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为什么要对养老金基金实施政府管制现代经济学已经不再把市场看成是一个完善的机制。在存在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报酬递增等要素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就不再是完全有效的,因而会发生市场失灵。而当市场出现失灵的情况时,要由政府机制来对其进行弥补。市场失灵也被养老...  相似文献   

2.
2016年以来,围绕产业政策展开的争论引起各方关注.但是,这场争论中各方对市场机制与功能的理解及产业政策中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仍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空间.本文对这场争论主要参与方的观点和依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基于奥地利经济学派市场过程理论,重新审视市场机制、市场失灵以及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重新厘清了产业政策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及两者的关系,提出在以功能性产业政策或横向性产业政策为代表的新产业政策模式下,市场应居于主导地位,政府在为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提供必要的市场基础制度方面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同时,在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教育与劳动者培训等领域,政府需补充市场的不足.在新的产业政策模式下,市场与政府是互补与协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新式产业政策:诠释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产业政策主要基于两种理论依据,一是市场失灵理论,二是赶超理论。市场失灵理论认为,由于市场机制存在种种不完善之处,如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它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因而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进行干预。赶超理论则从后发国家在劳动力成本、引进技术、规模经济等方面存在的“后发优势”出发,主张通过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转换,以实现快速追赶的目标。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人们对市场失灵的认识逐步深化,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也得到了拓展。  相似文献   

4.
外部性理论被公认为是环境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它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也为环境外部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方案。推动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进行一场更为符合环境管理本质要求的改造。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再造的必要性管制失灵一直以来,管制手段都是政府环境管理的传统手段和主导手段。管制手段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而生,其受到青睐的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时代背景、制度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功能定位、作用方式、工具手段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应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聚焦市场失灵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助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环境管制对环境创新国际扩散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环境创新的"双重外部性"特征,指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然后,利用一个领先-滞后市场模型,分析环境管制对环境创新实现国际扩散的影响机制,识别出有利于环境创新领先市场出现的5个基本要素。最后,指出政府在环境技术创新的支持上要有所差异,避免产生异质创新而损害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市场失灵与市场自矫正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的理想化运行就会出现失灵.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市场失灵,但市场失灵并不一定都需要政府来弥补,许多市场失灵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而且正在通过市场自身来修复.正是由于市场对市场失灵的自矫正作用,社会经济机体才维持了基本良好的运行,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市场失灵中的自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宇菲 《经济论坛》2023,(11):44-51
作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的重要理论依据,传统公共利益理论通过阐明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论证了市场需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以保护公共利益。但公共利益的内涵以及市场失灵损害公共利益的内在机理并未得到充分论证,以至于无法真正阐明监管的正当性和监管工具的科学性。文章以垄断、信息不对称和负外部性为切入点论证新公共利益理论,即从法哲学的角度阐释公共利益的内涵以及市场失灵向损害公共利益转化的机制,提出政府监管应在尊重和利用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其发生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的范围、控制其消极影响的程度、纠正其产生的消极后果等途径克服市场失灵,以维护整体安全、效率和公平。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在配置市场资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同时也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现存文献多是基于市场失灵(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观点去讨论监管的缘由,本文则首次提出了政府失灵的观点.认为银行监管是政府失灵情况下的制度安排,并利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法来评价现有的银行监管体系。文章最后在分析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一、"五型"财政理论基础:市场经济公共财政职能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存在的正当性理由为市场存在缺陷,即"市场失灵"。公共财政是为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要求财政职能范围严格局限于"市场失灵"领域,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及经济稳定正是财政弥补市场失灵的具体体现。1.公共财政与资源配置。由于在市场机制中存在着竞争失败、公共物品问题、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完全、市场不完  相似文献   

11.
黄如祺  刘力臻 《经济纵横》2012,(2):35-39,47
市场与政府作用的历史争论重要体现为两种思想体系主导地位的交替。市场与政府均存在失灵的可能,一旦二者同时失灵,必将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市场与政府均有各自的优势,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两种调节机制的优化组合是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实现市场与政府二元调节机制的真正优化组合,需要调整市场与政府作用的争论方向,探讨和创建市场与政府二元调节机制优化组合的新理论,同时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做出新调整。  相似文献   

12.
陈学会 《当代经济》2004,(12):86-87
“规制”可定义为“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一般认为,由于存在所谓“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就需要政府来规制市场。新古典理论认为,就自然垄断部门而言,政府以特许垄断的形式予以规制符合公共利益。理由是:规模经济使然。规制是为了有效配置稀缺资源,提高效率,保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着知识溢出,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所作为。根据庇古(Pigou)关于外部性思想的阐述,财税政策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领域也不例外,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的合理边界应由科技创新活动外部性的大小来界定。  相似文献   

14.
论科技领域的市场失灵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引力小的领域。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这时,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处理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市场失灵在科技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存在条件和处理对策进行深入地研究。本文列举了多种市场失灵在科技领域的表现形式,建议通过补贴、统筹规划等方式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产业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性质,称为"准公共产品"。在共性技术的创新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首先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的特征及"市场失灵"现象的产生;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共性技术存在生产和需求的双重外部性,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产生;最后指出,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失灵"现象。  相似文献   

16.
政府扶持在风险投资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风险投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科技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具有极大的外部性和不确定性。风险投资的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这就要求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纠正风险投资领域的市场失灵。与传统金融投资或工业投资相比,风险投资具有一些不同之处。风险投资往往是高技术导向的,这使得风险投资在成本和收益上具有相当大的不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政府政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经济发展是以市场为依托,由于存在着外部性,导致市场价格体系的失灵。导致外部性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产权制度。政府管理和政策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可能选择。作者提出征税、承包、收费等政策手段,并设想成立“环境公司”。认为不仅有政策目标和政策原则,而且要有成本较低,切实可行的政策手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府干预经济的调控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狭义的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市场难以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这时市场就失灵了。当市场失灵时,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就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干预,这实际上已经明确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调控边界。不过现代广义的市场失灵理论又在狭义市场失灵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市场不能解决的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问题也需要政府出面化解,从而使得政府的调控边界突破了传统的市场失灵的领域而大大扩张。政府干预经济领域的扩张一方面说明政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以推动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而治理产能过剩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相关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产业政策的必要性与有效性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中国“去产能”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抑制型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出发,使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其对制造业类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和利润等绩效指标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去产能”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上市企业绩效影响呈现U型关系。短时间内,“去产能”政策会对企业绩效存在负面影响,但从更长时间维度看,则有利于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另外,本文采用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测度方式以及进行随机分组运算等方法,分析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抑制型产业政策可以成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0.
资源开发利用的空心化现象说明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基础不断削弱。由于资源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性特征,市场失灵就成为必然;政府制度安排的不到位、不合理、不及时,就体现为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同时出现既是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也是改革、完善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