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产水气井不同产水阶段井筒特性参数的研究,分析探讨气井积液机理。在掌握积液规律的基础上,对出水量较大的生产气井,运用临界携液流量方法进行积液预测研究,为气井控水开发、提高气藏采收率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研究目的为针对气藏水平井排液采气来对水平井射孔密度进行优化设计.笔者首先假设气藏内为单相渗流,建立了水平气井的产能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气、水同产时产能方程.研究中根据气井携液临界流量、气藏—井筒耦合模型,建立了满足气井携液的水平井变密度射孔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3.
张悦 《化工管理》2023,(27):142-144
东胜气田锦58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为低渗致密含水气藏,随着开发的深入,生产过程中涌现出不少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受东胜气田提产保供影响,部分气井生产制度偏大,导致气井压力、产量递减迅速;二是当气井产气量递减至临界携液流量以下时,气井容易出现积液现象;三是当气井产气量递减至临界携泡流量以下时,气井频繁水淹,靠常规治理手段不能实现连续生产。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分别提出了合理配产、优化泡排制度、引入排水采气新工艺等措施,现场实验后取得不错效果,为东胜气田的长期稳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结合气井的生产曲线和临界预测模型对生产井进行积液预测,对于要积液和已经积液的气井需采取相应的排采措施。排水采气工艺是排除井底积液、延长气井寿命和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措施,常用的排采工艺包括优选管柱、泡沫排采、连续气举、机抽排采、电潜泵排采、柱塞气举及两种或两种以上排采方式的组合排采等。随着国内外的天然气开采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排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和相关装备的配套研制如井下涡流技术、气体加速泵技术、球塞气举技术和超声波雾化技术等,为不同类型气藏排水采气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气井积液造成井筒回压增大、油套压下降、生产能力降低,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的同时最终影响气藏采收率。准确预测和判断气井积液的形成,对能否及时有效地采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三低"气藏,气井生产中后期随着地层压力下降,气井携液能力降低,导致井筒积液,造成部分气井不同程度减产甚至停产。天然气压缩机助排工艺的应用,有利于排除井筒积液,确保气井产能的有效发挥,为苏里格气田低产低效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的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X气田火山岩气藏为底水构造气藏,开发中面临合理产量确定、气井产水等问题。采利用无阻流量比值法、临界携液法、生产压差法,结合气田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气井合理产量。水侵特征分为线性型、平方型、多次方型,治水防水对策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8.
龙凤山气田位于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南部的龙凤山次凹,2010年、2012年部署探井北1、北2井获得油气显示后,2013年实施评价井北201井,营城组见良好油气显示,其中营城组Ⅳ砂组段测试日产气量5.7×104~6.1×104m~3。营Ⅳ砂组气层为龙凤山气田主力气层,平均孔隙度为8.7%,平均渗透率0.56×10-3μm~2,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营Ⅳ砂组整体为构造背景下岩性气藏,以凝析气藏为主。气田开发至今,已出现反凝析现象,导致气井产能、渗流能力降低,气井动态储量减小,采收率降低,同时储层的压力敏感性导致气井无阻流量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本次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包括临界携液流量配产、数值模拟技术优化采气速度、小油管排液采气、建设低压生产流程等,目前已有部分方案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都会产地层水或凝析液。产出液若不能及时排出,就会聚积在井底,增大井底回压、降低产气量,严重时可导致气井水淹停产。排液成为维持气井后期生产的重要措施。为此,介绍了一种新型排水采气技术———BASI工艺。它联合增压和气举2大工艺优势作业,不需要提供气举源,能高效地排出井底积液,实现气井连续携液生产,较大地提高采收率。该工艺已在已在加拿大、美国气田得到了成功试验及推广应用,并且在国内气田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井下节流技术广泛用于解决气井水合物的生成问题,本文将探索井下节流技术在积液气井中的排水采气机理,通过模拟产水气井下人节流器前后井筒参数的变化,分析其排水采气机理,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井下节流排水效果,为气田提供多种排水采气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积液预测和积液高度计算可以及时有效地减少气井的二次伤害,产水量是影响气井积液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积液预测方法适用不同的产水条件。高产水气井适宜选择Turner方法,预测位置选择井底较好;低产水气井适宜选择李闽方法,预测位置选择井口较好;结合节点分析方法可以实现积液高度的准确计算。  相似文献   

12.
