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自产生以来,不断演化与发展。文章在介绍产业组织理论产生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和观点,并给予了相应评价。最后,从理论观点与新发展两个方面对新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2.
3.
早期的组织研究集中在企业内部,考察以官僚行政机构为特征的科层制组织的适用性及变革的方向。但自从新制度经济学家将“交易”作为考察单元,提出了将不完全契约和关系契约作为企业间交易活动协调的三边或双边治理机制的交易费用理论(TCT)后,组织研究跨越了单体企业的边界范围,研究视角也开始走向了管理学、  相似文献   

4.
国外社会性管制理论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管制(regulation)是指政府的行政机构依一定的法规对企业行为的干预。它分为经济性管制(economic regultion)和社会性管制(so-cial regulation)。前者是政府对诸如自然垄断行业和金融业的干预,后者是政府为了保护广大的消费者、雇工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而对环境、产品和服务及工作场所的质量进行的管制,它涉及各行各业的企业行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政府管制及其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性管制,但在这之后,一方面在经济管制领域出现了放松管制的改革运动,另一方面社会性管制却日益得到加强。与此同  相似文献   

5.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秘颖 《生产力研究》2005,(4):228-229,232
在西方国家,产业组织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已经有了近50年的历史。循着产业组织学萌芽、产生、发展的逻辑秩序,可以看出主要产业组织理论在经济生活的作用和对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方经济学中小企业演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企业演化文献涉及了中小企业演化的路径、机制等问题,但不够深入、系统。对该问题的研究,应以演化经济学为视角,运用辩证法、演化复杂系统方法,熵、火用,演化博弈论、自组织理论等方法,探索中小企业内部伦理等问题,揭示中小企业演化的内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环保产业的特殊性,探讨了环保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基本范畴,针对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环保产业组织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烟草产业组织和产业管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SCP产业分析的框架内,对目前中国的烟草产业作了全面地考察.对中国烟草工业的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行业绩效作出了评价,提出了造成中国烟草产业绩效状况不良的主要原因。另外对中国烟草产业的开放状况和产业管制的前景作出了展望。面对进入WTO的挑战,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推动烟草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国的烟草产业将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出现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垄断产业的理论在不断变化,自然垄断产业也在不断的改革。从自然垄断理论产生与发展的理论角度讲,自然垄断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和放松政府管制,使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能够拥有和维持各种垄断优势,并进而向海外投资,在东道国市场上继续维持这些优势;并且跨国公司本身可能部分地解释了市场不完全的原因。在此理论前提下,本文进一步从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续效分析出发,论证了市场集中度与市场势力的正相关关系,并结合了中国境内跨国公司集中度的实例,阐述了对集中度过高的相关产业和导致这一结果的跨国公司行为进行管制的必要性,在文章结尾提出了若干有关政府管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府可以解决公司治理变迁中的市场不足与失灵,并在推动公司治理变迁方面存在诸多优势。基于自身综合效用的考虑,政府会决定是否对公司治理变迁进行介入。一般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建立公司治理变迁的法制基础和拓展公司治理的选择空间等方式介入公司治理的变迁。然而,由于政府的双重身份与"掠夺之手",造成了政府行为的"本质两难"。因此,政府介入公司治理变迁应该有个限度。  相似文献   

12.
市场机制与公司治理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等发挥作用并贯穿于市场体系的所有环节.在公司组织与外部各种市场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市场力量透过这些联系作用于公司组织,对公司活动产生引导、约束和治理的功效.包括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各种市场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公司治理功能,都能对公司行为产生影响,并规范其运作.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弥补公司组织机构的治理不足.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资金的提供者按时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回报,其研究视角不仅在于现代的公司组织,还包括了市场和法律体系。本文从法律、组织和市场的角度,对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4.
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U型曲线和政府股东两手论   总被引:79,自引:5,他引:79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本文发现国家持股规模和公司绩效之间呈现左高右低的非对称U型关系。总体而言,国家持股企业的表现不及非国家持股企业。同时,随着国家持股比例的上升,企业绩效起初随之下降;但是,当国家持股比例足够大时,随着国家持股比例的上升,企业绩效上升。这就是说,国家持股对企业的绩效具有两面性的影响。作为事实上的国有股东,政府存在着政治和经济双重利益,从而既通过政治干预攫取企业财富,又借助公司治理和优惠待遇来提升关联企业的价值。国有股减持应该避免U型曲线的底部价值陷阱。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   总被引:188,自引:4,他引:188  
本文就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公司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占总资产的比重不大 ;总体上债务融资具有加强公司治理、增加公司市场价值的作用 ,但是对于少数资产负债率非常高的公司 ,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市场对公司发行债券有积极的反应 ;同时债务融资起到了传递公司业绩的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企业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竞争优势是产业组织研究的永恒主题,产业组织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简单外部来源.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企业竞争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产业聚集、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产业组织态势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和政府不能一味地强调企业能力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还必须重视企业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来源,从企业核心能力和产业组织两方面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经济转型期假冒伪劣的生成机制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每年都有全国性的打击假冒伪劣行动 ,可是假冒伪劣仍然持续猖獗。其深层原因在于价格无法反映质量 ,只要价格还取决于产品质量以外的市场与非市场因素 ,高价会诱发假冒伪劣行为。假冒伪劣会减少市场需求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权缺陷、地方保护主义等 ,这种效应被高利对假冒伪劣的促进作用抵消了。治理假冒伪劣必须从健全规则、稳定预期、调整结构、规范企业行为与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8.
投资者关系管理对资本市场可见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5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资本市场可见度的公司结构性特征和制度性特征两类因素,考察投资者关系管理对这两类因素可见度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对公司的市场价值特征和股权结构、董事会等制度性特征的调节作用明显,可以显著提高资本市场可见度。上市公司应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等自主性治理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2005,40(5):40-51
本文承袭刘芍佳、孙霈和刘乃全( 2 0 0 3 )一文所使用的“终极产权论”,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终极控制人数据,首次将上市公司细分为非政府控制(即民营、乡镇或外资资本控制)、县级政府控制、市级政府控制、省级政府控制以及中央政府控制这五种类型。同时,我们利用樊纲和王小鲁( 2 0 0 3 )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在此基础上,我们以2 0 0 1年至2 0 0 3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控制尤其是县级和市级政府控制对公司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这种负面影响。其政策含义是,解决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不仅需要继续“抓大放小”,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对研究者来说,需要把目光转移到影响公司治理的根本因素上来,加强对公司治理环境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密切相关.本文考察了股权分散和股权集中情形下,双层代理和大股东控制问题是如何影响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分析表明,在公司治理不完善时,部门经理的寻租行为和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都会导致内部资本市场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