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方宏 《海南金融》2006,(12):24-27
本文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和内部经营因素变化两个方面对以地域、产品和客户为中心的三种银行组织结构的特点及演变进行了分析,对分支行制结构和战略业务单位(SBU)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银行普遍采用的分支行制的缺陷以及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银行与传统票号组织制度的差异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式银行是中国金融业现代化过程的产物,与传统金融机构票号最大的区别在于组织形式的不同。具体表现在资本组织形式、内部治理结构、外部组织模式三方面。先进的组织制度使银行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增加。而票号因制度守旧等原因被历史所淘汰,逐渐消失。两者组织制度方面的差异,对于现今银行体制的改革,尤其完善股份制资本组织形式,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及优化分支行模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张衢 《南方金融》2003,26(5):8-11
不同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下行长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银行的组织制度和经营规模决定了行长角色的内涵。国有银行的行长应重点扮演好决策的制定者、法人权益的维护者、经营的组织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6.
7.
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是一种创新型投资,对于高科技产业和以科技、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来说意义重大。风险投资组织形式是影响风险投资效率和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有限合伙制、以日本为代表的公司制和以台湾地区为代表的信托基金制的国际比较,得出有限合伙制是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的公司制存在许多弊端,未来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选择应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分两步走,最终建立以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实业金融活动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由于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其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也不同,这导致银行在金融体系以及实业金融制度中的地位有所差异。同时,各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有差异,银行业参与实业金融的分工程度也不同。但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各国实业金融制度有趋同的倾向,表现为政府在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同时,通过特设机构加大对实业发展的扶持。  相似文献   

9.
10.
任宏磊 《时代金融》2012,(36):316+328
本文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主要探讨分析了建立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结算制度的必要性、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的职能、结算方式、账务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建立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结算制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研究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煤矿企业建立内部银行结算制度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被动开放银行业,政府无力尽监管之责,外资银行一旦经营失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而现在银行业全面开放是我国的自主选择,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要有全面和清醒的认识.全面开放并不是放任,监管也不意味着制约,要在开放中不断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12.
银行保险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琳 《金融论坛》2006,11(1):59-6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一直实施混业经营的欧洲,还是近几年重新走上混业经营之路的美国,银行保险都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银行保险业务的产生及发展,既源于微观领域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也源于宏观领域制度管制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源于银行保险经济学机理带来的范围经济和协同效益。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产物,更多地体现为从销售渠道创新到业务产品创新,再到组织模式创新的金融一体化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对银行保险的产生动因以及演变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银行保险的走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一直实施混业经营的欧洲,还是近几年重新走上混业经营之路的美国,银行保险都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银行保险业务的产生及发展,既源于微观领域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也源于宏观领域制度管制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源于银行保险经济学机理带来的范围经济和协同效益。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产物,更多地体现为从销售渠道创新到业务产品创新,再到组织模式创新的金融一体化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对银行保险的产生动因以及演变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银行保险的走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建立商业银行系统空间意志模型研究银行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商业银行系统及其竞争力,建立了“商业银行系统空间意志模型”,并利用这一理论模型描述国内理想的和现实的商业银行系统空间状态,解释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系统中的一些经济现象。主要结论是:商业银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商业银行系统内独立主体子系统意志的相对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一部混业经营的演进史实际上是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与监管机构监管能力两者间的平衡发展史。在我国金融走向全能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监管机构要密切关注我国外资银行在混业趋势下的经营策略,既要保证外资银行逐渐地实现国民待遇,又要加强对外资银行合法和非法规避监管行为的管理,以此来保证我国金融市场上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陶能虹 《金融论坛》2007,12(2):12-19
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银行业的发展,特别是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进程的推进,税收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现行税制中的一些矛盾开始显现,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但对现行银行业税制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需要怎么改革等问题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在对税收基本理论和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现状及其实施效果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银行业税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探讨我国银行业现行税制在合理性、公平性、均衡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内容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比其他行业更容易出"故障",其根源在于其内在的脆弱性。脆弱性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银行以致金融和经济危机。从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着笔,重点分析中国银行业脆弱性程度、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舒缓建议,并运用VAR模型就众多宏观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对金融指数进行实证检验,阐述影响我国银行业脆弱性的因素构成及其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模拟出我国银行业的季度脆弱性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银行产出形态的的特殊性,指出造成传统成本制度、成本分析难以应用于银行产品成本分析。通过对银行产品的成本构成路径分析,指出作业成本制度符合银行服务的有效成本方法,对银行成本管理、经营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并对商业银行如何推进作业成本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自助银行系统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的具体经验与体会,分析探讨了自助银行系统的架构,功能定位与设备配置,选址与内部布局设计,保安与监控措施,日常运行管理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是事关一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宏、微观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宏观经济因素对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比微观因素显著;(2)宏微观因素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有效控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