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理论走向实践和泛珠合作的逐步深化,广西开始成为我国新兴的经济热点地区之一。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是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北海作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应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实现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2.
深圳在“泛珠”区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及香港、澳门)合作中如何抓住机遇,适时制定产业对策,便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李成实 《科技和产业》2020,20(2):121-125
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湘南湘西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践的研究表明,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依然存在区域联动发展不足、重复建设、生态环境压力大等问题。要建设好示范区,需进一步在突出产业承接重点、优化产业承接布局,提升产业承接能力、推进产业创新升级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开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加快承接市外产业转移,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强县,是开县破解产业空虚难题、实现“加快”、“率先”发展的必由之路。2000以来,开县紧紧抓住国内新一轮产业调整和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产业内移的大好机遇,立足本地资源、区域、政策等比较优势,构筑大开放格局,正确定位,主动承接,以大招商促进大开放,积极引进市外产业转移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12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上升成为了国家战略。示范区的设立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加快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皖江城市带城市产业基础和要素禀赋差异较大,产业承接能力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6.
承接产业转移对百色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接产业转移对百色经济具有积极影响。百色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区域经济研究机构不健全、工业园区建设滞后、缺乏统一规划、工业用地储备有限等问题。百色承接产业转移要做到:选准重点区域、做好规划布局;依托产业优势、各种“平台”、广州市对口帮扶百色的有利条件和园区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抓好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创建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罗政 《广西经济》2007,(11):34-35
2003年以来,贺州市按照“五业并举、工业优先、夯实基础、做大总量”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内抓优化环境和优质服务两大基础,外促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合作两大重点,以高等级服务平台、低门槛招商政策,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全面推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2003~2006年全市共引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1079个,占全市引进项目的44.7%;投资总额243.48亿元,占全市总额的56.5%;到位资金70.13亿元,占全市引进项目到位资金的37.1%。  相似文献   

8.
程必定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24-27
产业转移具有区域相关性,同时也存在着“区域粘性”,而后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针对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思路,一是提升产业水平,调整振兴“存量产业”,大力发展“增量产业”;二要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城市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群建设,从产业和空间两个方面培育产业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综合优势原则的产业转移和承接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起因、形式和发展,传统理论所给出的经典阐释存在着诸多缺陷。文章在陆善勇等人提出的“综合优势原则论”的基础上,对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我国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战略选择:从产业技术层次上来说,坚持长期以中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从空间布局来说,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局部跨越式发展;从产业链角度统筹规划,积极实行多元化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湖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产业基础较弱、协作配套能力差等不足,因此,湖南应立足本地资源与区位优势,通过优化承接环境、找准承接点、突出重点园区、加强政策研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湖南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呈现三大主要特征。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和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  相似文献   

12.
看点提示 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呈现三大主要特征。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和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湖南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产业基础较弱、协作配套能力差等不足,因此,湖南应立足本地资源与区位优势.通过优化承接环境、找准承接点、突出重点园区、加强政策研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湖南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突破地方经济发展瓶颈和中央政府持续推动两方面分析各省跨区域产业合作的动因。认为跨区域产业合作有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和共建产业园区三种方式。结合牵引力模型和产业梯度模型,构建产业引力模型,用于跨区域产业转移中领域选择的分析,发现转出地情况差异很大,转入承接地呈现明显的临近特征,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5.
梧州的发展定位是打造连接“泛珠”和“泛北”的区域性枢纽城市,建设区域性加工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在多区域合作中率先崛起。而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对口承接东部(主要是广东佛山等地)以铜、铝等有色金属回收利用为主的再生资源加工产业的转移,在梧州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基地,不仅可以为梧州培育新的经济和财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先进  容宁 《改革与战略》2008,24(4):112-114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由此引发的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行区域间差别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努力降低转移的成本,加强产业链培育和配套环境建设,抓住不同时机的产业类型,实现产业有效承接和合作。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政府治理方式对“皖江示范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江示范区”作为国家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无疑是党和国家“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皖江示范区”要真正成为我国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有必要探索与借鉴“长三角”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政府治理的经验。文章在描述“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巨大成就的同时,注重分析“长三角”政府治理的具体方式及其对“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社科院院长朱有志,承接珠三角和粤港澳的产业转移,通常首先表现为资本的转移,只有产业资本相对集中地转移到湖南具有一定优势的区域和产业之中,才能有效促进相关产业高速规模化地发展,并再次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而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恰好具备能够实现这种外源性资本与本地产业紧密、迅猛聚合的载体作用.近年来,长、株、潭三市借助其经济聚集的平台,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与珠三角等经济圈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将会有效地带领湖南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9.
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影响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对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河南(这六个省简称为“中部六省”)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测算作为产业接收地的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要测算的能力包括在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便捷、技术创新、劳动力成本等五个要素上表现出的单项能力及其综合能力。从产业集聚指数视角,分析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五个省市简称为“沪苏浙闽粤五省市)当前产业发展格局,得出这五个省市那些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分布范围。通过建构产业吸引力指数,分别计算中部六省和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之间的产业吸引力。从工业细分行业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中部六省在对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当中,确定产业接收范围,以及接收的产业将如何分布。着重以湖南省为典型案例,分析该省在承接产业转移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测算该省在承接来自于沪苏浙闽粤五省市的产业转移当中,能够承接的产业领域和产业分布范围,并从招商环境、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产业承接政策等方面,对该省承接产业转移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治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桂林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同区建设步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决定和确定“聚焦西部、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的重大战略后,永福作为佳林市重点发展的西部三县三区之一,积极抢占先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以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