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1997年以来,中国市场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伟大跨越,这是进行结构调整的必要基础。但目前我国的买方市场,是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量存在,经济结构明显失衡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其基础相当脆弱。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结构性过剩。实际上,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中主要是部分制造业生产过剩与第一、第三产业短缺并存,传统产业在低水平上饱和与支柱产业和一些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并存;从行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内部部分制造业生产过剩与其他们行业生产短缺并存;从产品结构来看,大路货产品及低档产品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产品短缺并存。 目前有不少产品供过于求甚至严重供过于求,看起来似乎是一种过剩,实则是一种短缺,一种潜在短缺或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所出现的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的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中所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这包括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错位,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改革进程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协调。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国家要运用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从而拉动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产业结构扭曲下有效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微观基础和形成机理 ,揭示了导致当前总供求失衡的原因主要在结构方面而不是总量方面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作用于总量的需求扩张政策失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结构矛盾、进而走出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蒙丹 《发展研究》2010,(5):31-34
本轮经济危机将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调结构成了危机后的一致呼声。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众多因素中,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是两个主要的方面。前者会通过对国内消费需求的抑制,需求结构的影响及要素价格的扭曲而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后者则会造成核心产业和核心技术的缺失,使产业结构固化在低水平状态,失去升级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胡武贤 《经济师》2001,(4):66-67
当前,我国结构性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是改善供给,也就是协调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间的矛盾,使供给不断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通过优化产业化结构,深化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升级就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张弛 《经济师》1991,(2):36-38
<正> 当前,我国市场虽然显示生产过剩型疲软的表象,但掩盖不住结构错位型疲软的实质。它是由于扭曲的价格杠杆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不矫正价格杠杆的偏向拉力。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失调、总量失衡、市场疲软的“阴影”就难以摆脱。  相似文献   

7.
牛革平 《经济论坛》2002,(19):13-13,10
199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供求关系逐渐由短缺逆转为普遍的供大于求的运行态势,出现了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现象;其中农业方面尤以为甚。本文对此试作探寻。一、农业生产过剩的特征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体现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总量过剩背后是供求结构的不协调。1.从需求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滞缓,消费需求增长缓慢。1978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405元,农村为138元,前者为后者的2.93倍,二者绝对值差额为267元。到1995年城镇人均消费水平为5044元,农村为1479元,前者为后者的3.…  相似文献   

8.
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当前我国经济出现阶段性有效需求不足所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产业结构与整个经济结构反映着一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总水平。它将制约该国经济的兴衰和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与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弱和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市场疲软、产品积压严重的情况,这是需求不足的重要表现。由于投资需求最终为消费需求服务而且为其所制约,所以消费需求不足是产品积压的主要原因。而消费需求不足实际上是居民的现实购买力不高的结果。居民的购买力由城镇居民购买力和农村居民购买力构成,本文只对城镇居民购买力不高的状况及其对策进行分析。一、城镇居民购买力不高的原因当前城镇居民购买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购买力无处实现。由于产品供给结构未能及时随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引起供求结构失调,使居民感兴趣…  相似文献   

10.
生产过剩形成的一般机理和我国的特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亚忠 《生产力研究》2002,1(3):23-25,30
生产过剩形成的一般机理决定了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因而生产过剩是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消除的。同时 ,我国生产过剩形成的特殊机理说明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刺激内需 ,缓和生产过剩。明确这一点 ,对我国政府当前和今后的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系统工程学告诉我们:结构决定功能。优化合理的结构产生最优的功能。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严峻,经济效益下降,国营企业亏损面扩大,财政更加困难,其根本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扭曲,严重不合理,总体效益不佳。因此,经济结构调整是关系到治  相似文献   

12.
杜松 《经济师》2000,(6):28-28,30
当前我国的经济特征是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并存。在被称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中 ,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 ,是真正能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在当前城市消费市场多次启而不动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具有巨大潜力的农村消费市场。一、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及现状我国有 8.68亿农民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70 %,如此大的人口数使得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1、在农业生产资料领域。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民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部分 ,其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一半以上。随…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需求不足”?前不久,中国社科院的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的看法基本可归纳为两种意见。 按照第一种意见,目前我国出现的需求不足,其实是质量和品种结构问题,是生产结构跟不上需求结构所致。 他们认为,我国以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国民经济正在向买方市场和整体素质提高为特征的新阶段过渡。在这种以大调整为特征的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传统消费品的需求趋于饱和,一方面传统产品  相似文献   

14.
抓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促进新兴支柱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重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经济理论、国际经验和我国多年的实践都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强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方式,结构的调整升级产生一批高增长性的支柱行业,才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较快增长。2、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用产值结构衡量,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降到15%左右,达到了完成工业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开拓消费市场重在调整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亚嘉  高丽萍 《经济师》2001,(11):242-243
当前 ,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症结 ,一是城乡居民消费增长放慢 ,不良的收入和支出预期抑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二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总体消费水平降低。三是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消费增长。这是因为实际供给大于需求 ,但是其中有效供给 (合格的产成品 )却不足。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投资的增长。在我国第三产业与国外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相差甚远 ,然而第一产业农业还是占有相当部分的比例。这种形式的产业结构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五是城市化滞后制约了有效需求的扩大。找到了需求不足的症结就为扩大内需 ,启动消费对策的提出奠定了…  相似文献   

16.
市场导向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客观要求,在借鉴美国、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路径.并就如何推动市场导向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给出支持技术创新、提倡高附加值产品品牌化并首先进入国内市场、扩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和供给范围以调整居民支出结构,引导内需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比较优势因素变化引致比较优势行业变化的结果。比较优势因素的变化主要通过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和中间部门培育等途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仍面临着中间部门培育不足、本地市场规模限制、要素价格扭曲、关键技术缺失、贸易成本偏高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要实现从传统比较优势造就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分工锁定中跨越出来,关键在于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培育中间部门,促进资本和技术要素集聚,塑造动态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多数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遵循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导致劳动者收益普遍偏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劳动者收益比重偏低是经济危机的隐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消除这种隐患才能防止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可供选择的措施有:确立劳动力资本产权,推进劳动关系双方的平等;保证工会的独立性,完善集体谈判制度;以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为指导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一、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并不十分乐观,除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外,社会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较为严重的问题。首先,从消费需求看,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较低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从城市消费看,当前我国还找不到有效措施来改变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无法给因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形成的大量下岗职工提供充分的保障;城市居民需求疲软的问题仍然存在。从农村消费来看,农…  相似文献   

20.
与发达国家的买方市场相比,我国目前的买方市场是早熟的、低水平的、不规范的买方市场。一、我国买方市场的特征1.“无效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从市场角度看,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农业基础脆弱,生产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加工业素质低,重复建设导致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传统产业在低水平上饱和,大量质量、档次低劣的产品表现为市场过剩,而一些市场旺销的、适销对路的名、优、特、新商品的生产能力不足,从而表现为相对的供应不足。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并存。我国目前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