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小王是烟民,烟瘾大到一天吸两包的程度。小王又是一个大大乎乎的人,丢三落四的情况时有发生。抽烟用的打火机买一个丢一个,所以再买烟他就让人家送他盒火柴。小王单位门外有三家商店,每次去赵某的商店买烟时,赵某都乐呵呵随烟赠送一盒火柴。小王对此非常感谢,赵某却一脸诚恳地说:"没什么,抽烟的人多数都装不住打火机,一包烟一盒火柴更方便,再说一盒火柴的进价才3分钱,没啥客气的。"小王听后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几乎天天去他那里买烟。有一天,赵某商店没营业,小王只好去旁边的李某商店买烟。他买了一盒2元钱的大青山烟,并问能否给盒火柴。没成想李某  相似文献   

2.
<正> 我曾在西北推销药品。起初,我认为药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肯定好销。结果是差旅费花了一大堆,而业绩却零零碎碎。我推销的是主治痢疾一类的大肠杆菌消炎药。一次,一个推销保健品的业务员帮我点破了失  相似文献   

3.
<正> 推销有多种方式与方法,不同的推销员其推销方式、方法也不同。我的三三推销法,就是将推销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每个步骤均包含三项内容。步骤一:找市场。找市场即找用户,这是推销的基础,也是三三推销法的最重要步骤。因为没有市场,就谈不上推销。找市场的关键要有下列三项内容。 1.推销自我。只有客户接纳了我,才能接纳我的产品。比如我在推销时经常说:"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药系,从事过五  相似文献   

4.
<正> 我第一次做推销,选择的是一家刚上市不久的洗洁精公司。拿到产品后,我先试用了一瓶,验证一下这种新产品的实际效果,便于在推销过程中增强说服力。开始,我也同许多推销员一样,从居民小区入手,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可是,尽管我的产品不错,但是由于居民住户用量小,加上推销此类产品的人又多,大家争吃一碗饭,所以收益都不大。几个月下来,我的推销业绩很可怜。原先我还以为推销挺简单,不就是卖东西嘛,现在看来,学问真是太大了。我有些灰心丧气,  相似文献   

5.
<正> 我在学校里推销碟片时,一位同学来买时中途把200元钱丢了。这虽是与我无关的小事,但极可能影响其它家长和学生的购买情绪。事发当天,我带着一盒十碟装的精品 CD 碟片找到该同学,对他进行了安慰。第二天,他所在的班级购去了相当数量的产品,整体不仅没有受到影响,甚至好于正  相似文献   

6.
<正>我在上海跑推销,路没少跑,汗没少流,可一次又一次地吃闭门羹。出乎意料的是,因推销而练就的“上海活地图”竟帮我找到了一条财路。2002年7月,一位同乡得知我推销时逛遍了大上海的每个角落,便请我帮忙找店址。她想开家个性服饰店,专卖手绘T恤、包等,选了几个店址都不满意。我推荐了虹桥开发区的一个写字楼。那里有国际贸易大厦、  相似文献   

7.
<正> 陈昌是个不甘平庸的青年,随着南下打工的队伍来到广东开始艰苦的打工生涯,一天十来个小时工作下来,陈昌是又累又苦闷。一天工友们在打麻将分筹码时发现差了几张扑克,不知是哪位工友提出来让大家拿出口袋里的打火机当筹码,想不到七个人竟然拿出来五个打火机,那位工友嘀咕了一句,看来打火机的销量真是大呀,谁如果做打火机肯定赚大钱!陈  相似文献   

8.
<正> 三年前,我在福州一所大学作市场调查时意外了解到,大学生中有人需要一种折叠式的,可以放在床上写字的小桌子。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市场,我设汁了一种木制折叠桌的样品,并作了详细调查,结果是令人鼓舞的。新学期开学,我就请人生产了10个,交给两个学校的大学生营销组织帮我推销,结果一下子订了200多件货回来。我赶紧招聘工人租场所生产,并委托学生会继续作推销。不多久他们就推销不下去了,积压了300多件货。为了推销积压产品,我在校广告栏上不停地做广告寻找买主。直到第二学期初,我才把积压货卖完。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我总共才做了700多件。但很快,我发现陆续又有学生向我购买小桌子,那一段时间正好赶上天气非常冷,有时  相似文献   

9.
<正>前年,公司派我去成都推销“省钱通”电话。我是浙江人,第一次去成都,陌生的环境,举目无亲。无奈之下,我买了一张成都地图,选择了最笨的一招:扫街,即每天沿着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推销。这天,我赶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吴站长以为我是客户,便很热情地招呼我进了他的办公室。可等他知道我是来推销电话机时,脸色立即一变,冷冰冰地甩了一句:“出去!”他180度的大转弯让我尴尬地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走出吴站长的办公室,我的心如同坠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相似文献   

