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和俄罗斯形成"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至今已有15年,两国之间的关系被认为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阶段"。随着中俄不断扩大双边合作,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从政府高层到相关企业,都在不断推进和完善中俄能源合作。煤炭领域的合作作为两国能源战略合作的新突破口,而双方合作的可行性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调整我国收入分配关系的财政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财政制度的收入再分配职能效果不佳,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收入分配秩序的不规范,使累进性税收难以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二是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存在"逆向调节"问题,即低收入者所获转移性收入比高收入者所获转移性收入少,从而收入再分配扩大了收入差距。这两种情况的产生都与财政制度的某些缺陷有关,需要通过制度改革堵住漏洞,理顺机制,具体包括:建立规范透明的财政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地区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3.
斯托雷平试图通过土地改革打破俄罗斯农民村社的传统生产方式,最终功亏一篑;前苏联末期进行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改革,同样没有成功;之后俄罗斯进行了土地私有化改革,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而有着相似改革背景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是因为两国的国情不同,但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的土地改革不具有内生性的动力,是靠行政手段从外部推动的;而中国的改革是农民的迫切要求。中俄两国改革的路径不同,但目的都是建立符合各自国情的现代农业经济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俄罗斯已经成为我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了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却在下降,2003年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例仅为1.9%,低于1990年的3.7%的水平。这与中俄两国所拥有的潜力不相称,与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水平也不协调。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邻国,地缘上的便利和较大的经济互补性,使得两国在边境贸易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边境贸易是中俄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俄经贸合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随着贸易环境的变化,我们应及时调整中俄边境贸易政策、规范双方的边境贸易行为…  相似文献   

5.
李禹桥 《经济师》2014,(1):85-86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大国、科技大国、重工业大国之一,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电子产品生产中具有全球性竞争优势。俄中两国具有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强烈愿望。通过比较,中国属于劳动密集型国家,而俄罗斯属于资源密集型国家。俄罗斯的重工业、军事工业比较发达,但轻工业、农业相对落后。日用消费品中国市场供过于求,在俄罗斯紧缺;资源产品在中国市场紧缺,而在俄罗斯市场供过于求。这为开展中俄合作提供了机遇,也能够改善中俄两国供需缺口,使两国相对价格趋同。俄罗斯地域广阔,两国在经济互补方面存在相当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是民众。因此,如何尊重民众在改革中的首创精神,并使民众共享改革成果,就成为中国改革中的两大问题。让民众公平地分享改革成果必须坚持按贡献分配财富的原则和坚持共同实现富有的原则。对此,要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累进所得税制度及最低收入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社会所有成员的收入都能随改革成果的增加而增加;要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投资,使民众均等地享受公共产品;要大力发展混合经济体制,使民众能拥有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涌现出的优秀企业的股票,通过分享这些企业盈利而分享改革成果;要让民众合理分享改革中各种生产要素的升值部分。  相似文献   

7.
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旋律.在俄罗斯东部开发和中国打造"一带一路"北向通道的大背景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正在形成.本文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一带一盟"建设、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及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等新优势出发,系统论述了中俄区域经济共赢的新亮点,即随着中国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东部两个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将会不断创新,双方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中俄两国劳动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悦 《经济师》2007,(7):76-77
同为经济转型国家的中国和俄罗斯,都在近十年里颁布实施了各自的劳动法,但两国的劳动法又有所不同。了解和分析两国劳动法的区别,借鉴俄罗斯劳动法中的若干方面,对于完善我国劳动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介绍中俄两国劳动法的产生背景、中俄两国劳动法的体系,以及中俄两国劳动法中雇主违反工资支付期限和离职补偿金支付期限所应承担的责任问题、带薪休假问题、罢工问题等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俄罗斯劳动法中我国劳动法应当学习借鉴之处。文章的基本论点是:作为社会法的劳动法,其侧重点在于保护劳动者利益,因而从立法角度便要体现这一宗旨。我们应借鉴俄罗斯劳动法典中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我国劳动法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俄两国金融合作进入新阶段。俄罗斯稳定经济为该国银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加强两国金融合作已成为中俄两国普遍共识。通过利用好政府交流平台,全面落实银行间合作协议,不断开发两国金融产品,进一步加强银行反洗钱合作,将中俄两国银行合作提升到更高层次和水平上。  相似文献   

