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如何有效引导资金流向政策支持的产业,是产业政策发挥效果、促进金融服务经济的关键。根据“产业政策引导基金投资,基金投资与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影响企业再融资”的思路,研究了产业政策对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产业政策影响下的基金投资能否促进企业再融资问题。研究发现:产业政策能引导基金投向政策支持的企业;基金持股与产业政策的交互作用引导资本市场资金流向政策支持的企业,促进企业再融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产业政策、资本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更好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环境治理的动机。研究表明,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的环境治理行为兼具价值创造动机与高管自利动机,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或高融资约束企业方面。进一步分析发现,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的环境治理投资整体有利于企业价值创造,但具有时滞性。具体而言,基于价值创造动机的环境治理投资可提升企业价值,而高管自利动机下的环境治理投资不利于企业价值创造。这一研究丰富了环保产业政策的分析视角以及企业环境治理投资的相关研究,为政府从高管动机层面优化环境治理政策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会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机会.基于竞争环境视角发现,当行业竞争程度更加激烈的时候,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机会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机会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1—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考察产业政策嵌入对企业家精神作用于企业绩效传导路径的影响,同时运用投资机会敏感性模型进一步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能够从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两方面显著提升企业绩效,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越高,企业博弈能力越强;在产业政策的调节作用下,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更加明显;产业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外部冲击性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非省会城市的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后绩效提升效果更佳,企业所在地的政府干预程度越弱,产业政策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逐年减弱。  相似文献   

5.
邓彦  潘星玫  刘思 《会计之友》2021,(6):102-108
文章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以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学历特征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高管激励机制、产权性质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学历层次越高,企业环保投资力度越大。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高管激励机制对高管学历特征与企业环保投资行为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同时,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管学历特征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深化和丰富了企业环保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也为企业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及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企业作为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学者们也将研究热点从政府环保投资转向企业环保投资.近年来,企业环保投资已经成为环境会计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文章系统梳理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及其结果的影响.现有文献表明,股权结构、产权性质、高管特征、董事会特征与党组织参与等公司内部治理因素和环境规制、资本市场、市场竞争、媒体与公众关注等公司外部治理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环保投资行为及其结果产生影响.文章所梳理的公司治理对企业环保投资影响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企业如何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的环保投资提供借鉴,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作为环境污染主要制造者的微观单元,企业进行环保投资是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而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企业环保投资是否毁损了企业的价值?以2008—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环保投资与企业价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CEO海外经历对企业环保投资与企业价值的非线性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高融资约束水平下,CEO海外经历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和对环保投资与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果拓展了环保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为选聘海外经历高管的现有人力资本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重点考察信贷支持与董事会断裂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环保投资,信贷支持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绿色金融发展能够产生信贷支持,使企业获得更多信贷融资,助推加大企业环保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会断裂带可强化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绿色金融发展对民营企业环保投资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相对于非重污染行业,重污染行业中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引导企业环保投资;不断优化和完善企业董事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陈平 《财会通讯》2021,(16):70-73
文章以2010—2018年中国非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产业政策、外部治理与房地产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支持能够发挥引导作用,即降低非房地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同时在外部治理弱时,即在更低的环境不确定性、更低的行业竞争时,产业政策作为政府的引导、支持手段,能够更好的降低非房地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  相似文献   

10.
公司投资效率受内部主体与外部经济政策环境的共同作用,在我国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产业政策和政府支持等外部环境在公司投资方面的影响日益显著。文章研究了产业政策、政府支持与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支持性产业政策会降低公司投资效率,政府支持力度越大则公司投资效率越低,这为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证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公司投资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绍君 《企业经济》2012,(1):136-140
低碳环保下,环保投资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存在差异。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研究我国东中西部环保投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CSHJ)是当前环保投资的关键,其在东中西部对经济增长影响度远大于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GYWR)及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XJXM);但是环保投资政策受到区域差异化影响而不同,在东部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CSHJ)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GYWR),其效果要好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在西部,要加强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XJXM),其效果要好于中部,中部好于东部。因此,政府应实施区域差异化投资战略。  相似文献   

