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农村》2000,(2):34-36
一、发挥优势,瞄准市场,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我市人多地少,但山地和海洋资源相对丰富,山塘水库河流等内陆水域面积宽广,又地处南亚热带,土地肥沃,物种资源丰富,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市场效益高的亚热带物种。如普宁市的青梅、青榄、蕉柑,惠来县的荔枝、  相似文献   

2.
广东竹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南端,背倚五岭,面临南海,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南部,水热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竹林的生长。全省竹类资源丰富,共有20属150多种竹子,是我国乃至世界竹类种数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平原丘陵到河岸山颠,竹类植物既有呈块状分布,也有伴生于各种各样的植被之中。近年来,广东紧紧围绕“增资源、增效益、优化环境,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的目标,深化林业分类经营改革,  相似文献   

3.
一、广西的自然概况广西位于祖国南疆,是典型的岩溶地区,全区面积约23.6万km~2,山地丘陵占74.8%,跨热带、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中南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2℃,热量丰富,年降雨量为1250—175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4—9月。全区森林面积约82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4%,植被以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为主.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麂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 漳州大部分属南亚热带。近几年来,南亚热带树种在漳州的发展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其中柠檬桉作为用材林树种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地位。在漳州市的林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要建立一定规模柠檬桉速生丰产林基地。本文试图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以及财务经济分析三方面对漳州市发展柠檬桉速生丰产林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有草山草坡约10亿亩,多数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光照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我国7,000多种木本植物,大部分就分布在南方。其中,种子和叶子可以作饲料的就有30种。比如分布在广西的肥牛树叶子,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可做牛的育肥饲料;分布在广东、广西、台湾的银合欢,是一种速生经济树种,叶子含蛋白质高达22.4—29.4%;广东省从中美洲引进的“回料树”、新银合  相似文献   

6.
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雨后云雾缭绕,美景如画。 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北部,跨柳州、河池两市,处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 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向两广丘陵过渡、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殊地带,生物资源丰富,特有物种繁多,风景优美。  相似文献   

7.
2005年初立项、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主持承担的“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近期通过省相关部门验收。这一项目经过3年多的努力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建成了较先进、系统化的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育基地,新引种热带亚热带珍稀植物800多种、1600多号;建立了植物的成年植株、小苗、DNA、有效化学成分等的保存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海南黄花梨列为国家保护的濒危树种,是热带珍贵树种,木材资源稀少,材质好。为开发海南黄花梨资源,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海南黄花梨种植业。[方法]文章论述了海南黄花梨的生长条件和分布情况,并对海南黄花梨资源匮乏因素和海南黄花梨资源开发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海南黄花梨种植开发前景好,可持续提升乡村绿色经济,经济效益显著,可广泛种植于我国海南、广西、广东、云南、福建、贵州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结论]建议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结合立地环境实际,科学规划种植海南黄花梨,利用坡地、荒地、零星土地、边角地和房前屋后地,农村村间道路,园林绿化、小公园、小游乐园的绿化地带开发种植海南黄花梨,造就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南黄花梨经济发展带及景色和景点,增加林木经济资源,增添农村绿色财富。同时,营造全民爱花梨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海南黄花梨保护,为海南黄花梨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总人口约4600万,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七个气候类型。云南农业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香料之乡”、“药材宝库”、“天然花园”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一、崇左市在南亚热带区域中的地位 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东经106°33′~108°06′,北纬21°33′~23°22′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21~23℃,年平均日照时数1596-1786小时,年均降雨量1184~1630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4—8月,年平均无霜期340-351天,左江和明江谷地≥10℃有效积温8000℃左右。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广西热带地区面积的17.5%,是广西乃至全国热量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热带亚热带水果事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山地面积广,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光热充足,生物种群丰富,毗邻泉州、厦门两市。区位优越,有利于山地资源开发。分析了目前山开发利用的优劣势、提出了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原则,因地制宜、重点开发与梯度推进原则。  相似文献   

12.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物、生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自然教育基地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景山,隶属于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植物资源保护、研究与开发,是区域性综合型研究所,创建于1962年,位于温州景山。单位主要研究领域有林业与生态、药用植物、浙南特色果树、亚热带资源植物开发利用、观赏植物、虫生真菌利用与植物保护等,获批浙江温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国家花卉工程中心浙南特色兰科植物研发中心、国家林草局盐碱地研究中心浙南综合试验站、观赏作物国地联合工程中心浙南分中心、浙江省花卉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温州市虫生真菌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温州市资源植物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铁线莲种质资源库等科创平台。始建于1980年的景山亚热带种质资源库于1998年经原温州市科委批准增挂温州植物园,先后成为第二批“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首批“浙江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温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决定了林业是它的很大优势,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一、林业的优势何在 贵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多山省分,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湿润,发展林业非常有利。贵州省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就主要树种而言:  相似文献   

14.
杨喜 《致富之友》2001,(6):13-13
我国西部地区跨热带、亚热带、温带3个气候带,地貌多样,生态复杂,野生资源得天独厚。特别是天然的食品资源,不仅品种丰富,而且绝少污染,开发野生食品的前景十分广阔。一、保健饮料的原料在西部黄土高原上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位于北纬21°09′—22°24′,东经101°05′—101°50′,海拔480公尺至2023公尺。幅员广阔,山川秀丽。由于地处热带、南亚热带,境内森林蓊郁,生物荟萃,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一个有十三万六千九百多人口,十三种民族聚居的边境县。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 高州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与广西交界,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山区县。全县114万人,土地总面积491万亩,其中丘陵山地有377万亩,耕地68万亩,每人平均仅有6分耕地、3亩山。高州县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年平均气温21.3—23.3℃,等于和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7745—8471.6℃  相似文献   

17.
广东位于岭南,中国大陆的最南部。东邻福建,西连广西,北与江西、湖南交界,东南和南部隔海与台湾、海南两岛相望。纵跨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盛行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草木常绿,是世界上少有的北回归带上的绿洲。广东省在气候资源和水分资源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分适合多种种、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度城市化与农业发展协调性、分析其演化状态,可为农业高效利用城市化发展优势与优化农业生态系统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城市化与南亚热带农业复合系统协调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定量集成测度方法,对2002—2016年南宁市城市化与南亚热带农业协调演进状态进行测度、判定、分析及动态预测。[结果]复合系统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5个发展阶段,协调发展度以年均4.76%的速率增长。2007年以来,城市化综合效益超前,热带农业相对滞后;两大子系统同步性显著,相关系数为0.964 9,均呈现上升趋势;2017—2021年,两大子系统相关系数升至0.968 7,各综合效益递增,其差距由0.232 1缩小至0.173 2。[结论]城市化与南亚热带农业两大子系统呈高度正相关,效益系数上升趋势显著,协调发展正向演替;当前,复合系统处于良好协调类城市化超前——南亚热带农业滞后型发展阶段;未来5年,两大子系统综合效益差值渐趋缩小,南亚热带农业对于城市化水平提升的贡献能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现状、资源的收集保存状况以及创新利用取得的成绩,并对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山海经》两处记有“建木”。古今学者多从神话角度释其为“神树”,何树不明。笔者试从民族学、民族语言学、古植物地理学等角度,考《海内南经》“建木”为热带树种“蚬木”;考《海内经》“建木”为亚热带树种“杉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