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风暴的产生,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备受关注,并认为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文章就金融危机的起因和公允价值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相关论述,分析了公允价值和金融危机的相关性以及公允价值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
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成了众矢之的,本文从公允价值的产生和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起的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较为客观地分析了为什么会出现认为金融危机是公允价值引起的原因,并就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稳健性等原则产生负面影响;公允价值会计通过造成报告实体报表业绩的波动、金融机构之间的危机传染、顺周期性的扩大等渠道恶化了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也存在着制度本身部分内容过于复杂、缺乏针对性披露、缺乏关于判断的具体指南、面临诉讼风险等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上述问题存在使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突然降临,使得原本被认为是颇具先进性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被指责为是加剧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和欧盟的金融界极力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是此次金融危机加剧的祸源吗?公允价值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本文就公允价值的内涵及意义进行相关论述,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被采用的历史沿革,明确了公允价值的作用,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所起的真正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杨发军 《经济研究导刊》2013,(16):171-171,180
始发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公允价值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本身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却是不容忽视的。通过论述公允价值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分析作为现代经济计量基础的公允价值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下半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肆虐,并最终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成为矛盾的中心,被指责其加速了次贷危机的恶化.本文对此次次贷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中原因,并分析了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再次重视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问题而不是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不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同时本文也提出了几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指出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元凶,但作为会计界不能因此而置身于危机之外,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孙晓辉 《经济师》2012,7(3):151-152
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公允价值是否成为金融危机根源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文章介绍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层次、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新准则体系应用概况。文章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难题和不足,但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符合国际趋势的巨大进步。随着公允价值理论体系、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财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公允价值必将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成为我国会计的主要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如何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决策有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被金融界人士指责为加剧放大了危机.本文从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理论根源和现实根源出发,从决策有用性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坚持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  相似文献   

10.
在会计领域,公允价值一直是一个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会计领域的公允价值,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公允价值,后金融危机时期在公允价值核算领域出现的问题和后金融危机时期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自由主义对会计的影响这一分析视角出发,金融自由化下的公允价值及按市值计价,未能如实反映金融证券化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由于割裂了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改进公允价值应用的建议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公允价值的改进路径,明确公允价值的应用导向,突出披露改进.因而,在金融危机后尤其要关注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恰当揭示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强化对收益及其蕴涵风险的披露,关注历史数据信息,以披露为导向改进公允价值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伟 《经济师》2010,(2):10-11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金融界和政界纷纷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不仅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帮凶,甚至是其罪魁之一。金融界与会计界之间再次爆发了有关公允价值存废的论战。对于刚刚启用公允价值的中国来说,如何运用公允价值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文章从公允价值运用的现实根源出发,分析公允价值的定义及运用,描述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发生后,关于会计领域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饱受争议,相关国家和国际机构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规定进行了修订。在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命运"将如何,是会计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在对公允价值的产生及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公允价值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以美国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界将批评矛头直指美国会计准则,认为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使市场陷入恶性循环,是金融危机的助推器.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涵义、应用及在金融危机下对其的争议等方面八手,说明了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重要地位,讨论了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成为经济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金融危机。这促使我们思考在实施公允价值方面的具体做法,应该健全公允价值获取的市场环境,降低实施成本,建立分级披露公允价值信息的制度,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在中国试行不久,就碰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到现在影响还没完全消除。国际上把这次危机归罪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普遍质疑,有人公开表示应该抛弃公允价值的使用,以缓解金融危机;有人持反对态度。面对这种情况,公允价值在中国何去何从,详细对公允价值进行论述,介绍了金融危机下各国对公允价值的争论,最后各国以修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来解决争议,并根据国际上做法说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科学性依然存在,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调整是必要的,公允价值计量仍是未来发展方向。而针对中国情况,金融危机对中国有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只要我们吸取从国际上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的长处,完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晴云 《经济论坛》2009,(17):107-109
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国家认为是公允价值会计引发了金融危机。本文通过金融危机下国际社会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讨论及应用情况并结合我国的应用情况,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性,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一直是我国乃至国际会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再度陷入争议漩涡.本文客观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引入、涵义及面临的巨大挑战,并结合我国的经济现状和次贷危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研究,并对公允价值的发展做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杨素燕 《经济师》2013,(1):168-170
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应用对上市公司所产生的影响;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所面临的困境和解决之道;未来公允价值应用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以及美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2012年我国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13年施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公允价值计量面临新的难题.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价值相关性与经济后果,体现了市场对资产价值的发现;而部分学者则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非完全存在性和自膨胀性,导致资本市场泡沫,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