12.
运用2016年“十三五”规划出台伴随的产业政策变更作为外生冲击事件,通过双重差分(DID)模型分析产业政策的优化调整是否有利于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实证分析得出:首先,产业政策的优化调整能够显著抑制调出行业中企业金融资产的配置行为,其中对于短期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其次,异质性分析得出,上述效应对于民营企业更为明显;最后,产业政策优化调整通过补贴套利的抑制效应和生命周期的延长效应两种机制可以降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例。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环境数据库和国泰安城市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赫克曼(Heckman)两阶段模型,本文研究了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企业的FDI决策和FDI数量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对污染行业企业的负向影响更大、更明显;无论是港澳台投资还是外商投资,环境规制都对其引资决策和引资数量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对外商投资的负向影响更大、更明显;环境规制对私营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生产率企业、小规模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的引资行为具有更大、更明显的负向影响;金融危机后,环境规制对FDI的负向影响增强;环境规制通过生产成本效应抑制了FDI的流入,并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促进了FDI的流入,并且生产成本效应明显大于创新激励效应。 关键词:环境规制FDI流入FDI决策FDI数量赫克曼两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14.
绿色信贷是桥接金融信用与环保的关键纽带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基于2012年银监会颁布《绿色信贷指引》的外生冲击,使用双重差分(DID)探讨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首先,基准回归表明绿色信贷抑制了绿色信贷限制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但政策影响的时滞性和企业的策略性应对使得政策颁布两年后抑制作用才不断增强。其次,融资约束和投资惩罚的中介机制表明,融资约束和投资支出在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存在遮掩效应,进一步抑制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最后,信息效应和环境规制倒逼效应的调节机制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影响存在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需要更多的研发(现代成本动因)投入促进创新,然而创新的高风险性导致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策支持,引导创新投入。通过统计性描述或实证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比会计政策更能引导企业创新投入(尤其是民营企业,而创新战略实施后国有企业创新投资增长速度更快),也促进企业完善相关会计数据;会计政策和数据的完善对考察税收政策的执行起了重要支持作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比所得税税率优惠更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且促使其更偏向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偏向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处于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偏向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盈利比负债更能促使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中最优环境结构的相关理论,结合新结构经济学政策实践中的相关方法(如TCI和ITCI指数等),研究在我国联合国际开发资本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对外投资中的环社规则的改革优化问题,给出了一个确定最优环社规则的方法.其核心内容是不同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最优环社规则存在差异,环社规则改革应与经济发展阶段及...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ors an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re are widely recognized ‘implementation gaps’ in the Chine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Previous studies have attributed such gaps to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including legislative shortcomings, poorly designed policy instruments, an unsupportive work environment for environmental regulators, and a pro-growth polit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paper seeks to extend the analysis by examining the role of inform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mediating influenc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measures. We argue that such relationships, which reflect a cultural predisposition to harmony and consensus-building among key 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how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re implemented, and how stringently regulations are enforced at the local level. Given the importance of decentralized implementation responsibilities in China, weaknesses in the system at the local level can constrain the achievement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objectives. A model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s presented, and case studies from the industrial city of Foshan in Guangdong Province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role played by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guanxi) among environmental regulators and industrial polluters. © 1998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ER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在经营发展中关于PPP模式的应用也较多。PPP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体企业的经营风险、经营压力,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项目风险。基于此,分析环保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实施PPP项目的风险应对,并规避项目发展风险,则成为当前环保企业发展中主要研究的问题。论文从环保企业PPP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5年国企分类改革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分类改革对竞争类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分类改革显著提升了竞争类国企的投资效率,且投资效率的改善主要表现为对过度投资的抑制.考虑行业竞争程度的差异后发现,分类改革对竞争类国企投资效率的提升仅存在于低竞争行业中,并且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在改革后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考虑地区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