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柳 《中关村》2005,(7):18-22
Mars,希腊传说中带领人们冲破黑暗的英雄……十年前,当“咨询”、“点子”公司几乎和骗子划等号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咨询这一行业中,十年风雨,王璞和北大纵横从沉寂中走来,引领着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他带领着自己的“铁军”用努力和付出换取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让一个新兴的行业冲破黑暗、走向辉煌。2005年6月,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位中国咨询业的领军人物,带领读者走近王璞和北大纵横的故事。北大情缘“就像一个中国人会为自己的祖国骄傲一样,我也会为自己身为北大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熟悉王璞的人都知道,在就读北京大学MBA…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31日,北大千方(CTFO)在纳斯达克市场正式上市交易,这是中国交通信息化企业首次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北大千方凭借自身突出的业绩,在一年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由OTGBB市场向纳斯达克主板市场的转变,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是北大千方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纳斯达  相似文献   

3.
周瑟瑟 《中关村》2014,(7):114-115
朱家雄是70后作家。与我同来自湖南,我们在中关村认识大概有七、八年了。朱家雄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他主编了一系列以北大为题材的文化畅销书《北大情诗》《北大文章》《北大情书》之类,那几年我也在北大,对他所关心的这些内容也熟悉。但真正引起我关注的是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4.
7月份北大人事制度改革的论战中,远在香港的甘阳先生足旗帜鲜明的反对派,但是反对的层面却颇为形而上。他对北大教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出了置疑,以“华人大学理念”为指导来审视北大改革,并预言这场改革将有可能使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沦为西方大学的“附庸藩属”。甘阳先生以其首创的“华人大学理念”来思考北大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改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13,(3):82-82
2013年伊始,北大科技园与北京大学工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成立北大科技园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全面整合双方资源,搭建科研技术开发、科技成果孵化、教育培训发展、产业项目投资四大平台.构成北大科技园“1+4”产学研用创新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北大教改方案的争论已沸沸扬扬持续了几个月,现在我们不妨冷静下来,细数一下北大这次教改的详尽历程,并回顾老北大的改革史,以期这种对比给我们的争论带来一些有分量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柳哲 《中关村》2011,(5):106-107
初春的一个周末,我重返久别的燕园。当我漫步在北大校园,不禁想起了北大资深教授、百岁人瑞侯仁之先生。  相似文献   

8.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北大未名湖畔“风景这边独好”——“2008年‘五四’首届‘国学文化节’开幕式”掀起了盖头。“五四”与“国学”同台,未免让人感到有些滑稽,但教授们认为这样更显“和谐”。一位知名教授提出“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说,出语惊人,博得“业儒”们阵阵的喝彩声!于是有人又倡议在“北大立孔子像”,殊不料,  相似文献   

9.
企业动态     
北大奥美品牌研究中心成立 3月9日,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奥美集团(中国)联合宣布北大奥美品牌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将是中国首家由学术机构和顶尖传播服务公司联手创立的品牌研究机构。中心将通过研  相似文献   

10.
2003年4月4日,北大科技园与韩国大成公司就成立中韩国际技术教育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字仪式。这标志着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北大科技园与韩国大成公司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2003年,北大科技园正在实现着自己不断追求卓越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温丽姿 《中关村》2004,(12):78-79
从四十万元到四十亿元笔者见到北大科技园总经理叶丽宁,一开口就问得不太客气:“北大科技园的楼,为什么起得这么慢?成府园区的地块都空了几年了,到今天还空着,要空到什么时候?”叶丽宁回答得非常爽快:“你先听我说一下我们的发展条件,你就会明白了。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但北大科技园从1992年发展至今,我们却可以说是在‘没有支点’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其中的艰辛,外人可能很难了解。但是,虽然没有支点,但我们仍旧做起了一番大事业。目前,总计向学校上交2亿元的现金,成为校办企业的支柱之一。”叶丽宁从1992年北大“推倒…  相似文献   

