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合作服务外包项目具体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外包作为国际产业结构新一轮转移中的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专业化分工带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压缩,企业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的做法,有力推动了企业发展。而校园第三方服务外包平台的存在,为企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合作共赢架起桥梁。文章通过北京联合大学联合电子商务公司UEB虚拟企业的运作,阐述了服务外包业在高等院校开展的可行性与对人才培养的优势,通过分析UEB的校园第三方服务外包平台成功经验,给高校以及企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现状 (一)积极承接日本、韩国的服务外包 吉林省临近日本、韩国,具有承接日韩服务外包业务的地域优势。多数企业把承接日本、韩国的服务外包作为业务拓展目标。长春市服务外包企业承按了日本的数据加工、软件、证券等外包业务。吉林市的多数服务外包公司在日本设立了办事处,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国际服务外包获得了高速发展。目前,中国企业开始积极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承接方企业的角度思考,中国企业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时有优势和劣势,也面临机遇和威胁。为了大力拓展业务,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可以主动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培养和引进外包人才、开发和引进新产品新科技、打造外包企业强势品牌、成立服务外包协会、与国际外包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楠  李静 《经济学家》2007,(3):107-110
服务外包包括信息技术外包和商务流程外包两种业务模式.信息技术外包模式下的服务外包业务由于过于集中在软件外包上,造成业务结构单一、增长空间受限,而商务流程外包的业务特点则与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资源优势具有较强的合意性.因此,中国发展服务外包应该选择商务流程外包模式.  相似文献   

5.
业务外包的风险与收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需要通过业务外包来达到利用外部资源、降低企业风险和提高运作效率的目的。本文以问卷方式从发包方角度调查了74家企业的外包业务情况,并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分析框架,深入地揭示了外包管理过程与外包类型两个方面对外包风险的影响,最后提出企业业务外包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宰予东 《经济经纬》2004,(5):109-111
通过对物流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展给企业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物流业务外包战略是解决物流管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的关键。进而说明了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必要性和经济性,并指出了从企业的各个层面进行业务外包的不同结果和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制造外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美国出现,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外包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了热门话题.当前,人门对业务外包的研究越来越多,企业也更加重视业务外包的战略,在实践中运用得也很广泛.随着外包业务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一些重要业务(如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售后服务)的部分或完全外包给其他组织,形成了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外包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生产制造外包,另外一种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又分为国内服务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8.
服务外包的定义与内容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服务外包中涉及的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服务外包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  相似文献   

9.
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如何推动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限制因素,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提升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之间的低端恶性价格竞争问题,提出了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构建创新能力的协同进化模型及其作用机理。该模型表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不得不将一些高端业务发包给发展中国家的接包企业,接包企业通过这些创新项目,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知识创造机制、能力杠杆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完全有可能构筑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且一旦这种创新能力得到发包企业的认可,还可以进一步诱导发包企业将更多、更高端的业务发包给自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解决低端业务的恶性价格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导刊》2011,(7):65-67
基于技术上的创新、流程上的改造,华财的财务外包服务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华财会计在线是行业内惟一一家同时获得ISO9001和ISO27001两项国际认证的企业,通过标准化的信息安全流程,确保发包企业财务信息与数据的安全。从BPO业务在印度兴起以来,外包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在国内有了长足的发展,除了传统的软件外包、数据外包、服务外包等,业务流程外包也拓展至财务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中印软件外包业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328亿美元,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为6.33亿美元,仅占全球外包市场的1.9%,与软件外包第一大国印度的差距甚远。文章从外包市场格局、政策环境、软件过程管理、教育和人才等方面比较了中印软件外包的基本状况和发展特征,根据分析提出发展中国软件外包业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华 《当代财经》2007,(3):61-66
外包被广泛认为是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特别是80和90年代以来,供应链物流领域是外包作业最为活跃的领域,这其中利用物流服务提供商从事相应的物流作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趋势.本文调查了中国数行业中120个企业的供应链物流业务的外包状况,分析探明了当前中国企业供应链物流业务外包的程度,以及专业物流业务运作中阻碍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问题.在主要的研究结论中,本文发现当前中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关注已从物流简单功能转向服务和与成本相关的因素,此外,客户与第三方之间长期伙伴之间的形成,甚至共同整合物流业务也是当前物流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但其本身存在的各种风险也不可忽视。本文首先分析了服务外包的决策风险、契约风险、运作风险等风险来源,然后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分析并构建了服务外包风险控制模型,最后通过调查问卷方法获得相关数据资料,并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服务外包风险控制更多地依赖于科学的外包决策和完善的契约设计,而声誉、监督、沟通等机制未能有效地控制服务外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产业价值链同时包含产业链和价值增值两个因素,有助于寻找与探索产业价值提升路径和策略。从软件生命周期、软件产品与服务、企业业务特征3个视角构建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针对武汉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阶段武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应走一条“以技术升级和能力升级为主,创新研发与全球运营并重,产品升级与服务升级并重”的价值提升路径,并从区位优势、产业转移、在岸外包、龙头企业、创新发展5个方面提出产业价值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长森 《技术经济》2003,22(12):59-61
<正>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发展的较高级阶段,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模式。因此又称合同物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企业业务外包活动的增加,大大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营销外包中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归纳总结出EOP第三方电子商务营销外包平台可以利用其专业化、低成本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外包服务业务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自身价值。EOP可以说是电商时代下一种新兴的盈利模式,亦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孟韬 《江南论坛》2014,(6):36-38
正一、软件外包产业现状分析(一)软件外包业的起步与发展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相比于印度、爱尔兰等国起步较晚,而江苏软件外包产业的兴起与北京、上海、广东、大连等省市相比又是滞后一步。但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却并不缓慢,"十一五"以来,江苏省服务外包业务规模以超过30%的年均速率高速增长。至  相似文献   

19.
发展对日软件外包 提升中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现状,发展对日软件外包带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应对软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构建策略联盟突破规模瓶颈、人才瓶颈和知识产权障碍,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型软件人才,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我国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软件外包产业的规模、技术水平、人才储备以及商务运营成本进行比较,将这20个城市划分为4个发展梯队,并运用"雁行模式"理论,认为4个梯队城市间应按照发展水平实现分工合作,通过外包业务的承接与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