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选树范围: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福建省以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为主线,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构建与产粮省、大型央企的粮食产销协作关系,精心打造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平台,确保省内粮食供应,推动全国粮食产销区供给平衡。畅通引粮入闽渠道。秉承"互惠互利、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福建省粮食局先后与黑龙江、吉林、河南等10  相似文献   

2.
《粮食经济研究》2005,(5):29-38,59
一、宁波市粮食产需预测 2000年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宁波市粮食产需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而与此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推进,粮食总需求和总产量缺口连年增加,粮食产需已由上世纪的总量基本自给、品种余缺调剂,转变为目前的全面缺粮格局,商品粮食流通数量和范围亦随之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3.
协会通讯     
<正>泉州市2014年首次认定一批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从福建省泉州市粮食行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理事会议上获悉,去年泉州市粮食企业在粮食产销协作、会展服务、放心粮油、应急管理等方面成绩斐然。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市粮食需求量的60%以上来自市粮食行业协会会员企业的组织采调,2014年泉州市共有3家企业分别获得省、市"引粮入闽(泉)"专项补贴。去年,泉州市还首次确认了一批市级粮食应急供应网点,重点发展大中型  相似文献   

4.
<正>福建是缺粮大省,粮食自给率仅为36%,每年需从省外调进粮食1100万吨以上。福建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总量呈刚性增长,粮食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从福建省情和粮情的实际出发,着力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一、生产要稳福建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少,且耕地质量差,零碎的坡耕地多,中低产田比重大。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供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几年 ,我国粮食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暂时性出现了缺口 ,但利用库存和市场调节 ,基本达到了粮食的产需平衡。而未来几年我国粮食的产需关系在总体上仍可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 ,粮食生产已进入一个新的恢复性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6.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30(1):40-40
2005年1月10日,福建省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福建省将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应急制度,实现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信息的定期发布,稳定省内粮食的供给,保证全省粮食的自给率不低于50%。  相似文献   

7.
纵横录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7,32(1):55-57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2006年12月15日回答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时指出,今后,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将表现出3个特点:一是国内粮食供需关系偏紧的态势将长期存在目前中国的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7%左右。但从分品种看,玉米产需基本平衡,小麦、水稻供求偏紧,大豆存在较大缺口,薯类生产增长较快。从消费用途看,口粮消费有所下降,饲料用粮、工业用粮明显增加。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很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因而紧平衡将是中长期中国粮食供求的常态。  相似文献   

8.
(一) 农村经济继续前进的新课题。普遍推行农业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村生产力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 一是农村出现卖粮难、储粮难的情况。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大幅度增长,农民基本生活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又出现粮食剩余。辽宁原来是个缺粮户,现在粮食也达到自给有余,收购量超过销售量的30~40%。国家连年大量超收超储,不仅占压资金,而且会发生损耗。如果国家不收购,又限制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当前粮食产需矛盾是在传统消费方式未改变的条件下产生的,不是粮食生产的过剩。消费促进生产,“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随着粮食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必须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使粮食生产得以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福建省泉州市粮食行业协会围绕粮食安全这一主线,在粮食产销协作、会展服务、放心粮油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在泉州市粮食行业协会的积极组织下,该市粮油企业参与了第十一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第十五届中国海峡科技项目成果交易会、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和哈尔滨2015年世界农博会等多个粮食展洽会、订货会、协作会,签订粮食购销协议65万吨。值得一提的是,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哈尔滨放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述了清代广东缺粮的原因。分三方面探讨清代中央政府及广东地方当局为改变粮食供求状况而采取的政策:(1)流通政策:实行比明代更为严厉的禁籴政策,禁止本省大米出口,其次是鼓励省内地区的粮食流通,外省大米进口,逐步放宽外洋大米进口,增加本省粮食供应数量。(2)积贮政策:加强州县一级的粮食贮备,严格常平仓的管理措施,保证省、府常平仓的储存数量,鼓励民间社仓、义仓的发展。(3)生产政策:通过大力垦荒,推广农业技术、大兴水利建设以增加粮食生产。但总的来说,清代广东粮食政策是不成功的。关键在于土地的增长及粮食生产的增长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培训》2011,(5):44-44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发表的《农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报告预测,2011年全球小麦产量将出现增长,但由于国际价格上升,经济落后的缺粮国家进口谷物的费用将会上涨。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省粮食生产有较大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81.1亿斤,增长到1980年的244.3亿斤,增长二倍多,平均每年增长4.9%,高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但是,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工业用粮和其它用粮日益增多。致使我省粮食供不应求,长期有缺口,是全国仅有的几个缺粮户之一。1952—1980年平均每年净调入粮食25亿斤左右。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初中国粮食产量连续数年下降,粮食由供大于求向产不足需转变.近两年粮食生产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根据中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状况,分析研究中国粮食产需、流通及消费形势和发展趋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东南沿海地区粮食产需预测》课题组研究分析,到本世纪末,该地区(包括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上海市)将会出现2000—3000万吨的粮食缺口。本文就采取何种粮食保障方式来保证该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实行粮食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15.
全国332个贫困缺粮县的基本粮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贫困缺粮县是城乡弱势群体集中聚居、粮食资源匮乏、粮食物流不畅和既缺粮又缺钱的地方,是粮食安全的高危地区,是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的软肋,也是历史上因粮荒导致社会动乱频发的地区。保障贫困缺粮县的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全国贫困缺粮县粮食安全问题课题组全面收集、整理、研究了我国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的粮食资料,集中对其中332个贫困缺粮县的粮食产消、库存、储备和缺粮情况作了详细统计和对比分析。同时,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委托有关省(区)粮食经济学会和粮食行业协会调查,重点对冀、晋、赣、鄂、桂、川、黔、滇、陕、甘、宁、青等12个省(区)的34个贫困缺粮县的粮食安全情况作了实地抽样调查,又召开了贫困缺粮县粮食安全专题调研会,充分听取了来自基层的意见和建议。经对课题研究报告作了补充、修改和充实,形成了《保障贫困缺粮县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的报告。此报告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本刊以专题方式予以编发。  相似文献   

16.
一、内江市粮食产需状况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内江市粮食总产量在经历了2000年-2003年的连续四年减少后,2004年进入了恢复性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和全国粮食质量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福建、江西、内蒙古等省区及时召开会议,部署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福建福建省粮食局决定从2007年9月起到今年底,  相似文献   

18.
湖南娄底地区是个历史缺粮的工矿区,缺粮人口225万人,占总人口的58%,常年缺粮在1.5亿公斤左右。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全区粮食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7年底,粮价已降到全省最低水平,粮食总库存已达历史最高水平。原因主要有:《一)粮食总产门加,农村粮食自给率提高,缺粮人D相对祛少。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国家多次提高定购粮收购价格,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粮食生产一年上一个台阶,双季稻地区平均亩产已达1042公斤。粮食总产的增加,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粮食自给率,相对…  相似文献   

19.
一、粮食产需情况剖析 建国以来,云南省粮食生产有所发展,总产量已由1949年的78.6亿斤增至1982年的189.18亿斤。33年增长了1.4倍,年平均递增2.7%。但与全国同期比较,发展速度仍然缓慢。 据有关资料分析,影响全省粮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一) 占粮食总产量比重较大的稻谷发展缓慢。全省稻谷总产  相似文献   

20.
不让农民吃亏——来自福建省泉州市的征地补偿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小军 《中国土地》2007,(11):38-41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931.08亿元增加到2006年1901亿元,年均增长12.8%,连续8年居福建省首位;财政总收入从2000年57.52亿元增加到2006年185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