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谢卫利 《魅力中国》2011,(21):338-338
焦虑(anxiet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属情绪范畴。对课堂环境下的学习而言,常见的焦虑原因有三个方面:交际畏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付评价焦虑(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和考试焦虑(test anxiety)。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制定适合学生的课题学习内容及活动,合理的使用各种策略,使学生焦虑水平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
冯录琴 《发展》2009,(3):98-98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所以,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习发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起来,具体表现为:学习情绪高、学习意志顽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骆亮 《新西部(上)》2009,(10):228-228,226
大学英语教师可从学生情绪、学习动机、学习方向、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语言的能力为目标,正确引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4.
英语是我国开设范围最广、学习人数最多的一门外语课程。学习英语热在我国不断升温,“从初中,甚至是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每个学生花在英语学习的时间超过2000个课时”,但尽管花了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学习英语其效果仍不显著,主要表现在:无法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不能阅读英语专业书籍,会英语写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其主要原因:一是忽视英语的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5.
白雪  孙晓婷 《黑河学刊》2008,(3):118-119
认知心理学主张对学生的研究,认为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内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在动机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情感和态度。要深入研究艺术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及专业特征。以及如何激发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内在动机的具体策略,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婧 《魅力中国》2010,(6):171-171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趣味性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新颖、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游戏,可以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谢振华 《魅力中国》2014,(4):292-292
排球比赛中,不良的心理状态会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效果,影响比赛水平的发挥。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阐述了在排球比赛期运动员经常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状态,并对在比赛期运动员如何调控放松,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恢复良好的体力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洪媛 《魅力中国》2010,(33):325-325
学习英语,最大的难题是英语单词的拼读和记忆。而音标是拼读记忆的的基础,对于音标的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就不会出现英语课上“课堂上说的起劲,下课后忘的干净”的现象。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能不能像学习汉语一样,孩子学会了汉语拼音之后就会自己拼读单词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提前集中教学音标,可以为学好英语开好头,铺好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学教育,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心理,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学生对英语产生厌烦、恐惧等消极心理。同时应学会如何诱导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灵活运用心理学原理,可为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心理依据并开启外语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的推动者或调节者。在智慧活动中,任何智慧活动的产生,必须由非智力因素来激活或启动,并且对智慧活动具有定向、引导和维持作用。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就必须努力开发、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非智力水平。因此,英语教师应当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运用心理学原理,注意开发和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1.
陈娟娟 《魅力中国》2013,(22):198-198
学习英语,最大的难题是英语单词的拼读和记忆。而音标是拼读记忆的的基础。对于音标的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就不会出现英语课上“课堂上说的起劲,下课后忘的干净”的现象。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遥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能不能像学习汉语一样,弦子学会了汉语拼音之后就会自己拼读单词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提前集中教学音标,可以为学好英语开好头,铺好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与情绪关系密切,情绪状态佳,必然带来高质量的思维活动,认知效果一定会好,而好的认知效果又有助于良好情绪的产生和稳定;另一方面,厌倦被动的清绪导致思维水平低下,认知效果也随之滑坡,而不如人意的认知效果又反过来加重低落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学生创造型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新意识.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把创新教育融入学科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英语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习惯不好,对英语有畏缩情绪.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焦点.我们说的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丰创新学习的能力,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个同题笔者曾在以下方面作过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谷燕涛 《魅力中国》2013,(11):184-18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初中的学生已经开始对学习英语有厌倦感,兴趣也没有开始那样浓厚,随着学习的进展,兴趣会慢慢降低甚至丧失。因此,对英语教师来说,注意帮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非常重要。本文将主要浅谈如何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刘小华 《魅力中国》2013,(5):172-172
初次接触高中英语,学生免不了有为难情绪。如不能及时消除这种难心理,势必会影响以后的学习。这就要打好高中英语的第一仗,消除畏难心理,培养学习兴趣。分析其原因,首先是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面对如此多的单词,很多学生会有畏难情绪。其次是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儿乎全用英语授课,这就使得部分学生上课听不懂。高一是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阶段,易造成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6.
兴趣和求知欲是小学生教育学习活动的前提,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动力,一个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学生,会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才会把学习当做一种快乐去享受,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要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重视英语歌曲与歌谣教学,激发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朗读英语的良好习惯,培育英语感知氛围,持续学习兴趣。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兴趣。课后的动手制作活动,发展英语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是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起着过滤的作用,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而焦虑情绪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目前中职学校学生英语水平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焦虑状态。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片面重视知识和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发展,以至于出现情感空白的现象。这种情感缺失问题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阻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李雨桐 《魅力中国》2014,(18):183-183
英语对于大家来讲都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德语有许多人不甚了解。其实英语和德语同属一个语系,是印欧语系中的西日耳曼的分支。二者从语系上来讲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英语是国际官方语言,现代教育都比较重视英语教育,从初中到高中甚至是到大学都将英语作为主要课程,在长期的英语学习环境下,多数人都形成了特定的英语语言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如果再学习德语将会对德语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德语初学者会感觉不适。本文就英语对德语学习的影响进行了浅显探讨,供有关的教学工作者及德语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锋 《魅力中国》2010,(22):248-248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一方面,母语与英语有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增加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母语又会干扰学习者对于语音、语法掌握以及英语文化的理解。学习者应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