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产”,或者“中产阶级”,是一个让很;人眼睛发亮的词句。围绕这个词句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人的一生,若没有奋斗到中产阶级,那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一个社会.不能让更多的人进八中产阶级.那是一个必须大力改进的社会。”或许正因为这个名词上面附加了太多的东西,它显得有些面目模糊。我们期望通过厉以宁教授的平易解读,与“中产”来一次抛却浮华的接触。  相似文献   

2.
书名:《全球中产阶级报告》作者:周晓虹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8月价格:39元中国是一个正在步入“中产社会”的国度吗?恐怕很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有两件事不可否认:一是中国经济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社会分层,二是中产阶级正在成为中国社会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在西方,中产阶级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中产税多     
本组文章讨论的中产是指中产阶层,而不是中产阶级,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徐江 《经贸世界》2001,(4):22-25
在2001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一位外国经济界人士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入WTO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中国的中产阶级将会迅速扩大、成熟。他说:“中国提出要建设小康国家,小康的概念其实是等于‘中产’的。  相似文献   

5.
李涛 《市场研究》2006,(1):16-17
“中产阶级”(Middle Class),在我国又称“中产阶层”、“中间阶层”,或“中产者”、“中等收入者”等等,它已不是马克思主义就所有制关系意义上说的阶级了,而是指社会上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的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阶层。如今,关于中产阶级的流行定  相似文献   

6.
“严禁××”、“禁止××”、“违者罚款”是我们在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的告示牌上最常见的词语。这些冷冰冰的词句让人看后总不那么舒服。近日,标有这些词句的告示牌已从故宫的参观路线上悄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文明劝导牌。如在草地边可以看到“请诸君...  相似文献   

7.
杨云 《上海商业》2011,(12):61-62
时下的社会习惯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统称为“富二代”。随着“富二代”中有些纨绔者被媒体频频曝光,“富二代”这个词也基本蜕变成了纨绔子弟的代名词。这个负面的特定标签让很多人在羡慕和嫉妒,也让一些“富二代”为之憋屈,李振潭便是这些憋屈者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8.
有车有房,似乎成了中产的一个基本标准。但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让中产阶层承受了无尽的烦恼。作为中间阶层,中等收入群体本应是社会的稳定器。然而,畸高的房价透支了很多人半生财  相似文献   

9.
周博 《中国广告》2009,(2):90-91
你如何看待企业公益广告? 周博:公益广告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价值观具有推动作用。是主流价值观的一个沟通。我觉得用“广告”这个词其实不是很恰当,因为“广告”让人感觉是有商业性的,是为了一个商业利益有针对性去做的沟通。据我所知,大型企业不仅仅是在销售产品,也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我记得联合利华一位前任全球CEO讲过几句话,对我的影响挺深的,他说在他刚刚加入联合利华的时候,想的是这个公司能帮他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Angela 《理财周刊》2004,(11):50-51
向来是美国社会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家庭,不可思议地上演了破产潮,这个爆炸性的发现在新书《双收入陷阱:为什么中产阶级夫妇走向破产》中被详细分析。按照常理推断,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工作,家庭财务状况通常会更为安全。然而,由于这些家庭是按照两个人的收入力量来衡量可以负担的贷款.汽车费用.税款以及医疗保险,因此,一旦其中的一个人出现经济波动,整个家庭的财务问题就岌岌可危了。  相似文献   

11.
<正> 就我国而言,倘若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有些没有知识或缺乏知识者凭借政策漏洞或别的非正当途径还能一时得逞的话,那么,此后他们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牟取不正当财富并如愿以偿,这个社会就肯定称不上是真正名副其实的文明社会。文明社会必然是崇尚教育、崇尚科学、崇尚真知、崇尚学识、崇尚“知识就是力量”的: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去崇尚知识,让每一个人都去追求知识,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享受由知识变成财富所带来的快乐,这才是一个好的机制;只有学会用人类的一切知识和文明来装备自己的社会,才是真正的文明社会。这正如邓小平早在  相似文献   

12.
新产品     
《糖烟酒周刊》2005,(31):B022-B022
用“爱心”去管理 想想看,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到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赚钱、成才、锻炼……要想让公司这个“大家庭”变得十分和谐,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一个好的领导就是这个团队的“当家人”,也可能就是大家的心理理疗师。  相似文献   

13.
《商界》2010,(8):40-40
在中国,如果把中产阶级的下限界定为家庭月收入5000元.并将核心中产阶级界定为月收入20000元的家庭,那么中国中产阶级这个群体其实收入并不很高。而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中产阶级大概有1.25亿人,他们存在于中国的每个城市。  相似文献   

14.
时下的社会习惯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统称为“富二代”.随着“富二代”中有些纨绔者被媒体频频曝光,“富二代”这个词也基本蜕变成了纨绔子弟的代名词.这个负面的特定标签让很多人在羡慕和嫉妒,也让一些“富二代”为之憋屈,李振潭便是这些憋屈者中的一位.当他从那辆白色的凯迪拉克坐驾走下,向我们恭敬致意时,我发现,这是一个既阳光又洒脱的年轻人,长得高大、帅气,好像是某部都市剧里的明星.很意外,这位明星似的年轻人竟然就是我这次的采访的对象——黛安娜饮水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振潭先生.  相似文献   

15.
购物狂潮     
《商界》2006,(6):12-12
年轻,挥金如土,追赶时尚潮流。新一代“中国雅皮士”正处于这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商业狂潮的浪尖上。中国的“中产阶级”目前已经达到1亿人,到2010年,这个数字预计还会增加一倍。在今后10年,中国的消费额预计每年增长18%,而美国仅为2%。  相似文献   

16.
身处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我们自己在芸芸众生之中被发现?这个发现的主语可能是你的一位上司,可能是你的一位客户,也可能就是一个机会……你可能因为这样一个“被发现”而改变很多事情,从此引人注目、价值不菲;从此不可或缺、受人信任;从此平步青云、事业有成。  相似文献   

17.
陈季冰 《商界》2010,(7):25-25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满意,但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给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至少留有一份希望。  相似文献   

18.
是“变更”还是“转让”?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关系到权属人巨额资金的付出2006年的夏天是一个普通的夏天,但对江苏省宝应县耐安特种电缆公司老总来说,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夏天。在这个夏天,江苏省宝应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理事的一条建议让他节省了近20万元的费用。这个理事就是宝应  相似文献   

19.
《广告导报》2005,(2):7-7
曾经有专家预测2005年中国个人平均年收入将达到1000美金,这标志着国民的消费能力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市场的真正载体是消费者。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中国社会分层在加剧,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分化瓦解和演变,新的消费族群和消费观念在生成。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和迅速壮大。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收入标准去定义“中国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20.
“中产阶级”正在成为中国2l世纪的热门词,有经济学家指出,未来10至20年将是中国中产阶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人认为,中产阶级群体的壮大,是中国走出初级阶段步入富强的根本。当中产者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阶级,中国才真正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