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转变,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改革大潮流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如果我们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称之为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把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称作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即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话,那末,发生于当今的、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苏联的“发展中社会主义”论为代表的、几乎遍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性社会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正> 读了《乌托邦幻想的破灭》(以下简称《破灭》)一书,发现该书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有必要对该书进行剖析。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乌托邦的问题《破灭》一书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说成是“具有‘科学’外表的乌托邦”,断言马克思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马克思的研究仅仅“使得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幻想披上了‘科学’外衣”,从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社会主义运动虽然不再受原始乌托邦的支  相似文献   

3.
一、起源欧根·卡尔·杜林在他担任柏林大学讲师时,先后出版三本有关经济学、哲学和社会主义的著作,即《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1871年),《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兼论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1873年),及《哲学教程——严格科学的世界观和生命形成》(1875年)。这三本书也就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杜林学说的基础。早在1867年杜林就以“第一个专家”的资格,评论了刚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而首先引起了马克思的注意。虽然马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应对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发展的共同愿望,更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的最新成果。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实业制度、和谐制度和合作公社是“对未来社会的幻想的描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力量,在于它能对现存社会提供正确认识,而不在于它可能提出什么达到“千年王国”的操作方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并不矛盾,它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做保障,以公平正义为经济特征,并以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明确,实则不然。如果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的《乌托帮》算起,“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人类大同社会的理想,已经绵延400余年;如果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过了近一个半世纪的旅程;如...  相似文献   

7.
试析三代马克思主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唐昌黎同志提出.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学说,是以社会主义基础理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可称为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其功能是回答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转化为科学的问题。进入20世纪,世界出现了战争与革命高...  相似文献   

8.
1880年,恩格斯根据法国社会主义者拉法格的要求,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改写为独立的著作,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名在法国《社会主义评论》杂志上分三期连载,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刚刚建立的法国工人党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在思想上政治上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年又以相同名称在巴黎印成单行本,马克思在法文版导言中称它是《反杜林论》一书“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 发现剩余劳动,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恩格斯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探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列宁也指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一伟大原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却没有受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重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主观主义,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受到某些不应有的损失。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认真地学习这个问题,对保证经济建设更好地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纵观 《资本论》 的创作出版史及思想内容, 可以看到恩格斯的独特思想贡献, 尤其是在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接续完成 《 资本论》 第二、 三卷的编辑出版重任, 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恩格斯运用剩余价值理论批判蒲鲁东主义者在解决住宅问题上的空想, 指明唯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才能彻底解决以城市住宅问题为代表的现代性社会问题。 恩格斯更加全面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各阶段特征、 实质及长期萧条的后果等, 指出这既促进了托拉斯等各种新垄断组织形式的变化发展, 同时又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达理想社会形式创造了进一步的历史条件。 恩格斯与马克思都把 “重建个人所有制” 视为一个重建公有制的否定之否定的自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进一步打开了理解 “重建个人所有制” 思想的新视野。 恩格斯在与马克思共同创立政治经济学、 书写 《资本论》 的过程中, 尤其指出要牢牢把握政治经济学创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卢江  葛扬 《当代经济研究》2015,(1):15-21,97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但学界研究成果和共识较少。广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直接原因是要驳斥杜林的“历史的主要动力是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它与马克思提出的“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的思想相呼应。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时,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需要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补充,但这并不是否定马克思经济学说,而是一种发展。特别地,恩格斯提出以分工作为红线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积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秦刚 《理论信息》2000,(2):41-44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基本特点的看法,反映着他们批判旧世界时所发现的新世界的一个大致轮廓,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科学预测,构成了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和《哥达纲领批判》这三本书中。  相似文献   

13.
<正>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理论依据,而且也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指针。恩格斯在谈到未来社会的问题时曾经指出:“没有人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更加‘接近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了。他用了25年功夫来从各方面研究这些关系,而且他的批判工作的结果到处都包含有种种在现今一般可能实现的所谓解决办法的萌芽。”事实完全证明了恩格斯的论断,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是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得到启示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只能同资本主义经济作对比分析,科学地预见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等。马克思抱着严格的科学态度,始终拒绝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  相似文献   

14.
从1949年到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三十五年的光辉战斗历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以独创的经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未来的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预见。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共产主义是由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实际出  相似文献   

15.
不应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变成一个可以抛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基本原理后的空壳或标签。《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一文和该文作者所否定的过时论并无根本性分歧。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能否定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阶级性和战斗性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论断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论证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思想理论。而在当今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资本主义在相对稳定中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指导下科学地认识当代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广东改革开放,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总结这十年的实践,能给我们不少理论启迪。广东改革开放十年的实践、给我们第一个理论启迪是:改革开放是为了创新社会主义模式,而不是为了完善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创新,就要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从马克思算起,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中,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完成了两个历史他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使命,把空想社会主义变为科学社会主义。这在人类认识史上实现了一次划时代的飞跃。列宁、斯大林、毛泽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追求的理想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对和谐社会的最经典的诠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据此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科学、全面地阐释。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全面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好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外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尹吉成  于春明 《经济师》2001,23(10):34-36
如何科学地认识剩余价值的属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依据 ,通过对剩余价值产生和存在根源的考察 ,以及对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一般和剩余价值个别理论内涵的揭示 ,科学地说明了剩余价值既不姓“资”也不姓“社” ,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存在剩余价值。肯定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应有的地位 ,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健康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向前发展。”理论在发展中要不断汲取生活常青树的营养,如果脱离了活生生的生活实践,她将枯萎直至死亡。因此理论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新的养份,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 国际社会主义事业,从马恩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来已有152年的历史。当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这两位血气方刚的革命青年,在资本主义黑暗的世界里,公开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