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以及资本账户开放三大金融改革的不断加深,经济进入了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在增长速度、结构调整、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中,使得产能过剩严重,经济下行压力大。在这种形势下,针对各项问题的改革措施不断推出。以汇率市场化为前提的改革步伐也在风险可控下稳健向前。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以及美联储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出现持续下跌之势,人民币快速贬值也让境内资金外流压力大增。文章将对汇率市场化改革下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动因和现状进行描述和解析,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很多学者在肯定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意识到在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中积累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结构性就业矛盾、资本恶性循环带来的持续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问题的出现,中国未来经济是否能保持快速的增长受到高度关注,其中心问题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因是什么?一般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是包括在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其中,劳动力要素由从业人员提供,资本要素由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额组成。依据中国1981—2013年的经济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中国资本形成总额、从业人员人数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性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使用ECM模型对资本形成总额与从业人员人数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跨境资本流动与外汇市场的关联愈发紧密。本文梳理了资本流入和流出对外汇市场压力的传导机制,并构建NARDL模型刻画了跨境资本流动与外汇市场压力的短期和长期关系及非对称影响。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资本流入角度看,各类资本流入对外汇市场压力的短期影响存在异质性,而长期中各类资本流入的正向冲击带来了显著的升值压力;(2)从资本流出角度看,短期内OFDI和证券投资流出的正向冲击带来显著的贬值压力,而资本流出的长期影响不确定;(3)不同类型资本双向流动的正、负向冲击对外汇市场压力具有非对称效应;(4)汇率市场化改革减轻了资本流入正向冲击带来的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的外债规模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非居民的外汇资金流动规模也日益增大,且这部分资金可视作“准外债”或“隐性外债”,但并未完全纳入我们的监管视野。本文通过对上海市的调查讨论了非居民外汇资金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管理当局可以通过增加利润滞留境内成本的方式促使闲置外汇资金流出。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以来,首次接入经济全球化的网络,经历了2001年后跨境资本的汹涌流入,同时也经历了2014年开始的资本外逃,而我国在面对跨境资本时还是缺乏经验,需要挖掘资本波动的原因,同时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我国跨境资本双向流动产生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格局,表明我国"引进来"、"走出去"取得明显的成效。同时,也要警惕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对我国经济金融的负面效应。因此,如何应对境外资本大规模流入,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元加息预期增强、新兴市场经济下滑等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贬值,我国存在资本流出现象,市场波动较大。文章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和金融账户角度,梳理了2004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情况,着重分析了2016年资本流出的规模和主要渠道。通过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外债偿本付息、个人海外旅行是我国目前面临短期资本净流出的主要原因。长期来看,跨境资本流动将呈现有进有出,双向波动趋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开放在给新兴市场带来境外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剧了新兴市场境内资产价格和汇率的波动。基于非线性分析框架,本文探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资本账户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效应,并结合金融发展水平考察两者之间关系的渐进演变,比较资本账户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效应在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中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有促进效应,且该效应会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强,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资本账户开放会降低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内证券投资规模,只有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资本账户开放才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内证券投资规模;相较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的跨境资本流动与资本账户开放之间非线性关系的转换速度更快,即受金融发展水平变化的影响,资本账户开放对新兴市场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动态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1982-2008年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第三产业就业数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出口与第三产业就业正相关,但服务贸易进口与第三产业就业负相关,并且从长期来看,服务贸易进口对第三产业就业负拉动效应大于服务贸易出口正拉动效应。短期内,服务贸易出口显著地促进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服务贸易进口则与第三产业存在着并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伴随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加快,出入我国的国际资本自由度不断提高,并对我国国内利率波动及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国内外利率的相关性,实证检验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国内利率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来看国内外利率具有同向变化趋势,说明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一定影响;短期内二者不存在动态变化关系。在国际资本不完全自由流动、人民币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建议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以中国金融开放为背景,构建具有金融非线性放大机制的DSGE模型,定量研究在信息冲击和全球流动性机制转换冲击下,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三种资本管制税对于降低金融风险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作用。