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已经成为政府决策层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金融界和经济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我国流动性过剩是简单的金融概念还是复杂的经济概念,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是货币问题还是资金问题,流动性过剩是绝对过剩还是相对过剩.流动性过剩是货币投放原  相似文献   

2.
吴珊 《东方企业文化》2013,(13):198-19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流动性过剩对于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不言而喻,而股票价格泡沫和房地产价格泡沫更是涉及百姓财富,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分析和解决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问题,就不得不剖析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关联性,引发对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3.
一、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及过剩程度的度量 流动性过剩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货币金融现象,但又不完全属于金融问题. 1.以货币供应量衡量的流动性过剩程度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流动性问题成为了干扰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问题。文章从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概念入手,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现象及原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流动性失衡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特别国债:调控流动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从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到2007年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再到2007年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努力缓解流动过剩矛盾”,所有这些可以看出流动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问题,缓解流动性过剩已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的外汇储备和资产价格的高估导致的存款从银行转移是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解决流动性过剩,央行日前多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缓解过剩的流动性对经济的影响,同时用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办法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目前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正在加剧,央行采取措施的力度也在加大。本文根据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分析了其原因,也提出了进一步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出现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因此,解决了流动性过剩问题,物价上涨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倾向于把流动性过剩作为一个货币供给量问题,以为只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就可以解决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与金融的运行已经深深地为流动性过剩所困扰。本文认为贸易顺差及其产生的大量外汇占款并不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成因,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带来的收入差距所造成的不合理购买力结构才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本质原因。我国目前主要采取中和手段抵消过剩流动性,而不是从根本上缓解收入不平等,这就决定了我们目前采取的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解决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思路有两条:短期要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以收缩流动性;长期必须缓解收入差距以及不合理的购买力结构,以从本质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9.
罗娟 《企业导报》2009,(9):44-45
阐述了流动性过剩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现阶段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曾梦琪 《中外企业家》2009,(7X):108-108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表现为相对过剩。那么,商业银行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问题如何解释中国近两年的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牵连至各大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可否用来说明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情况背后潜伏着实际流动性危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青青  孙际平 《数据》2009,(10):61-63
本文从货币供求的角度界定流动性过剩。首先以1997年1季度至2006年4季度的数据为训练集建立实际货币需求模型,然后对中国的流动性过剩情况进行测度,并以此衡量2007年、2008年我国各季度的流动性过剩情况,最后基于Logistic回归进行了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章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的流动性总量过剩存在季节趋势;(2)我国2007年和2008年仍存在过剩问题,并且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在2007年3季度达到最大,从2007年4季度开始直到2008年4季度,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逐渐减小;(3)影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因素是外汇储备增长率、进出口差额增长率和消费储蓄比,且这三个因素对流动性总量过剩产生正方向的影响,外汇储备对流动性总量过剩的影响程度大于进出口差额增长率和消费储蓄比。  相似文献   

12.
毕骏 《中外企业家》2014,(1):85-87,93
本文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实际内涵、流动性过剩的现实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以及流动性过剩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概念入手,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提出应充分利用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方面,发展融资市场,既要考虑国际因素,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支持中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又要考虑国内因素,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视角,疏导流动性,引导其向中西部、三农、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发展资本市场,寻找更直接更广泛的资金出口,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性过剩是指实际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显著地多于有效经济产出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本文以此为基础,设计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CTEL)和流动性增量过剩系数(CAEL)为测度指标,提出流动性过剩与否的判断标准;运用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选取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2006年第1季度到2007年第2季度,我国均存在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的平均值高达0.229,相当于名义货币平均过剩6.18万亿元,实际货币平均过剩5.34万亿元。  相似文献   

15.
货币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VAR模型对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股票与房地产)之间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流动性过剩在相当大程度上推动了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资产价格的膨胀也会进一步助长流动性过剩。政府应从稳定汇率预期、扩大内需、完善金融市场等方面积极配合财政货币政策共同应对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在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流动性过剩导致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极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认为,中国及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流动性过剩是在一系列失衡的背景发生的,流动性由轴心国产生,通过汇率和利率机制经由国际收支渠道,向外围国传导,再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返回轴心国,多次循环中形成超额的世界货币供给,造成外围国的流动性过剩。本文认为,应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汇率协调机制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来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7.
一、主流动性过剩及其原因剖析 (一)何谓流动性过剩 当前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流动性过剩主要是指社会流动资金过剩.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过剩被认为是导致潜在通货膨胀、金融风险、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许多经济问题的根源之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是资金的一种相对过剩,所以解决此问题应当着重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流动性过剩被认为是导致潜在通货膨胀、金融风险、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许多经济问题的根源之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是资金的一种相对过剩,所以解决此问题应当着重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目前,社会各界对流动性过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经济体系、投资性资本市场三个层次,本文从数据分析与概念辨别入手,对经济体系流动性过剩判断的准确性、问题认识与对策分析讨论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经济体系流动性过剩“现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了辨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