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衢州作为G60沪昆高速节点城市,是浙江省推进G60科创走廊(浙江段)建设联席会议六个地级市成员单位之一,也是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四省边际城市.开展衢州对接融入G60科创走廊研究,对加强城市间科技合作、共享G60科创走廊发展成果、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在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与G60科创走廊产业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校地合作局限性大且缺乏连续性、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匹配度弱、地方高校成果无法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智力资源的流动性不佳等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地方高校智库、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以及多类型产业协同服务中心等校地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载体、新机制,从而为地方高校深度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发展提供路径借鉴。  相似文献   

3.
都市圈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如何提高其协同创新能力,形成整体效应,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命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在区域统筹、集聚创新、平台搭建、开放共享、金融服务等方面强化协同合作,共同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其所形成的经验对于都市圈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促进都市圈协同创新,要以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为突破口,健全都市圈统筹协调机制,探索都市圈城市协同合作机制,完善都市圈创新要素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都市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的关键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分析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法对其信息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建立了基于政产学研用多重创新主体的基础社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并构建了包含创新核心层、创新支持层、创新环境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基本框架,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四个层面剖析了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活动,围绕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核心物种的培育竞争、生态系统配套程度的提升、核心企业更新力度的加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唐勇 《浙江经济》2020,(5):56-59
虽然城西科创大走廊引进人才形成了较好的态势,但与大走廊的战略定位仍有一定的差距。引进高层次人才,需加快构建跨区域一体化人才管理体制、营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省"面向未来、决胜未来"的科技创新重大战略平台,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国家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浙江创新发展主引擎。城西科创大走廊自2016年8月启动.  相似文献   

6.
一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创新,而研发活动是创新的重要来源。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中国贸易投资一体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本文发现,贸易一体化对研发投入没有影响,投资一体化对研发投入有显著的负作用,基于生产、贸易和投资的全球化对研发投入有抑制作用。此外,本文还发现中国目前的要素密集度和企业规模水平不利于研发投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正>4月12日,长三角传来一个大消息:"G60科创走廊"(3.0版)正式上升为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重要平台,成为这项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所谓"G60",是上海到昆明高速公路(沪昆高速)的代码,这条高速从上海开始,把嘉兴、杭州、金华、衢州、上饶、南昌、株洲、贵阳、昆明等城市串联起来,全长2730公里,于2011年9月全线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影响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和创新支撑两个部分,利用1999-2007年广东省21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企业创新投入、区域创新环境和政府创新投入对工业产出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1)要素投入仍然是促进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第一因素,珠三角主要依靠资本投入,而其他市更依赖劳动力投入;(2)企业创新投入是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重要源泉;(3)区域创新环境对工业总产值的提高有一定影响,不同区域的创新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珠三角区域创新环境优于其他市;(4)政府创新投入不仅没有有效地增加企业产出,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出贡献反而为负,寓示着政府研发投入对企业研发反而可能起到了挤出效应.我们的结论表明,广东产业升级不仅要加大科技财政投入,还需要对现有政府科研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进上述各市科创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合肥金融广场C地块工程,正抢抓工期进行施工建设,即将完成封顶。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构想,在黑龙江省情、政情的基础上.研究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思想为主线,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为对象,分析区划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复合行政观点,引入到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从经济发展、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以及技术转化四个方面分析对经济带11省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影响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研发投入以及技术转化,次要因素是创新环境。基于地区差异性,制定政策措施,对于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我国2000—2010年26省市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对国内研发、技术转移和国外技术溢出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同时,考虑到省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又把26个省市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考察各区域的创新绩效。研究发现,本国科研人员投入及技术转移对技术发明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科研人员投入等本国要素及FDI、出口贸易等国外因素则对产业创新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各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国内研发等要素投入对高收入地区的技术创新促进性作用比较明显,而FDI等因素对低收入地区整体创新能力均产生明显的积极效应。因此需要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制定相应的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13.
姚战琪 《改革》2020,(1):48-58
通过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系统考察了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发现中国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区域创新。中国服务业开放的研发资本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的研发劳动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推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而服务业开放对人均GDP的拉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中不存在中介效应。东部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不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14.
赵磊  李鹏 《科技和产业》2023,23(16):160-165
创新驱动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所在。选取2016—2021年9个县域的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线性回归模型,测度了县域创新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了县域创新驱动力及各要素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县域科技创新显著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力受县域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规模影响。县域创新体系中R&D投入占据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企业引领和带动效能需进一步提升。在创新驱动大环境下,企业创新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创新效率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陈超凡  蓝庆新  王泽 《南方经济》2021,40(1):102-119
文章在理论层面探讨了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城市空间关联与溢出视角,采用我国2007-2016年26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多维度的城市异质性。进一步地,文章还通过对不同距离阈值上的创新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估计,测算了创新空间溢出的距离边界,检验了创新空间溢出驱动城市绿色发展的最佳地理距离区间,从而为增强区域创新合作以提升区域整体绿色发展水平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量化依据。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创新具有的增长效应、资源与环境效应、结构优化效应是促进城市生态效率改善的重要途径,且产出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驱动效应强于投入端创新;但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城市异质性,依赖于城市区位、所在城市群、环境政策、资源禀赋、创新能力和市场化水平;城市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空间溢出随距离变化呈衰退趋势,350公里以内为创新活动的密集溢出区;生态效率也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越发达且联系越紧密、要素流动越自由、创新对生态效率驱动效应越强的地区,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也越强。因此政府应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为创新外溢创造良好条件、注重引导创新的方向,并根据区域及城市发展实际,采取差异化的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企业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国家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女性高管比重不断提高,学术界开始关注女性高管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以沪深两市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女性高管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女性高管负向影响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其负向作用以风险承担为中介实现;企业所有制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江苏省1998年至2009年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文章研究了江苏省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一种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江苏省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为3年左右,随着滞后年份的延长这种带动作用呈现下降的趋势,R&D活动具有明显的趋利性。从科技战略的长远发展考虑,江苏省既要继续增加R&D投入总量,也要重视不同研究性质经费投入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创新资源是决定创新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从企业和政府两大创新资源投入主体,考察区域科技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浙江区域企业与政府的科技投入在创新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企业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技术知识的应用和产业化阶段,而政府的资金投入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则主要集中在技术知识的生产阶段;企业与政府的创新资源投入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浙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融合实现了制造业网络化和信息化,促进了制造业生产加工过程技术创新。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数字化融合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融合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影响效应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最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次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最小;制造业研发投入起中介作用,数字化融合可促进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增长,从而进一步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