研究表明,在金融开放下,最优宏观审慎资本管制税对于消除货币外部性和增加社会福利具有最优效果,但从政策工具的可实施性来看,基于泰勒规则的资本管制税是更为实用的次优选择,而固定税率的资本管制税虽然易于实施,但高税率会对社会福利产生负作用。本文拓展了在外部冲击下,跨境资本流动所致货币外部性对于金融稳定性的理解,厘清了宏观审慎资本管制工具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中国金融开放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日益动荡的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下,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离不开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双支柱调控框架理论在资本流动领域存在进一步应用的空间。文章通过构建以商业银行跨境融资及向企业进行外币贷款为特征的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CE)模型,论证了中国在面对跨境融资风险冲击时以存款准备金利率为代表的宏观审慎政策及其动态调整规则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论证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重要性。主要结论为:其一,商业银行跨境外币融资会增加国内企业外币贷款甚至本币贷款的风险且会在一定程度造成上本国产出和物价的波动。其二,正常性、奖励性、约束性三类不同强度的存款准备金利率有利于商业银行和国内企业应对跨境融资风险冲击,但不利于宏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且存在向家庭部门外国债券投资传导不畅的弊端。其三,正常性、奖励性、约束性三类存款准备金利率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协调效应集中体现在提升经济的产出水平和降低物价方面,且对于调节国内企业的本币贷款成本具有积极意义。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说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关注跨境资本流动。因此,货币当局应充分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动态调整功能并加强与货币政策工具的多元组合协调效应,从而在规范商业银行经营的同时满足企业合理正常的本币与外币贷款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链视角下的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链视角下,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在阐述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协整关系检验、ARCH模型及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和模型对跨境电商发展与我国进出口贸易、贸易周期波动性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当前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针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二者之间的协调性来讨论其对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梳理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基础上,依据江苏省1988-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方程,对江苏省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均有促进经济增长作用,但效率有差异,基于此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有效应对和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维护外汇市场稳定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目前,美元已进入强周期,我国正面临着由强势美元引发的货币贬值、资本外流等风险,当前背景下研究美元周期性波动特征、区制划分及其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8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理论模型和MSVAR模型分析美元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非对称效应。研究表明,中美利差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当投资者不存在恐慌避险情绪时,利差的变化将不会引起大规模的跨国资本流动。美元指数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效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美元升值将引发跨境资本流出,且冲击效应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利差冲击。VIX指数和人民币汇率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较弱,但呈现非对称性特征。加息和缩表后美元升值对资本外流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加息和缩表前,表明第三轮强周期下美元升值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简要概述近年来跨境资本流动重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解析了后危机时代主导资本流向的核心要素,详细分析了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传导机制及可能引发的风险。本文认为,为促进跨境资本的有序流动,中国一方面应加强对跨境资本过度流动的监管,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机制,另一方面更应加快主动的政策调整,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步、主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跨境资本的极端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密切关系引发了极端流动的研究热潮。要研究跨境资本的极端流动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极端流动的特征、分类及测度方法。本文主要目的是梳理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研究过程中对跨境资本极端流动的部分分类方法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度总资本和净资本极端流动的方法,以此来更清晰地定义各种类型的极端流动。以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为例,对此方法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清晰区分出各国发生不同类型的跨境资本极端流动的时期,而且得出的极端流动时期与实际情况非常相符,表明该种测度方法是有效和切实可行的。这一研究结果为未来研究跨境资本极端流动的其他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日益密切,随之而来的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渐显著。文章基于2015年江苏省各地区跨境资本流动、经济发展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利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跨境资本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内大部分地区跨境资本流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即跨境资本的流动在部分地区之间具备趋同效应;不同地区跨境资本流动的空间效应更多地体现为误差项(不确定因素)对相邻地区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程度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对本地区跨境资本流动均产生正向影响,但显著性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