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这场信贷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后,“明斯基时刻”作为标语在金融媒体、时事评论和学术出版物当中广泛传播。对该术语考辨后发现,源自后人发明的“明斯基时刻”尽管具有“危机拐点”和“危机过程或阶段”这两种不同含义,但它们却均是对明斯基思想的贬低乃至歪曲。该标语将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简化以及曲解为单纯的“时刻”、“时段”、“融资分类法”或“非理性疯狂”,结果是,每个时期的金融危机,无论其特征如何,都可以冠之以“明斯基时刻”,而该假说所描述的动态机理却被忽视了。明斯基为我们所做出的最为重要且鼓舞人心的贡献在于“明斯基动态”,即他对现代金融化经济变得如此不稳定的内生动态机制的理解,而这种洞见如今却依然游离于主流思想之外,饱受忽视甚至压制。  相似文献   

2.
“大衰退”之后明斯基经济思想的复兴,与其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密切相关.秉承着方法为图景服务的方法论原则,为了研究自己所设想的复杂而不断演化的发达金融资本主义经济图景,明斯基从整体上采用了制度的、演化的和历史的分析方法,依靠深入实践的参与观察,运用文字语言的叙述性方法,以辩证的视角来捕捉和阐释.具体而言,针对图景当中的要素特征,明斯基遵循了一条宏观-微观-宏观的研究进路.首先从宏观着眼,运用非均衡分析法来讨论图景当中内在的非均衡力量和趋势,并运用现金流分析方法将该图景抽象成一个现金流网络,然后从广义理性行为模式出发,剖析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现金箱状况,最后探讨其宏观上的金融不稳定效应.这些与主流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明斯基思想长期被忽视和压制,但在未来的经济学重建中却亟需大力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否逼近“明斯基时刻”成为当前经济关注的热点。本文首次基于明斯基周期核心理论“金融不稳定假说”,构建投资负债系统模型,应用面板VAR模型,从公司层面实证研究我国经济是否存在明斯基周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主体负债率在经济扩张期呈现显著的逆周期性,负债对投资的负向影响在经济扩张期表现最为显著,上述两点结论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核心观点相冲突,说明根植于西方自由金融市场土壤的明斯基周期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当前阶段也存在“金融拖拽效应”,在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中要进一步明确去杠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朱鹤  王沈南  何帆 《经济学家》2021,(12):62-71
借鉴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基于"收入-债务"的三种分类,从"流量"层面构建并测算了主要经济体居民部门的"明斯基杠杆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在2009-2010年以及2016-2017年加速上升,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的快速攀升是"加杠杆"的主要原因.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明斯基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往往是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的前兆.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债务率指标,"明斯基杠杆率"对消费降速和金融危机等宏观变量的解释力度更强,是反映居民宏观杠杆率的良好指标.中央政府应充分警惕居民部门"流量"约束快速增大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中长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其学术生涯中,明斯基从最初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追随者,逐渐转变为如今为人所知的主流经济学的批判者,因而长期以来被主流经济学所边缘化。2008年这场“大衰退”令主流经济学界“重新发现”明斯基。然而,由于明斯基所构想的经济图景或世界观、所遵循的方法论和相应的模型化表述方式以及所主张的政策含义都与主流经济学格格不入,因而纵使主流经济学研究呈现出向明斯基洞见靠拢的趋向,也注定了明斯基的思想无法被主流经济学所真正理解和吸收,以至于依旧徘徊在主流思想的边缘。  相似文献   

6.
海曼·明斯基与当今主流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斯基的“金融凯恩斯主义”观点与1960、1970年代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对金融因素的忽视形成鲜明对比。1980年代初开始,主流经济学重新强调金融因素在投资决定和宏观经济波动中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明斯基理论的接受。实际上,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等方面,明斯基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差别仍然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降, 以明斯基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义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各色剑桥经济增长周期模型, 发展到八九十年代之后的各种内生货币理论和金融不稳定性理论, 货币和金融要素逐渐成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当中不可或缺的独特要素。 后凯恩斯主义一方面从投资融资切入引出货币金融, 从经济扩张期间投资利润现金流入与债务偿付现金流出二者之间的失衡所产生的金融脆弱性和 “动态不稳定性” 视角出发, 描述了 “稳定孕育着不稳定” 的基本周期的循环交替; 另一方面则从更广泛的市场内生动态与政府干预等阻遏性制度安排之间的相互作用着眼,从金融制度的长期演变所产生的 “结构不稳定性” 问题出发, 刻画了超级周期的更迭演化。 货币与金融在这两种叠加的周期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构成了 “动态不稳定性” 与 “结构不稳定性” 动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明斯基的内生金融不稳定假说作为理论内核,将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作为企业融资类型指标,并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用指标构建法得到了我国的金融稳定状况指数,进而将其与企业融资类型、各省生产总值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不稳定的加剧对各省生产总值长期存在负向影响;各省生产总值的发展对金融不稳定有减轻作用;资产负债率的增加即企业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的增加会加剧金融不稳定;同时资产负债率的增加对各省生产总值影响为负。因此,中国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证明了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正确性。为保持我国金融稳定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应适当出台政策抑制企业融资向庞氏融资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的迅速膨胀,已经对我国传统信用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入手,浅析了影子银行存在的风险以及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通过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及生产关系,探索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明斯基则通过"金融不稳定假说",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生机制。通过客观、公正地比较二者的经济危机理论,不仅可发现两者的可借鉴之处,而且可尝试将二者联系起来,构造"实物——金融资本的有机构成"框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1.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主要出现在早期,与当下市民社会理论的种种思潮相较,观察的角度和立足点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引起了解释上的困难.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来解读市民社会,而当下的市民社会研究是从"国家一社会"的二元结构来理解国家权力渊源以及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2.
