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随着家电大卖场的高速扩张,在厂商利润日益趋薄的情况下,家电制造商在重新酝酿渠道政策。从创业初期的自建渠道,到依靠家电大卖场,再到重新自建渠道,家电厂商在十几年间经历了一次渠道轮回。渠道回归的背后,是家电企业试图摆脱连锁商家的控制和盘剥,也是塑品牌、寻找生存新空间的尝试。厂商谋求渠道自立,在国美、苏宁、永乐等家电连锁巨头加速“跑马圈地”时,TCL,  相似文献   

2.
刘立新 《新财经》2007,(11):92-93
家电连锁大卖场凭借其终端强大的影响力和消化力,对制造企业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大。不忍盘剥,家电制造企业纷纷自建渠道予以对抗。自建渠道是出路还是绝路,家电制造企业能否突围?现在定论,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3.
面对因激烈价格战而利润日益降低的家电市场,引入数码电子产品构建3C业务平台已经成为影响家电连锁未来生存的重要砝码之一。近两年,家电连锁企业先是“疯狂圈地”,继而上演“并购大戏”,同时,其3C化的脚步也从未放松过。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家电产业流通渠道的演变比较研究,发现具有相同的路径和特征。在回顾家电流通的发展历程后指出,中国家电行业的制造商和渠道商,应该摈弃厂商对立情绪和观点,化解矛盾和冲突,调整利益分享模式,实现合理分工与协作,共同打造内部和谐外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民族家电整体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杨子卿 《改革与战略》2008,24(5):123-125
文章通过对我国家电专营连锁状况的分析总结,认为在我国,家电专营连锁已成为家电零售的主体;总结概括了家电连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商品服务、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的主要特征;从规模、信息、成本、专业化、价格、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分析、总结出我国家电专营连锁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6.
上海家电连锁大鄂永乐家电在经过两年筹划之后于6月18日正式登陆北京.开设了在北京的第一家店。永乐家电董事长陈晓说:“如果不拿下北京与广东的市场,永乐就谈不上是全国性的连锁。“陈晓的这番话让我们看出永乐进入北京的决心,但永乐究竟是“永乐”京城还是永乐自身,是包括像国美、苏宁这样大的家电连锁企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开始,随着家电大卖场的高速扩张,厂商利润日益趋薄,家电制造商在重新酝酿渠道改策。从创业初期的日建渠道,到依靠家电大卖场,再到重新自建渠道,家电厂商在十几年经历了一次渠道轮回。渠道同归的背后,是家电企业试图摆脱连锁商家控制和盘剥的努力,也是塑造品牌、寻找生存新空间的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多方达电器是一家专注于三四。级市场渠道销售的家电连锁企业,由慈溪大型家电生产企业飞龙家电集团成立的。在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体温表占一线市场的今天,多方达电器却独辟蹊径,将目标锁定在农村市场。为何要做农村市场?如何深入农村市场?如何创新商业模式获取成功?为此,记者采访了飞龙家电集团董事长、多方达模式创始人王焕江,听听他的转型战略,探究企业的发展智慧。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电业已全面进入微利时代,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日益关注供应链管理.文章针对我国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并指出优化供应链管理是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韩曰田 《开放潮》2005,(1):30-31
一些全国家电连锁卖场从2003年在福州开业至今,并没有像一些人士预言那样成为榕城家电市场的翘楚,相反地,一些有实力的本土家电企业,却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全国性家电卖场的弱点进行一番审视——就榕城这些家电巨鳄来说,其身上存在着6大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1.
家电连锁行业的零供矛盾一直比较紧张。供应商对零售商往往是咬牙切齿地用两个字来形容——压榨。不可否认,在零供矛盾中,零售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那么,零售商是如何看待家电行业供零之争?作为强势一方,家电零售企业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靠单店利润、染指上游产业、人才储备还是靠绝对控股?国美电器上市公司执行董事杜鹃女士(国美董事长黄光裕的夫人)的观点不仅代表了国美,而且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代表主流家电连锁企业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经过了近半年的猜测,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的第一例外资并购案终于浮出水面:5月12日。全球最大家电连锁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透露。已经与中国第四大家电零售商五星电器达成协议,百思买斥资1.8亿美元控股五星电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家电渠道谁主沉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电业向来是好戏连台。从以前厂家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到如今渠道愈演愈烈的圈地战,家电业从未放过众人的眼球。2001年7月成立的中永通泰,在10月的顺德家电博览会上首次公开集体亮相就一举拿下28亿采购合同,而10月刚挺进广州的国美、“十一”在上海第三次扩容的苏宁也毫不逊色,挣足了厂家和消费者的注意力。在渠道为王的今天,到底谁能登上家电零售业老大的宝座?模式一:综合性家电连锁综合性家电连锁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渠道。以国美为例,这种模式的产品通路是:厂家国美配送中心国美连锁店消费者在这种通路中,…  相似文献   

14.
郭重韬 《环球财经》2011,(4):100-101
没有什么能够比时下中国家电连锁竞争的新变化更能表明。发展火爆的电子商务已经开始倒逼传统零售业转型,而向来竞争惨烈的家电连锁市场,也从此升级为“双线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家电连锁企业中,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五星电器以迅雷之势攻城掠池,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关注。作为五星电器总裁的汪建国。如何在战火纷飞的家电连锁领域拼杀出自己的天地?很多人认为是智慧、精练和汗水。而他自己则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相似文献   

16.
韩日田 《开放潮》2004,(6):30-32
时下,国内许多城市的商家,特别是一些二、三级城市的本土商家,正面临着一场来自国内,甚至是国际诸多商业连锁巨头跑马圈地的威胁,许多本土商家是闻之色变,未战先屈于人。其实,并不是本土企业就难敌外来大鳄,并不是只有外来的和尚才会念经。福州永辉超市在榕城一枝独秀说明了这一点,福建三联家电在与国美、永乐、灿坤等全国性家电连锁巨无霸的争夺生存权中不断成长壮大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第四名生存     
2005年,家电连锁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前三名的幸福生存是个诱惑,第四名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呢?  相似文献   

18.
李琳 《东方经济》2004,(4):36-37
随着家电大卖场在制造到流通这一面向消费的整个供应链中价值的不断增强,制造厂家与其之间的利益交织也愈发密不可分。但由于利益分割的难以平衡,厂商之间表现在对产品定价权上的博弈也已经持续多年,最近发生的国美全国清理格力就是一个新的例子。不管这是不是新一轮厂商博弈的开始,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大流通商在未来数年会越来越占据主导权,只有在家电生产商完成了新一轮整合,品牌更加集中后,双方才会重新走向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制造商要面临痛苦的渠道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直就不大安稳的家电连锁业在今年4、5月份更是风生水起。波澜不断。先是在4月27日,在中国家电连锁版图分列第三和第五位的永乐、大中在香港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永乐将用一年的时间全面接管大中;不久之后.5月初,一直在传言的世界最大家电连锁商百思买(BEST BUY)以10亿人民币的代价并购了位列中国家电连锁版图第四位的五星电器的51%的股权。  相似文献   

20.
连锁业态是现代经济的平衡器,它可以调整制造与需求的矛盾,把由供应不准确的过剩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保证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但中国家电业的情况恰恰相反,刚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扩展门店数量的连锁企业却给家电制造业带来了产业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