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更好地理解九一一事件后十年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新特征和新趋势,有助于提高现有反恐政策的效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构建ARMA干预模型量化九一一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发展动态,结果表明:九一一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遭受沉重打击,所导致死亡人数的增长率下降了171%;但随后迅速恢复,恐怖袭击活动所造成死亡人数的增长率每年以59%的速度增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拓展研究在再次确认上述结论稳健性的同时,指出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九一一事件后趋向于小型化和分散化。但值得警惕的是,在经历了一段低谷之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正在逐步向技术性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所发起袭击活动的致命性提高了。针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上述新动态,作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强化现有的反恐怖斗争。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美国对海峡两岸关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美关系的稳定对两岸关系的稳定与中国的统一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中美关系随美国共和党的小布什执政后发生了重大逆转,目前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是中美建立起双边关系以来最严重的时期,而且有可能随小布什执政期岁月的流失而延续。在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之下,两岸关系也变得令人忧心。本文试图对当前中美关系与台海两岸关系之间的相关性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涂冰倩  李后建  唐欢 《南方经济》2018,37(12):17-39
健康人力资本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户健康受损时,会通过"劳动效应"、"挤占效应"和"情感效应"影响其经济脆弱性,而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机制,在血缘、地缘与业缘关系的连接下,通过及时获取信息与资源等对农户经济产生影响。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13"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冲击和社会资本对农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处理效应模型解决内生偏误问题、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后,回归结果显示:健康冲击会通过挤占效应和情感效应两条渠道机制对农户经济产生负向影响,社会资本分项指标则通过信任渠道机制对农户经济产生正向影响;男性户主更易因遭受健康冲击而陷入经济脆弱困境,处于劳动年龄的户主在利用社会资本缓解经济脆弱性方面更具优势;而社会资本在缓解健康冲击对农户经济脆弱性中的作用并不显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农村社会中,社会资本等非正式机制逐渐被正式医疗保障机制所替代。在稳健性检验中,构造基于预期贫困定义的贫困脆弱性指标(VEP)进行替换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所得结论。文章的政策涵义在于,应加强对于农户健康风险的管理,并重新挖掘社会资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缓解经济脆弱性,阻断贫困。  相似文献   

4.
国际经济形势的逆转与“9&;#183;11“事件的冲击   2000年年底,美国经济终于告别了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期,进入增长率逐步下降阶段.   ……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龄化、高龄化的日益严峻,养老机构意外事件高度频发且愈演愈烈,对养老机构意外事件进行科学分析、有效应对已刻不容缓。本文在对养老机构意外事件的特点和演化机理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为规范养老机构意外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系统、运行流程、保障措施等提供了有益参考,构建出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机构意外事件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冲击效应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1978~2005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国际贸易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分解为供给冲击、国外需求冲击和名义冲击三个方面,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贸易冲击效应进行经验检验,识别了国际贸易结构性冲击,并考察了各种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期内,在国际贸易三种结构性冲击中,国外需求冲击与供给冲击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中国经济波动,所不同的是前者为正效应,后者为负效应,前者短期效应较明显,而后者长期效应较明显;名义变量(贸易条件)对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则不显著。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变,贸易条件冲击成为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公司债券违约会对地区同伴企业的债务融资产生溢出效应。本文利用2013—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公司债券违约事件对地区同伴企业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违约事件促使地区同伴企业增加长期金融负债并降低展期风险水平。基于信息的学习机制和基于经营的抵押品机制与竞争机制可以解释同伴企业加杠杆行为。同伴企业存在出于生存需要的应急性加杠杆和出于经营需要的预防性加杠杆。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在满足债券违约风险下企业的真实融资需求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面对违约事件的冲击,要从融资能力方面防范和化解区域性债务风险,减少信息冲击和经济冲击的共同作用,加强区域协作,维护企业的公平市场竞争环境,这既有助于恢复经济,也有助于防范债务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8.
在新兴市场国家融入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进出入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激增,其波动性也越来越强,这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产生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而且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也日益凸显。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后,国际金融形势、市场预期等因素变化会使得国际资本流入突然停止并逆转流出,这在金融溢出效应和共同贷款者效应作用下,会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产生极大冲击。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提升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有效性,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积极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合作,努力维护中国和新兴市场的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9.
<正> 1993年11月,中美首脑在西雅图会晤,标志着中美关系自1989年的滑坡以来开始出现转机。中美关系有史以来,历经起承转合,可谓艰难跋涉。有时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对于这种多少带有戏剧色彩的关系,两国政府以及各界有识之士一致认为,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对两国利益和世界和平及地区安全都是不利的,并都在积极探索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途径。以笔者之陋见,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有待于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而这套机制必须依赖于中美双方对于一些发展双方关系的前提和原则达成共识并加以确立。回顾中美关系的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中美关系之中的矛盾并研究中美关  相似文献   

10.
九一一事件及其对国际关系学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九一一事件代表了一场始于战争技术和认同政治的革命,但是未能相应地在理解和调解的艺术之间引起一场革命。为了缩小对于后九一一世界进行理解的愿望与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国际关系学者需要发展一种成熟的虚拟理论,进而深入挖掘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科意义。以当前美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作为批判性解读的对象,通过仔细剖析美国对外政策和军事政策的自相矛盾和神化色彩,作者呼吁国际关系学者对一个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做出迅速且有效的审视。  相似文献   

