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尾闾、渤海之滨,是共和国的一块最年轻的土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开发潜力,广阔的开发前景,决定了黄河三角洲在今后山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在全国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的热潮中,黄河三角洲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州土地总面积近1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亟待开发的土地。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开发已引起国际国内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列入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的第一个优选项目,国务院把该地区列为全国新建的五大粮仓之首,山东省...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生态渔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滩涂资源、荒碱地资源、淡水资源、地热资源和地下卤水资源。1999年6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东营市时指出:“黄河三角洲开发要把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海上山东”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是山东省确定的两大跨世纪工程的主战场。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已被列入国家十五规划发展纲要。抓住历史机遇,调整渔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渔业,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实现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1.黄河三角洲生态渔业的开发现状“九五”期间,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东营…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起步较早,目前已开展的有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贫困山区和黄河滩区、湖区开发,浅海滩涂和海岛开发,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名特优产品开发,庭院经济开发等。大规模地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对促进全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以黄河三角洲为例,研究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在土地利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研究结果:近20年山东省来东营市的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过程是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天然草地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类型有向单一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土地利用模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湿地保护是不利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结论:将景观格局分析法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结合,可以快速的对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进行定性理解和定量分析,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的地位和作用(一)范围黄河三角洲是指山东省境内包括东营市广饶、垦利、利津三县,东营、河口二区和惠民地区沾化、无棣二县,以东营市为中心的三角洲经济区。全区面积1.2万平方公里,约1802万亩。(二)资源条件三角洲的主要优势资源可以概括为:土地、海洋和石油。而丰富的土地、海洋,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构成本区农业开发的基本优势。1、土地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7.
垦利县地处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上,县属总面积1809.03平方公里。总人口20.75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8.33万人,劳力7.12万人。垦利县是革命老根据地,是胜利油田重要开发基地,也是国家农业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面对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人们开始反思和重新审视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逐渐尝试进行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之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并提出探索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后备资源521.5万亩,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建市以来,通过实施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和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实验项目,全市共实施土地开发项目265个,累计开发宜农荒碱地142.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15.6万亩。累计投资9.6亿余元,其中国家和省投资3.9亿元,市、县区、乡镇投资2.9亿元,群众自筹2.8亿元。土地开发,不仅使东营市多年连续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还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业综…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因此,作为黄河流域终端的黄河三角洲,是关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但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利用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滨州相关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拦海造田、治理盐碱地等农业项目为主的黄河三角洲开发,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是山东省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黄河三角洲为冲积型平原,平均海拔3~4米,易受海水顶托与侵蚀,土壤盐渍化程度重。主要因其底土在成陆前,长期受海水浸渍,而成陆后又受到潮汐的淹没和海水侧渗所致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且脆弱的,探讨旅游对其造成的影响,评价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对保护滨海湿地意义重大.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以黄河三角洲湿地、长岛湿地和胶州湾湿地为代表的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和长岛湿地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胶州湾湿地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当地滨海湿地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滨海湿地旅游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代黄河三角洲是指以山东的东营市垦利县的宁海为顶点,东临渤海,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溜肋沟,约5450平方公里,为扇形冲积平原。是我国最年轻,开发潜力较大的一块宝地,也是山东省重点开发的地区之一。本文试图从土地资源的农业开发利用角度,对该区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 ,面对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 ,为了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确保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在作出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同时 ,也提出了开发黄河三角洲 ,建立“新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建设 ,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进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黄河三角洲不仅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 ,而且还地处沿海经济开放区 ,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胶东半岛和京津唐经济区之间 ,这里不仅土地资源丰富 ,拥有较好的经济技术环境 ,而且农副产品的市场吸纳及其整个农业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不断上升,饲用微生物的开发应用随之引起各国的重视。它可以多途径、多层次、多品种的开发研究和利用饲料资源,提高饲料工业生产水平和饲料品质及效益,对发展畜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酵母类饲料1.饲料酵母饲料酵母,又称单细胞蛋白,是指用作饲料的酵母单细胞蛋白,可作为优质蛋白源,  相似文献   

16.
<正>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小营办事处地处黄河三角洲开发地带,种植水稻历史悠久。近年来,滨城区按照"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突出有机特色,打造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战略思想,不断加大渔业科技投入,通过发展稻田养殖业,为农民找到了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年青的一块宝地,这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研究支持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不仅对于实施富民兴国战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二十一世纪中国达到世界中等国家发展水平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所需资金,不仅数额巨大,投入集中,而且还带有很大的风险性。本文就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的信贷投入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要选准与落实承贷经济主体 选准与落实承贷经济主体是保障按期收回贷款的首要关键,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应选择以下经济实体为承贷主体: 1.油田所属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这些农业开发公司,以油田为依托,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机器设备配套,经营管理水平较高,而且有油田开发的经验可资借鉴,不仅具有较强的农业综合开发的能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承担经营风险的能力。因此,支持油田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充分发挥其固有的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后发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最近,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与服务黄河三角洲开发责无旁贷,应积极介人、科学应对,争当金融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写组写的一篇研究报告,以详实的资料、鲜明的论点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是一篇值得重视的文章。由于它是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写的,文章中的论点就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读后觉得有几个论点需要深入探讨,特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20.
《粮食知识》2000,14(2):72-72
小麦胚是小麦制粉过程中的副产品,它是小麦子粒的精华。近年来,对它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以麦胚为原料制取的麦胚油在当今保健品市场极受欢迎,在国内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据报道,我国每年可供开发利用的小麦胚达300万吨.因此,小麦胚的开发与麦胚油的生产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原料资源及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