10.
曲别针     
一把小刀8分钱要不要?一盒牙膏8分钱要不要?一瓶墨水8分钱要不要?我这个包包里所有的东西都是8分钱一个,你们要不要?一个看起来是搞产品推销的老人,笑眯眯闯进隆盛商店,向里面正在说笑玩闹的个体老板们说道。因天下小雨,五六个临时聚拢的心事重重的小老板一下...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多年的推销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五步推销法",使我取得了超俗的业绩一推激情推销员如果没有成功心态,即便是掌握了良好的推销技巧也无法成功。一个推销员就像一棵火柴,客户就像蜡烛。如果你不首先点燃自己,又怎么可以照亮他人?一个没有激情的人,他的言谈举止怎么会去感染一个陌生人呢?如果你没有予取成功的激情,请赶快放弃每天都和"失败"打交道的推销工作吧!困为你注定"不堪忍受"而折腰。充满激情的推销新手们一定要做到"三个坚持":1.坚持100天。世界推销大师戈德曼说:"推销,是从被拒绝开始。"你也切不要为挫折而苦恼。无论如何也要竭尽全力干完100天以后再说"干不干"?  相似文献   

12.
<正> 最近,许多朋友对我这个小小的推销员刮目相看,因为我做推销工作不到半年。我所推销的现代化无粉尘彩色粉笔已被12所学校作为教学专用粉笔。现在我手上已经握有了这12所学校的长期定货合同。每当朋友问起我成功的奥秘时.我的回答是: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在从事推销工作之前,我是一名高中毕业待业青年,什么都没干过,因此对一切心里都感到没底。我有个亲戚在省  相似文献   

13.
<正>几天前,好友李阳的灯具店接到限期拆除的指令,可他刚进的一批护眼灯才卖出去没几台。这批货砸在手里,他可就赔大了。当天,他就找到我,要我帮忙快点将这批台灯卖出去。看到产品不错,我估计推销起来应该没问题,就应下了李阳的请求。我决定以学生作为推销目标。但我明白,要想直接进学校推销,恐怕不容易。我必须设计一条有效的推销通道。  相似文献   

14.
<正> 打火机属一次性消费品,市场供不应求。据统计,一个100万人口的小型城市,每月打火机消耗量为120万只。市场持续、稳定需求,循环消费,是一个永不饱和的市场。组装一次性打火机还不受区域、场地、资金、人员的限制,再加上市场循环消费的不饱和性,决定了组装打火机是一项实实在在、稳妥、长久的致富好项目。一、投入成本低:加盟该项目您只需组装工具、充气设备及印字设备即可获得该技术进行安装。二、易学回报高:加工安装打火机非常简单,男女老幼均可做。熟练工人每天可加工1000多个,一般的也可加工600-800个,效益确实丰厚。三、运转周期短:加盟后即可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开一个店,主要专营品牌打火机和品牌现代饰品。前几天,由于工作人员疏忽错把一款叁千叁佰元的打火机打成叁佰元,并以此价售出一个。事后发现问题,并找到了买主。但买主认为自己并没有过错,而且以售给他完成了销售,因此拒绝退换,问我能不能追回标错价格售出的商品?  相似文献   

16.
<正> 吉林省虽然不是打火机生产和出口的主要省份,而长春市风情烟具经销处却把打火机摆上了国外市场的柜台,他们凭的是什么?长春市风情烟具经销处(电话:0431-2903259)是吉林省惟一一家专业经销、批发打火机的企业。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专业经销、批发打火机的企业,凭着先进的管理机制、成熟的经营理念,使今天的打火机不仅仅是吸烟点火之用,它已成为了一种艺术化的工艺品。一个小小的打火机不仅集收藏、实用、广告宣传等多种价值,更让人们真正地领略到了一种火的文化。长春市风情烟具经销处,不仅汇集了全国各地所有打火机的生产厂家,而且还建立了国内外的销售网络。不同的品种,上千个款式,从最低的2元钱到几十元、上百元不等的价格,加上良好  相似文献   

17.
我刚从事推销工作的时候,两眼一抹黑,不知从何下手,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同事,给予我的忠告很多很杂,但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一个字:情。人际交往离不开情,推销商品更要依赖情。我秉承这一理念,结交了一个个客户,拓展了一片片市场,逐渐打开门路,使自己的推销能力日益增强,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4,(36):B018-B018
9月12日上午,笔者接到了来自山西的史经理的电话。史经理说:“我以前是做饮料、小食品的,最近刚接了个白酒牌子。这不快到旺季了,我想搞点促销做市场。有朋友建议说搞些打火机。我知道,白酒用打火机促销以前倒是挺风行的,现在总觉得风头减了不少。一时之间有些犹豫不决。”于是,围绕是否可用打火机作为促销品以及该如何促销,笔者和史经理开始了简短的电话交流。  相似文献   

19.
我第一次做推销,选择的是一家刚上市不久的洗洁精公司。拿到产品后,我先试用了一瓶,验证一下这种新产品的实际效果,以便于在推销过程中增强说服力。用了之后发现效果确实不错,这使我信心倍增。开始。我也同许多推销员一样,从居民小区入手,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可是,尽管我的产品不错,但是由于居民住户用量小,加上推销此类产品的人又多,大家争吃一碗饭,所以收益都不大。几个月下  相似文献   

20.
<正> 1996年,我的一位同学成为寿险代理人,每天穿街走巷推销保险,工作月余收获甚微,他求助于我。虽然我成天与营销打交道,可真正对上门推销却十分陌生。开始,我和他访问了十几户居民,均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