11.
越来越多的公司将ESG视为一项公司战略行为,其表现对公司价值产生重要影响。选择以新冠疫情冲击这一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ESG的保险投资理论探讨了在疫情冲击下,企业过往的ESG表现能否发挥“类保险”的投资效用,缓解疫情造成的价值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ESG表现可以发挥“类保险”的经济效应,缓解疫情对企业造成的股东财富损失,但这一保险效应只在疫情爆发后的超短和长期窗口期中得以凸显,且在长期窗口期更为稳健;(2)资源效应和信息披露效应是企业ESG表现发挥“类保险”作用的两种中介机制;(3)企业ESG表现的“类保险”作用在低疫情风险区域、高客户集中度和低国际化水平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果验证了企业ESG行为具备“类保险”的经济效应,能有效缓解疫情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冲击,为企业加强整体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出现了重要的新动向。这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美关系正在发生新的重大转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成为中美最重要的共同利益,促进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成为中美关系占首要地位的因素,这是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最重要的变化。中美经济合作以及“9&#183;11”事件以来不断发展的政治、安全合作,共同形成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可以预见,由于这一战略基础的形成,未来的中美关系虽然仍具有双重性,但将更加稳定和成熟,合作将成为双方关系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环球科技     
《中国高新区》2013,(6):16-16
我国科学家发现逆转艾滋病病毒易感性机制 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科研人员发现能够逆转艾滋病病毒-1型(HIV-1)易感性的主要靶细胞的分子机制。据悉,CD4+T细胞是HIV-1的主要靶细胞,在自然感染过程和通常的体外实验中,该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是HIV-1得以大量复制的先决条件。研究人员采用生物芯片技术,对CD4+T细胞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从中发现了产生逆转效应的信使核糖核酸(mKNA)表达谱特征。137个核心基因在共表达网络中能够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内与细胞骨架、细胞周期和蛋白酶体等功能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逆转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资产价格、金融加速器与经济稳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为对象研究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我们在BGG模型基础上,运用包含金融加速器的两部门动态宏观经济学模型,考察了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稳定影响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并对名义冲击与实际冲击的效应、不同经济结构下的经济波动进行了比较。认为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可以运用金融加速器机制解释由于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宏观经济波动,经济政策主要应减少名义变量的冲击,在资产价格波动较大的时期可以对不同部门采取不同的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15.
使用12家乳制品类上市公司2005-2012年的季度动态面板数据,文章对"三鹿毒奶粉事件"这一产品负面报道的"小冲击,大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研究的样本范围内,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但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两个不对称特征与理论本身所揭示的相反,即受冲击时期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对投资支出影响显著但敏感性弱于其他时期;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效应更显著且受冲击时这种效应也很显著。这可能源于产品负面报道的溢出效应不仅带来了传染,也带来了竞争,在危机时期,大公司更倾向于采用竞争策略,夺占问题企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6.
开放经济下中国通货膨胀的价格传递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通货膨胀预期和供给冲击在内的开放经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混合模型,分析了国际垂直生产结构下的价格传递效应,并运用经验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展的混合模型能有效地避免残差序列相关性;工资水平对通胀的影响明显,国内和进口中间品价格对通胀水平都存在显著的价格传导效应,国际能源价格对通胀具有正向冲击,存在输入性通胀效应;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对通胀水平的影响显著,但通胀预期的影响更强;厂商在定价过程中保持价格不变的概率高于重新定价,而重新定价策略则兼备前瞻性和后顾性。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宜保持相对稳定,应重视政策对经济主体通胀预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实证方法,利用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进出口数据,揭示了中国经常账户盈余背后的产业结构特征,并深入挖掘了隐藏在产业背后的企业主导力量。结果发现:(1)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贸易盈余的主要来源,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盈余创造能力还比较薄弱;(2)不同行业中贸易盈余的创造普遍依靠企业在传统产品上的数量扩张效应,新企业进入和企业新产品品种效应对增加贸易盈余的作用十分有限;(3)金融危机之后数量扩张效应迅速拉动了贸易顺差的恢复性增长,经常账户的逆转应归咎于国内经济的结构转型而非危机冲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亚洲金融危机、911事件、次贷危机、希腊债务危机等重大需求冲击事件,分析了这些冲击对Brent、WTI原油现货和期货,迪拜和阿曼现货等国际主要原油市场的短期影响。首先采用GARCH模型考察了需求冲击对市场波动率的短期影响,进一步选取异方差修正的事件分析法考察了这些事件对市场收益率的短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大部分事件会引致事件窗内的方差变大;2)4个重大需求冲击事件中,除亚洲金融危机外,其余3个事件对等权重投资组合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3)每个重大冲击发生期间,全球主要原油市场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走势几乎一致;4)在地区市场层面,次贷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对欧美原油市场影响较为显著,欧美市场信息反应速度要高于中东市场。基于这些实证发现,针对不同的石油市场参与者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对以G20国家为主要样本经济体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差异比较显著;相对浮动汇率经济体,政策对钉住汇率经济体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而言,贸易渠道和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于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另一方面,以美联储加息为主要标志的退出机制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小挑战,尤其应警惕潜在的通货紧缩和币值下行风险;此外,加息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但对我国股市可能造成短暂的负向冲击。  相似文献   

20.
业务持续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务持续管理(BCM)是通过识别威胁组织的潜在冲击,构建具有灾难恢复和应对能力的标准框架,保护利益攸关方的利益、信誉、品牌以及价值创造的活动。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九一一事件发生后,业务持续管理成为国外危机管理模式研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热门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国纷纷对本国企业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业务持续运作的能力进行了重新评估,先后制定了政府和企业的业务持续管理指导方针和业务持续计划(BCP)。政府主导、应急演练和推进相关标准国际化是国外业务持续管理的主要特征,借鉴这些先进理念,对于全面提高我国危机管理和抗风险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