12.
北大风暴     
“北大无小事”。这次教改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的各种正面、反面意见如箭如镞,来势凶猛。北大一时间又成了报刊网络上的话语中心和关键词。5月份教改方案出台,恰逢 SARS 阴风狂吹,但实际阳数渐弱之时,网络上广为流传着这篇长达几万字的倡改之文,虽然看上去北大校园平静依旧,但无形的压  相似文献   

13.
鲁文  CFP 《中关村》2006,(8):82-83
高考招生从来不缺乏吸引人眼球的“话题”,今年更是如此。由于香港一些大学在内地招生,与内地高校“争夺”优质生源,导致“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说”盛行,加上网络的力量,今年众人更是将矛头直指北大、清华这样的国内名校。“风波”乍起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毅然选择香港科技大学的举动,曾让一些人惊呼“北大清华生源流失”。2006年,香港高校不仅从大陆的学校聘走优秀教师,还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考生和众人的眼球,加之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对北大的质疑,于是一场关于“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的讨论突然爆发。“从招生上说…  相似文献   

14.
俞敏洪 《中关村》2011,(8):97-97
我认为任何人想要做大事,必须要超越于现实,再回到现实中。北大教会我们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超越于现实,又指导现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北大的教改方案——(《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引入了美国大学普遍实行的聘任制度,这一制度将使得合格教师通过某种评审机制最终成为终身教授。这是北大改革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现代大学教师人事制度最关键的环节。让我们看一下在西方普遍实行的终身聘任制度(Tenure),作为思考这次改革的一个参照点。Tenure 这个词特指美国大学的终  相似文献   

16.
张梦  CFP 《中关村》2007,(7):90-93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各类国学班,如北大、清华等知名学府相继成立了国学研究院或者国学班。这类国学班几乎都热衷于为同一个目标群体服务一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相似文献   

17.
改革的方向与道路陈洪捷(北大教育学院教授):在欧美的高校中,副教授和教授的流动是常见的,他们通常会有在不同大学任职的经历,越是好的大学越是如此。这种流动显然对于个人和大学的学术发展是有好处的。而我们的大学教师,许多人一辈子就在一所大学中工作。其结果就是近亲繁殖,缺少学术上的交叉影响和活力。北大的这次改革,思路和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我们从中看到了校方领导提高北大学术水平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强烈地震,牵动着每个北大千方人的心!在国家经受危难的重要时刻,北大千方公司在其领导的带领下,北京总公司及山西、新疆、成都,呼和浩特等全国各地分公司员工,在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号召,  相似文献   

19.
既然人生不是百米冲刺,那就不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但也不能用马拉松的速度去跑。实在累了,就歇一歇,说不定你走出来的距离会远得多。北大一直是我的心灵家园。每到春秋两季的雨天,我一定会开车到北大,在未名湖边坐上一两个小时。学生年代我在未名湖畔孤独地转过几千圈,却没有邂逅过一个雨中佳人,所以当我看到北大学生成双成对从我身旁经过,就有一种欣慰感。还有,新东方的办公地点最后选择了中关村最核心的那栋楼,就  相似文献   

20.
许静 《中关村》2006,(11):80-82
教师究竟是“穷人”还是“富人”?不久前,在全国税务系统所做的高收入人群界定中,高校教师赫然位列其中;而几乎就在同时,北大副教授、《实话实说》前主持人阿忆却在博客中“哭穷”,称每月能从北大得到的工资太少,“如果不想办法增加收入自救,仅凭学校发的那点工资根本活不下去”……阿忆的这一举动迅速引起媒体和网络上的如潮口水。只是,阿忆如果觉得在北大当教授收入低,就该赶紧去赚钱,或者干脆辞职去找更赚钱的工作,为这点小事发什么牢骚?而阿忆发了牢骚,又干旁人什么事,怎么有那么多人跟着愤怒,乃至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高校教师阶层?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