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际石油和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不止,与此同时,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全球美元泛滥。尽管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减小,但发生国外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风险却依然存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7,(33):13-14
从中国进口的便宜商品促进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物价降低,然而,最近关于中国工资和物价上涨的一连串报道使人们担心中国在向世界上其他国家输出通货膨胀而非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3.
连续5年以两位数增幅保持经济调整增长的中国在进入2008年后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上个月开始袭击中国的大雪造成了2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此外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和输日毒饺子事件使得中国的“奥运之年”开局不利。尽管中国的经济在近10年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但是这次它还能化险为夷吗?  相似文献   

4.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当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的现象时,这种价格上涨就会通过该国与国际市场的传导途径传播到国内从而引起国内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去年以来,中国国内物价持续上涨固然有国内经济增长较快带动需求强劲以及供需结构不合理等内部因素推动,但国际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以及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导致广义货币流动过剩,则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得我国此次通货膨胀呈现明显的输入型通胀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周刊》2007,(40):14-14
海内外的中国经济观察人士目前都在担心,不稳定正以一种最危险的形态逼近中国——通货膨胀。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对政策部门抓关键问题的要求很高。当前经济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在我们看来,非通货膨胀莫属。事实上,通胀问题也是研究宏观经济的一个关键指标,以通胀的视角来看宏观经济,可说是找对了抓手。  相似文献   

7.
付琳  姚远 《中国经贸》2011,(20):15-15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普遍的物价上涨问题目益显现。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全国的通货膨胀,其成因主要是农产品供应不足、货币发行过多以及国际市场上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等。这种通货膨胀问题扩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引发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降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等,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的第二引擎:扩大对外输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14日】中国西南部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可能会使通货膨胀问题在近期出现恶化,但分析师们认为国内经济不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经济学家们表示,作为大米和生猪主产区的四川省遭遇地震灾害令人们忧心忡冲,原因是若该省周边的交通线路中断,那么很可能会导致食品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0.
【美国之音12月7日】中国政府决定明年收紧货币政策,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有专家指出,这是政府担心通货膨胀一旦失控,将对社会稳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食品价格继续高涨的推动下,8月份CPI涨幅达到6.5%,超过了5.9%的市场主流预期,也突破了7月份5.6%的10年新高点。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中国即将进入“通货膨胀时代”。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和温和的通胀水平,但这种情况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万有引力定律”同样适用于中国,不断扩张的中国经济终究会出现供给约束,届时将出现通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7,(44):33-34
德意志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报告指出,近期有多个迹象和技术面因素显示,未来数月总通货膨胀有望企稳,预计将于12月显著回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8日】过去10年问,来自中国、印度和东欧的廉价劳动力帮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现了没有通货膨胀阵痛的经济增长。而现在,这一价格抑制因素正在走向反面,而且全球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开始聚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围绕其成因的讨论也日渐升温。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了8.3%,令今年第一季度折合成年率后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2.9%。  相似文献   

15.
7月14日,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报告认为,虽然2012年的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涨幅已降至2.6%,但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未来几年仍然较高,并且在国际国内经济矛盾复杂的条件下,很有可能以某些短期的突发变化为契机,从结构性物价上涨迅速演变为总量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8,(6):10-11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4%。但是,鉴于世界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少、抑制通货膨胀、劳动力增值等因素,预计今年将呈放缓趋势。专家指出,中国在放宽价格控制之前应该重新审视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于明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今年“一个防止”的基础上增加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经济》2011,(5):10-11
要适应高通胀下的发展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指出:“目前,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面临来自国际的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美国以往的货币宽松政策和可能的第三次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压力;二是由自然灾害和经济复苏对基础商品的需求扩大引起的全球物价上涨给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三是亚洲周边国家包括印度和越南的通货膨胀给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张利娟 《中国经贸》2012,(13):24-25
2012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从1月份的同比上涨4.5%回落至5月份的同比上涨3%,CPI见顶回落.6月已经收官,多家研究机构及多位专家近日相继给出对6月份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测报告,普遍预期CPI将出现大幅回落,或只有2.2%左右.而对于下半年CPI的走势,不同研究机构及专家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似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处于高位运行。更为重要的是,宏观调控往往一紧缩资金就紧张,最严重的是导致小企业生存困难,就业问题凸显,居民收入增长受到影响,消费更加不足,投资与消费更加失衡;而宏观调控一宽松则经济就过热,投资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又再次发生和攀高。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形成恶性循环和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