10.
龚萍 《时代经贸》2006,(4):44-46
200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解决了4500公里边界的划界问题; 2005年,中俄两国举行了9000人参加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是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 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访华,中国掀起“俄罗斯年”大型主题文化交流活动; 2007年,俄罗斯将举办“中国年”…… 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欧亚大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争议后,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亲密地分享过共同的利益;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也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亲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正走得越来越近。而中俄两国的经贸往来,也将搭乘这一契机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俄经贸关系中的内在动因和约束条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千年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贸易额摆脱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两国贸易额屡创新高.但是,中俄贸易额在两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中的份额却很低,原因在于产业间贸易占据了中俄贸易的大部分份额,而跨国直接投资和产业内贸易没有发挥作用.本文对两国经贸关系中的内在动因和约束条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550亿美元。但同年,俄罗斯却被巴西取代,位列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第十一位。中俄经贸合作只限单一的贸易领域,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俄罗斯入世不仅对其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也会给中俄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带来新机遇。如能有效推进中俄加速经济融合,可能为推进泛亚洲经济圈创造条件。这既可增加中俄在政治安全上的共同利益,同时中国还可借力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美国所提出和推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关系由来已久,从俄罗斯独立以来,两国关系陆续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关系到建设性关系再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过渡。但是,两国的经贸合作却一直不能令人满意。一方面,经贸合作明显滞后于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双边贸易结构长期徘徊在不稳定、低水平、低层次的阶段。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俄两国尚处于转型经济时期,两国经贸发展处于磨合期。近年来,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14.
张鑫 《经济学家》2002,(1):117-118
开始于80-90年代的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以其独特的改革方式和不同的改革成果引起了中外经济学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上海财经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几位经济学家(程恩富、李新、B.梁赞诺夫、Л.希罗科拉德)共同主编,分别以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和俄文(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发行的<中俄经济学家论中俄经济改革>,就是这一研究的最新成果.两国专家在该文集中,就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历史、战略、目标、结果等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又深刻的比较研究,开创了两国学者共同合作研究这一重大问题的先河,受到两国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该书重点阐述了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经济带的提出,为中国和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合作基地建设提供新的机遇。中俄农业基地建设有利于推动两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目前,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基地建设存在基地数量少、规模小、资金缺乏、专业人才流失及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应重点加强中俄两国沿线农业生产基地群建设,完善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养对俄农业合作专业人才,为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基地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金亮 《生产力研究》2005,(6):109-110,100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寻求发展,都必须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交往近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其规模和层次却还远远没有达到双方的期望和要求。200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了200亿美元的大关,这意味着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利用原有的基础,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选择合理的途径,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继续为扩大中俄经贸合作的规模、深化经贸合作水平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赵玉阁  吴颖 《经济师》2009,(7):67-69
伴随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两国的贸易关系持续发展,合作领域日益全面和深化。而在贸易秩序、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却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俄入世的不断临近,给我国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框架下推动解决中俄双边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规范双边贸易的秩序,完善物流体系。企业应深入了解俄罗斯市场的变化,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发现并及时把握机会,加强科技创新,走品牌化道路,更广泛地占领俄罗斯市场。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6,(7):132-146
公共医疗服务在中国能否消除不同收入群体健康不平等和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现象,成为矫正社会现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关键取决于谁从公共医疗服务中受益。本文在受益归宿分析框架下,基于CFPS 2008—2012年入户调查数据和保险价值法,对公共医疗服务受益归宿及其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新医改后,扩大的医疗保险覆盖面和更高的医疗服务保障能力,不仅提高了公共住院服务受益分配累进性,而且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正义性,使最穷收入分组成为新医改后公共住院服务的最主要受益群体。公共住院服务受益正义分配使中国家庭间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下降了5—7个百分点。然而,新医改后,中国公共住院服务受益再分配存在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严重偏向最穷收入分组的成本分担显著弱化了公共医疗服务收入再分配效应,使中国家庭间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上升2—3个百分点;二是尽管新医改后,中国公共住院服务受益分配一定程度上更加偏向最穷收入分组,但其产生的再分配效应不是发生在最穷与最富两个收入分组之间,而是发生于前80%收入分组之间,后者造成2010年和2012年中间60%收入分组从公共住院服务中受益不足总收益的30%。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化和转轨经济的发展,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结构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升级。但两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进行转变和调整。特别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出中俄两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在后危机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离不开投资和对外出口,俄罗斯资源依赖型的增长模式也依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从长远来看,中俄两国必须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与升级,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本文对这些及相关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这一特殊形势下,俄罗斯实行经济“向东看”政策,主动寻求与中国开展深度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使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等大项目合作取得了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重大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有助于中俄两国继续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动新形势下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