有效市场理论的经济内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有效市场假说的争论与西方金融理论的发展一直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形成与发展、理论前提、经济学解释、缺陷及其延伸进行系统研究,加深了对金融理论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脉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收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我国高度垄断的金融结构、政府对金融系统的不当管制与干预,以及"一元货币政策"和"二元金融制度"并存所引起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失衡等因素对地区间资本配置效率和资本形成能力的负面作用是引起我国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并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收敛假说的基础上,对1988~2002年我国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同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很好的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4.
功能财政思想是在20世纪美国大萧条与"自由放任"传统政策失效下催生的政府干预主义思想之一.文章在回顾功能财政思想起源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功能财政的中心思想、本质目标和理论依据,进而分别阐述了勒纳功能财政的两条法则和三大原则、明斯基"最后雇主计划"以及现代货币理论对明斯基的功能财政思想从主权货币不存在债务上限和"最后雇主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两方面的理论发展.再而,文章对功能财政的无通货膨胀目标、有效性、可行性、有效需求不足假设等进行了再讨论.最后,文章将功能财政思想与同时期其他经济思想的政策主张进行比较,并从功能财政思想对中国财政管理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宏观经济运行预期、增强宏观调节作用、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上的,该假说是主流金融学和现代投资理论的核心理论基础之一,从它出发的一系列金融理论指导看现代金融理论的投资决策和实证分析。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上及实证上的质疑与争论日渐增加,行为金融学理论也伴随着这个争论过程逐渐成热,并互提出一系列逐步体系化的来自于实证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证据。本文回顾了这个争论与发展过程,并互认为,围绕着证券市场有效性命题的争论,其核心在于对信息、理性和基本价值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差异上,同时在信息理论和预期理论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且从这种角度出发再认识金融市场有效性争论中的核心问题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周期与金融危机:金融加速器理论的现实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人类的经济史,金融危机必然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剧烈波动甚至是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传统的周期理论却无法解释金融市场变化如何能够大幅度改变真实经济变量.伯南克等提出的"金融加速器"理论为理解金融市场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本文在对金融加速器理论的思想源头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资产价格泡沫与产出波动、经济周期的非线性、非对称性特征以及信贷的超常增长与金融不稳定性的关系等现实问题基于金融加速器的视角进行了透视.随着现代经济表现出愈来愈明显的金融经济周期特征,有必要高度关注金融加速器效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金融衍生品定价的研究一般都局限于"价格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经济学问题,而把"价格如何决定"这一法律制度问题忽视了。本文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将法律制度作为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内生变量加以理论诠释,重点通过金融风险理论和博弈论对规制金融衍生品定价进行必要性和适度性分析,并在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监管制度和定价奖惩制度方面提出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盘西化思潮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始,形成于二、三十年代中西文化大论战之中。这股对历次现代化变革失败的反思和对西方文化挑战的思潮,在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本文拟把全盘西化理论的集成者陈序经的思想作为典型个案,从历史和心理两个视角进行交叉透视,探讨陈序经西化思想的源头、内容及与时代思潮的关系,为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全盘西化思潮、了解当时知识分子群体的社会心态提供思考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传统金融理论的本原可以直接追溯到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有效市场假说以理性预期和套利为重要前提,被视为传统金融理论最为核心的部分,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当有效市场理论越发受到来自理论和实证检验的双重挑战时,金融学的发展终于又从理性回归到心理,重新引入了"人"的因素,将心理学、行为理论与金融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市场并不是有效的"这一宏阔主题。本文尝试对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二者之间的发展渊源和内在逻辑进行辨析,以帮助研究者们更清晰地理解现代金融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0.
金融监管局限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监管存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市 场失灵和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一方面为金融监管的存在提供了理由 ,同时也决定了金融监管的作用范围 ,过度夸大金融监管的作用必然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增长 ,而不能有效控制风险。(一 )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为金融监管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基础1、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长波解释。明斯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假说 (financialfragilityhypothesis)认为 ,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它贷款人的内在特性将使得他们经历周期性的危机和破产浪潮 ,金融中介的困境被传递到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 ,产生经济动荡和危机。明斯基将借款单位分为三类 :抵补性企业 ;投机性借款人 ;高风险性企业。正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对后两类高风险企业的过度贷款导致经济萧条时坏帐剧增 ,使金融企业陷入困境。2、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即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优势取决于 :一是储蓄者对银行的信心 ,只有储蓄者不同时提款 ,才能保证金融机构将其对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 ;另一个条件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控是高效率的 ,并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