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是我国有名的三低油田,主要特征表现为低渗透、低产量、低丰度。苏里格西区块单井产量相较于中区及南区较低,并且携液能力较差,部分气井由于积液会导致气井淹停。随着天然气不断开发,这些低能低效气井由于积液水淹问题进一步制约了苏里格的开发生产,因此提出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对苏里格气井进行措施改善。目前苏里格西区气井已经逐项开展数字化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应用下,使得气井产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高温、高压、存在边底水且进行大型酸化、压裂气藏开发过程中,气藏开发初期井口产水成分较多,可能存在地层水、凝析水和入井液,如何区分井口产出水的水样成分,对于气藏开发初期的水侵早期识别,合理调整气藏配产、延长气井的无水采气期和提高气藏的最终采收率至关重要,而气井凝析水含量的确定是气藏开发初期水侵早期识别的基础。文章基于前人研究的凝析水相态机理实验~([1]),同时结合元坝气田PVT取样分析结果及现场测定数据,对元坝气田部分礁带的凝析水含量进行确定,对经验公式进行了校正,提出了适用于元坝气田凝析水含量的经验公式,为气田的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是以排水采气而著称的气藏,自上世纪80年代起,该气藏就开始实施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电潜泵排水排水采气工艺,其中应用最成功的就是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气举工艺的全面推广及应用始于1992年中坝须二气藏开始实施联合排水采气。气举工艺井由最初的2口增加至目前的10口,从高产水的阻水排水(中19井、中35井)到带液能力不足的气水同产井(中3井、中4井)、纯气井(中20井);气举气源也由最初的高压气源井演变为目前的增压气源。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应用,不仅对中坝须二气藏的高产、稳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中坝气田的整体采收率。中坝须二气举管网的平稳运行是气举井稳定生产的重要保证,是气举工艺正常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气井出砂对涡流工具携液能力的影响情况,针对气井井底积液以及井筒中存在固体杂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气井中涡流工具携液携砂的三相流模型。通过对气井含砂与不含砂的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涡流工具的携液作用,得到了气井出砂对液相流动规律、体积分数、速度分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出砂量为10%的情况下,气井含砂有利于气井携液。气井含砂使运动阻力增加,液相的运动速度减小,轴向速度分布不规律,紊流程度增强,从而使运动更加复杂,气井对液体的携带作用增强;气井含砂使液相的运动速度减小且分布不规律。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完善涡流工具的排水采气机理、提升气井的携液携砂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边底水气藏水平井生产过程中的井筒积液问题,进行了涡流排水采气工艺的分析论证及优化研究。通过在井下生产管柱中下入涡流工具,改变气液两相流的流动形态,有效提高气井携液能力,从而避免气井井底积液,延长气井带水生产周期。研究表明,水平井井筒积液时,该井直井段底部至井口部分没有流体流动,这是由于斜井段气体从液体中滑脱后积聚在管柱顶部,而液体沉积在斜井段管柱底部,这样就在斜井段某区域形成了段塞流,阻碍了油气产出;使用涡流工具循环时,改变了两相流流态,段塞流持续时间很短,这说明通过涡流工具可以极低的压差移除管内积聚流体。现场应用表明,在合理选井的基础上,该工具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对低渗透气藏产能的影响,推导了考虑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幂函数变化时的气井产能方程,在该方程基础上研究了应力敏感性系数对产能的影响.结合低渗透气藏气井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例应用并对产能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情况下的产能有所降低,绝对无阻流量是不考虑渗透率应力敏感性时产能的55.47%.该研究对深入了解低渗透气藏的产能及预测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动态和采收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气井井下节流与排液优化设计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井生产采用气嘴调节控制产量,常规气嘴节流工艺有诸多缺点,采用井下节流工艺既可以阻止水合物的生成,又可以减少井筒积液,同时达到节流降压的目的。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生产协调原理、嘴流原理、气体临界携液原理、水合物生成统计学原理,研制了气井井下节流与排液优化设计软件。软件对井下气嘴工艺参数和排液采气工艺参数作优化设计,同时对生产井进行工况诊断模拟和参数调整计算。  相似文献   

19.
苏里格气田是一个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气田,单井产气量较低,且气田局部出水严重,如果气井井筒积液,造成井筒压降升高,增加液体对气层的回压,导致天然气产量将急剧下降,甚至出现死井的现象,因此,有效排出井筒积液是实现气田稳产的方法之一.本文以2个月泡排试验所录取数据为基础绘制气井采气曲线,分析不同气井的泡排效果,摸索低产气井有效的泡排制度,保证气井平稳生产,从而提高气井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吉林油田气藏多表现为低压低产,随着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生产井受井筒积液的影响日益突出,目前运用于产水气藏的排水采气工艺较多,由于常规采气工艺在现场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及应用新的排水采气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介绍涡流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应用,为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