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 ,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支勇于开拓进取、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队伍 ,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据有关资料 ,国企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 ,影响和制约了国企的发展。  一、人才流失的原因1.“双尊”观念不到位 ,政策不落实。当前 ,一些国企淡薄了“双尊”观念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只停留在口头上 ,不能有意识、有效果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不能把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突出位置 ,更不能把对人才的认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使人才感觉不到被理解、被尊重 ,从而…  相似文献   

2.
王新军 《经济师》2004,(2):146-147
当前我国国企面临着人才的竞争 ,留不住人才 ,国企就没有竞争力。文章分析了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人才流失给国企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以及采取怎样的对策和策略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来保证企业的发展。采用一些激励措施来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这样我们的国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国有企业全面参与世界竞争,特别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在这场人才竞争战中普遍处于劣势地位,人才流失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国企人才流动现状分析,探寻了人才流动及人才流失的内涵,分析了人才流失对国企造成的影响,并对国企人才流失的诸多原因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国企人才流失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试析国企人才流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金水 《经济师》2003,(9):266-266
现代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流失已成为当前国企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国企人才流失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缺乏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等。国企如何留住人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问题。文章从国企人才流失的深层原因入手 ,探讨国企怎样才能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5.
赵卫民 《经济论坛》2005,(5):107-109
一、企业人才流失趋势及其影响 通过对企业人才流失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近年来企业人才流失呈如下趋势:一是大学本科及其以上高学历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师、高级技师等特殊人才流失比例逐年增加;二是低学历低层次人员流失比例逐年下降;三是人才主要流向国内大中城市和东部、南部等经济发达地区;四是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成为国企流失人才的主要去向.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已走向人才全面竞争的时代,谁占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但我国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着人才过多流失的情况,因此,分析人才流失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已成为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通过企业如何改善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对招聘大学生的各项政策的激励,从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华  杨作海 《经济师》2005,(3):270-270
入世后 ,人才的竞争直逼前沿 ,人才流动趋于频繁 ,国企人才非正常流动甚至流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文章在阐述国企人才流失的特征和去向基础上 ,对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避免人才流失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将是人力资源竞争的时代,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才主权”和“人才赢家通吃”的社会。作为企业,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的差别,就是人才的差别,人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关系到它的兴衰存亡。而民营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人才流失、人才频繁跳槽是阻碍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刘晖 《经济纵横》2005,(9):64-66
当前,在人才竞争的环境下,我国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正不断加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本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有效防止国企人才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晓瑜 《时代经贸》2007,5(9Z):174-175
对知识型企业而言,公司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并用好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薪酬制度设计,一个有效地发挥作用的薪酬系统,能够改进成本效率,确保依法办事,增强招聘力量和减少人才流失,薪酬激励与税收策划相结合才能实现薪酬效能最大化,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本文仅针对工资薪金适用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不包括个体工商户或偶然中奖,稿酬,或股票,债券投资收益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进行了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国企改革要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南通市国有企业始终将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不断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工夫,优化人才招引、深化人才培育、强化人才激励,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但同时,高端人才不足、发展不平衡、人才流失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正视现实,找准短板,形成可行性举措,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企人才队伍作出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才匮乏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长足发展的,而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企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加入WTO更为我国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拓宽了舞台。这必将使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得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和流动,人才竞争更加白热化。企业如何合理配置与使用人才并留住人才,已成为企业当前的重要课题。招人不如留人,企业着手大力吸引人才的时候,常常忽略现有人才,或费尽心机招到人才而不予以正确使用,以致出现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带走的是利益和财富,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如使教…  相似文献   

13.
技术人才流失作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已日趋严重。本文在分析国企人才流失现状及其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主张通过建立动态灵活的用人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合理而又弹性的薪酬制度、设计好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加强企业的损失控制等,提出解决国企人才流失的对策,实现国企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由于待遇低,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以及不合理的用人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国企逐步失去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与非国企尤其是与外企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我们应该从尽快完善人才市场和加快国企各项制度改革两方面出发,加强国企对人才的引进和对原有优秀员工的保留,使之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但是近年来,煤炭企业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峻,并已严重影响到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及正常经营活动.首先分析了煤矿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人才流失时企业产生的危害,最后探讨煤矿企业面对人才流失现象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地区企业留住人才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淳悦峻 《当代经济》2003,(11):19-19
人才流失已成为欠发达地区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一切企业均把人才资源当作第一资源,把企业的技术竞争、管理竞争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哪个企业拥有了一流的人才,哪个企业就能够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付林平 《时代经贸》2012,(20):235-235
经济是社会发展中的基石,人才是经济中企业的主导,企业的竞争力是由人才的强力与否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了竞争力,便如同人类失去了生命。在当今市场经济中,人才流失的根源是企业没有满足大部分人才的需求,外在因素再加上人才的内部动因往往会带来流失严重的现象。本文着重从企业的人才竞争中看人才的流失与管理存在的现状和管理方武,并从中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朱仁照 《经济师》2010,(6):192-19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哪个企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哪个企业就能引进、开发、采用新技术,生产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并运用最新的经营战略和战术去占领市场,最终赢得竞争的胜利。文章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超 《当代经济》2016,(7):82-83
当今才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流动日益增大,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竞争较大,如果企业忽视人才,没有公平对待,将导致人才因失去公平感等原因而产生离职的意向.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看人才,制定对人才流失的风险防控对策,才能稳定人才留守企业.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员工流失对企业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优胜的位置。就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人才培训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