转让做出适当的限制性规定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正常运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委托书征集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华  苗伟 《经济师》2002,(6):24-25
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出发 ,对委托书征集制度进行了分析 ,提出为发挥委托书征集优点的同时抑制其负面作用 ,应对我国委托书征集进行谨慎而严密的立法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外资并购对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的浪潮席卷全球,这其中,银行业的跨国股权并购案例层出不穷,先后发生了美国花期银行并购墨西哥国民银行(125亿美元)、英国汇丰银行并购美国家庭国际银行(153亿美元)、德意志银行并购英国莱斯银行(700亿英镑)等多起巨型并购案例。由于外资股权收购的核心是通过收购东道国企业的股权来获取东道国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加上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因而银行业的外资股权并购行为备受东道国政府的关注,许多人认为其可能会给东道国的金融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