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康淼 《金融博览》2009,(11):16-17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近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有关专家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发展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之后我国区域经济又一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政治高地"是两岸交流合作的试验田和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沿.但从经济规模和产业发展的状况看,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沿海经济带的"经济洼地",且与台湾地区差距很大。承接以台湾地区为主的海峡东岸地区产业转移,应是当前填平海西"经济洼地"的最优路径选择。基于产业调整模型的分析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结合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十大经济增长区域的产业分布,积极承接台湾地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等产业的整体性、行业性转移,积极与台湾地区的教育、房地产等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和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的梯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后,海西港口群成为两岸产业对接和经贸合作重要的前沿平台,加快发展港口经济的迫切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福建作为海西的主体区域,应抓住良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本文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分析在海峡两岸关系新格局下,海西后发地区港口经济发展趋势和模式,探讨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及二者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提出完善港口经济金融服务体系和促进海西后发地区港口经济与金融共同成长的方略。  相似文献   

4.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在2004年提出,经过几年的发展,其空间范围从东至台湾、北衔温州、南接潮汕扩大到"海西20城";该文将介绍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域概念的由来,并分析海峡西岸区域合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对于海西区域合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是福建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省为研究对象,以金融支持海西经济建设为主线,从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出发,分别基于海峡经济区和海西区的角度,探讨海西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海西区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阐述闽台产业对接的内容和途径,从大金融的视角,研究金融支持海西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繁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新世纪、新阶段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重新审视福建省在国际、国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福建的发展融入全国发展的大局,为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福建改革发展步伐而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本文立足这一发展战略,指出金融要更好地发挥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要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视野,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5月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着眼台海形势发生的积极变化,着眼发挥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体作用和对台“五缘”优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极大关怀、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吹响了八闽儿女继续加快海西建设的新号角。  相似文献   

9.
陈宇 《时代金融》2008,(4):164-168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为协调省际合作,实现与长、珠江三角洲及台湾经济对接,进而整合区域相关资源而确立的发展战略。然而,经济腹地狭小、发展空间有限成为制约福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瓶颈因素。厦门、漳州、泉州作为闽南三大重要城市,如何建设起具有外延辐射性的城市联动带,如何在良好的地理位置基础上发挥其产业集聚优势,这对海西经济区的形成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学所涉及的城市群联盟、港口建设及发展路径等角度对此问题进行适度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全省各地如何因地制宜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福建省三明市的绿色资源优势,分析阐释该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必然性、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构建绿色产业带,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龑 《浙江金融》2020,(1):70-80,27
本文检验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1)"地方保护"具有"保护之手"作用,"行政干预"具有"良性引导"作用,二者有利于降低地方银行的盈利波动性、提升地方银行的运营稳健性。(2)对于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未设立省外分行的银行,"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的积极影响较大;对于高技术产业投资比较活跃的地区,"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的积极影响较大。(3)当省内经济增长率领先于全国水平时,"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依然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当省内经济增长率落后于全国水平时,"地方保护"会产生"约束之手"作用,"行政干预"会产生"恶性引导"作用,二者反而会加剧地方银行的盈利波动性、降低地方银行的运营稳健性。  相似文献   

12.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rategic investors on bank efficiency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ata on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ng regionally are well-suited for the study.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strategic investo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efficiency in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banks, while the effect of strategic investors on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bank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of the effect of strategic investors on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banks’ efficiency wi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mix of local official promotion system and city commercial banks’ governanc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两个维度衡量地方经济发展,在对地方性银行产权结构、贷款供给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我国67家地方性银行的数据,实证研究在贷款供给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不同产权性质的地方性银行是否具有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城商行与农商行在促进城市和非城市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地方性银行提供的贷款越多,地方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地方经济效率也越高。在贷款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国有与非国有控股银行的作用无明显差异,但在贷款促进地方经济效率提升方面,国有控股银行的作用弱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贷款均能有效促进市辖区的经济发展,且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它们均未能明显促进非市辖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魏鹏 《金融论坛》2007,12(8):12-16
本文通过对银行卡产业基本特征的分析,结合对云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区银行卡特约商户回佣收费状况的调研,分析了国内银行卡产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POS回佣收费应根据地区状况等因素采取差别定价机制和改革的建议,即在我国商户细分的基础上,按照商户交易规模实施二级差别定价,根据交易区间实施超额累退制定价方案,建议将发卡行、银联、收单行的收益分配比例进行适当调整.采取POS差别定价机制代替现行的单一定价机制,有利于解决"银商"之间有关手续费率的争端,有利于发卡行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和保障银行卡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银行卡产业基本特征的分析,结合对云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区银行卡特约商户回佣收费状况的调研,分析了国内银行卡产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POS回佣收费应根据地区状况等因素采取差别定价机制和改革的建议,即在我国商户细分的基础上,按照商户交易规模实施二级差别定价,根据交易区间实施超额累退制定价方案,建议将发卡行、银联、收单行的收益分配比例进行适当调整.采取POS差别定价机制代替现行的单一定价机制,有利于解决"银商"之间有关手续费率的争端,有利于发卡行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和保障银行卡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志宏 《金融论坛》2006,11(9):11-15
经营转型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完善公司治理改革之后面临的又一项重要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转轨国家,其商业银行转型的基本经验表明,转型的路径与本国经济结构和金融环境密切相关,转型的快慢受到具体国情的重要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不能急于求成,既不能跨越中国发展的现实,也不能落后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存贷利差还是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支柱,但转型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个人金融业务及资金交易类业务的发展状况。对此,我国的商业银行转型必须制定明确的业务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经营转型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完善公司治理改革之后面临的又一项重要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转轨国家。其商业银行转型的基本经验表明,转型的路径与本国经济结构和金融环境密切相关,转型的快慢受到具体国情的重要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不能急于求成,既不能跨越中国发展的现实,也不能落后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存贷利差还是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支柱,但转型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个人金融业务及资金交易类业务的发展状况。对此,我国的商业银行转型必须制定明确的业务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1146家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小银行样本,探讨地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LEPU)对中小银行资金跨区域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LEPU上升显著促进了中小银行资金跨区域配置。基准回归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作用机制方面,LEPU上升加剧了中小银行本地经营的安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从而促使其进行资金跨区域配置。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LEPU上升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跨区域配置的促进作用更大。鉴于此,地方政府应尽量保证经济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以引导中小银行更好地服务本地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9.
The number of US community banks is falling rapidly. Is this reduction being driven in part by banks’ desire to geographically diversify to reduce their vulnerability to local economic shocks? A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banks in counties that suffered economic shocks in the 1990s with similar banks in counties that did not suffer economic shocks shows that banks withstand local economic shocks quite well.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risk that community banks must bear to focus on relationship lending is small and is not an important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decline of community banks.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区域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区域化配置是转型时期我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阶段不可回避的课题。由于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渐进性,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其从西部地区信贷市场的快速退出与区域内其他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相矛盾。因此,在目前无论从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政策还是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角度,实行信贷资源的区域化配置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区域化配置的现实要求进行了制度阐释,就东西部信贷风险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从政府和银行两个层面探索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区域化配置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