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中国汽车的普及率迅速提高。90年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超越具备购买和供养私人汽车的年收入底线4000美元,汽车购买开始由公家采购向私人购买扩展。1993年中国私人购车在汽车总销售量中占到10%,2000年增至50%。2001年轿车销售量达到72.5万辆,其中经济型轿车的私人消费占到70%以上,北京、深圳每百户家庭拥有轿车比例分别达到11辆和7辆。2002年1-6月轿车的销售量达到47.0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6.21%,  相似文献   

2.
钱平凡 《发展》2003,(3):64-66
理论上讲,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中至少有1亿人左右应该实现了轿车进入家庭,按30辆/千人的国际最低标准来计算,我国城镇居民目前的家庭轿车拥有量应不低于360万辆。事实上,2000年底我国居民载客车拥有量只有365万辆,其中的家庭轿车按50%折算也只有180万辆。实际量只有理论值的一半。再如上海居民轿车的理论最小值应是42万辆,但实际上不到4万辆。这一切显示,在我国居民轿车消费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它们直接影响了我国轿车进入家庭的进程。认识误区认识之一:“轿车是官员的一种待遇”使得私人有钱也不能买轿车。我…  相似文献   

3.
汽车工业从90年代初被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后,虽已有很大发展,但是一直难以形成真正的国民经济支柱。1995年汽车制造业的生产利用率只有44.3%,产值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57%。只有轿车进入普通家庭,启动大众消费,才能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发展和扩大汽车工业生产。1997年末,我国私人轿车保有量为5万辆。按12亿人口计算,每24000人才拥有一辆私人轿车,这与发达国家每2—3人拥有一辆轿车真是天壤之别。目前轿车难以进入家庭,从轿车消费本身看,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私人汽车消费者在购买第一辆汽车时,可能会选择一款经济型轿车,但是随着事业和家庭的发展,一款宜家宜商的中级车适时出现,想必能更全面地满足现实需求。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车型进入到国内,怎样才能选择到一辆既外观气派又高性价比的中级车呢?在此就推荐几款性价比还不错的中级车供消费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汽车消费形势喜人,但喜中有忧 1.广东汽车消费已步入快车道 据统计,2008年广东省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75.0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5%;其中私人汽车436.22万辆,增长17.1%。民用轿车的保有量达到285.74万辆,增长26.4%,其中私人轿车251.57万辆,增长22.8%。私人轿车占民用轿车的比重达88.0%。  相似文献   

6.
数字     
《上海国资》2007,(3):11-11
2200万 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步伐不断加快,专家估计,截至去年底,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接近2200万辆。  相似文献   

7.
计划经济时代,轿车被视为奢侈品而非消费品,国家实行以限制为主的轿车消费政策;而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轿车不再是不符合国情的消费品,而将成为今后汽车市场的主导产品。跨入21世纪的今天,轿车进入家庭成为国内日渐高昂的呼声。为了扩大私人购车市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2001年3月15日国家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城乡公共交通,鼓励轿车进入家庭”;2001年6月25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汽车工业“十五”规划》,该规划指出,自2001年起,我国将重点发…  相似文献   

8.
<正> 从有关资料表明,私人轿车的消费增长缓慢,仅占轿车总需求的30%左右。轿车进入家庭缓慢的主要原因是:1、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目前我国轿车生产方面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问题。2000年我国汽车销量虽然达到206万辆,但全国总产量还不到发达国家一个汽车大企业产量的一半。二是技术问题。有关专家指  相似文献   

9.
正2014北京国际车展上,共展示了1134辆车,其中新能源车79辆,这意味着大约每14辆展车中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比重远超历届北京车展。而在车展之外,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6853辆,同比增长1.2倍,增速明显加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认为,一季度新能源轿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0%,进一步表明新能源汽车中私人  相似文献   

10.
赵日鹏 《辽宁经济》2006,(6):125-125
随着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具备了购买轿车的消费能力,尤其是近年以来,私人购买轿车的绝对数量和占整个轿车消费的比例大幅提高,中国轿车消费进入一轮快速增长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从购买者角度分析现阶段影响汽车进入家庭的因素,从而在轿车市场上做到兴利除弊、推波助澜,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