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差距悬殊,并存在继续扩大的倾向,使企业退休职工产生攀比思想,由此引发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如何认识和分析这一矛盾的产生和形成,从完善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多重视角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既是当前各级政府制定和调整社会政策过程中面临的实践考验,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理论建设应当回答的重大课题。它需要我们放在社会大背景下综合平衡,从制度建设和机制调整上取得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缓和、化解矛盾,这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要求与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林业正处于转轨变型的新环境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对林业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以提供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传统林业转变为一个兼有产业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的现代林业。社会需求的变化迫使林业政策调整和机制转换,使我国林业进入转轨变型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需要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满足更多家庭的生育意愿。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7年数据,采用泊松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适龄群体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适龄群体生育意愿有显著提升作用;相较于农村样本,社会资本对城镇适龄群体生育意愿的提升作用更明显,而在城镇样本中,社会资本对中等社会经济地位适龄群体生育意愿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本文为提升适龄群体生育意愿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制定和实施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下适龄群体的生育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乘数加速数形成原理和有对外贸易的两大部类社会再生产具有特殊的投入产出结构,借助投入产出分析中所阐述的最终需求向量的生产波及效果与产出乘数效果,推导有对外贸易的社会再生产中的投资乘数、消费乘数和加速数公式,辨识进出口在投资乘数、消费乘数和加速数中的作用,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认识开放经济条件下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有对外贸易的社会再生产中的投资乘数、消费乘数分别与生产资料、消费资料进出口顺差(净出口)成正比。有对外贸易的社会再生产中的乘数加速数,是经典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中的乘数加速数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农村养老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本文提出将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与投资的资产社会政策引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张,为我国解决农村养老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以往的资产社会政策大多应用于社会救助和反贫困领域,而本文则另辟蹊径,试图论述将资产社会政策应用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刊2011年11月和12月分别发表了《唯物与唯心的关系》和《质量哲学及其应用》两篇哲学论文。我写作这两篇论文的最终日的,是为了探索和认识社会。根据这两篇论文的原理,就此继续探索和认识一个社会的根本问题——决定社会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虽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诸如救助理念落后,未实现从消除收入贫困到消除能力贫困的转变;救助方式单一,无法实现彻底摆脱贫困的制度目标;救助主体薄弱,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发展不成熟的问题。发展型社会政策要求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作出以下完善:将能力提升作为社会救助政策的理念和出发点之一,调整社会救助政策的重点,由低保转向就业、儿童、医疗、教育等积极的救助政策,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会救助的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逐渐推进,中国社会在获得大幅度发展的同时,也遇到系列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围绕着社会公正所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造成了程度不同的不利影响,构成程度不同的威胁,其不利的影响和威胁的程度同这些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关系。因此,如何基于公正的理念,建立社会政策体系,避免经济政策左右一切,使社会公正程度的提升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形成一种同步化的状态,实现社会的公正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便成为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9.
章倩茹 《时代经贸》2010,(22):46-46
社会分层是一个历史性的全新概念,也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既然在中国的场景下,政策可以改变社会分层结构,那么,当我们制订政策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这样的政策变量对于社会影响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该政策所造成的资源和财富在居民中分布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更进一步说,我们的目标是想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分层结构,在目标明确以后,我们用什么样的政策变量去影响分层结构的形成?文章着重使用经济学观点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群体们作为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已逐步嵌入城市环境中的特殊群体,其生存、生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从根本上关注并致力于改善这一群体生态的社会政策却又少之又少。农民工社会政策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抓紧制定,尽快完善,切实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是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时,国家向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所谓“社会性别”(gender),主要是用以区别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性别”(sex)概念。这种区分意在说明,“男女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由生理所决定,而是由社会文化所规范的。”社会性别理论的一个鲜明之处就是不孤立地研究女性,而是更强调对社会文化的互依。因此,面对当前多元、多变的社会来说,我们只有用多棱的社会性别视角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分析和把握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企业是现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栽体之一。本文从社会企业的原初概念入手,辨析了学界和企业界对社会企业的认识过程,指出我国在发展社会企业认识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企业发展面临的认知、角色和环境等多方面障碍,进而系统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依托微博、豆瓣、校内网等社交媒体(SNS)的新技术优势,联合传统媒体,在众多公共事件中,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社区渐趋出现并形成网络。他们的内部区隔不断被打破,并与底层社会有了沟通。这一群体对于互联网的创造性运用,推动了公民参与和政策变迁。本文以“宜黄拆迁”议题和其他若干拆迁维权议题为个案,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出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基于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群体在公共事件中结成的虚拟社会网络的特征、网络内部的互动机制进行考察,并对该群体的政策影响加以分析。本文认为,是否有意见领袖群体的关注,导致了公共议题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既有认可理解也有猜疑和戒心,既有客观公正也有敌意和诽谤。如何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新变化和我国历史文化、外交传统中寻找依据,深刻阐释当代中国的外交理念、政策和实践,让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认识和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特色与丰富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和政府社会管理力度的增强,社会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社会组织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以云南省为实证分析文本,力图从观念、文化、政策、管理监督体制等方面对云南省培育社会组织的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魏杰 《环境经济》2004,(10):16-17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基本国策。调整社会有关方面,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完善自然环境保护中的付费问题,对于贯彻环境保护政策,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排斥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社会排斥”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社会政策的研究重点。本文考察了社会排斥与贫困、能力剥夺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能力剥夺的关系特征,并指出“社会排斥”兼具建构性和工具性两种特征。最后,文章分析了“社会排斥”的多样性,讨论了不平等与关系贫困、劳动力市场上的排斥、信贷市场上的排斥、与性别相关的排斥与不平等、医疗保健、食品市场与贫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经济政策,担负着多种使命,这个使命包括社会稳定、人力资源发展利用以及劳动者保护和政治力量平衡等多重方面。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的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系列政策来调整解决的。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介入到国民收入再分配,来改变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成员、同一成员不同时期的收入状况,以达到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在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配套改革不能跟进的弊端,形成了一些制度的真空,解除劳动关系后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问题突出表现了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不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武艳荣 《经济师》2005,(1):290-290
社会经济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外乎事物的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统计是着重从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统计工作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它经常需要运用一定时期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来反映事物一段时期内的状态、变化及发展趋势。为了保证统计结果所反映的事物具有客观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