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商务部透露,2005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达到7750亿美元,增长25%左右,其中,出口将超过4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把我国高新区建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也离不开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只有占领了国际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所发展。抓出口就是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本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出口反映了竟争力的水平,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只有在出口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一、高新区发展显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可以为出口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建设和发展高新区是火炬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目前,国家级高新区已发展到53个,在全国已形成…  相似文献   

3.
黄忻 《中国经贸》2006,(5):36-37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对日农产品出口约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左右。中国是日本农产品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国,进口额仅次于美国,2004年,中国农产品占日本进口总额的13.9%。2005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793亿美元,占比29%,其中,食品70.6亿美元,全国从事对日农产品出口的企业有6200多家,直接就业约140万人,对日出口的主要地区是山东、浙江、辽宁、福建、广东、北京和江苏等省市,主要出口产品为水海产品(占35%)、园艺产品(占28%)、畜禽产品(占15%),对日农产品出口中69%是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  相似文献   

4.
段朋朋 《中国经贸》2009,(24):12-13
近20年来,中国水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青岛市作为中国第一水产品出口大市,水产品出口发展快于全国。本文介绍了青岛市水产品出口现状,分析了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支撑条件,得出进一步促进水产品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静波 《理论观察》2000,(6):113-114
随着我国出口形势的好转,出口量的增加,出口逾期末收汇、逾期未核销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堵塞漏洞,规避风险,以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杜云香 《天津经济》2007,(4):18-19,37
一、天津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差由逆差变为顺差.并且顺差额不断扩大 入世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21.49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54.34L美元,增长了6.2倍,位居全国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前列。2000年天津市高新技术产品还是6.5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2001年开始出现贸易顺差,而且顺差额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0.4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5.12亿美元,顺差额的扩大,表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7.
2005年,我国首次成为汽车差车净出口国,其中商用车出口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我国商用车出口占世界总量比重依然很低,出口市场相当分散。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新兴市场国家仍将是我国商用车出口的主要市场,而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市场机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商用车出口位居前列的厂商,绝大部分都是以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的本土企业。因此,促进商用车出口,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出口一直是拉动浙江经济前行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出口产品中,浙江实现了从以轻纺产品为主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跨越性转变,机电产品出口规模迅速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已成为全省对外贸易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呈现三大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区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自营出口额、出口增幅一直居全市先进行列,今年可突破5000万美元,增幅保持在20%以上。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亮点频闪,今年1—10月份,我区机电产品完成出口创汇2904万美元,在全市位列第四。为掌握全区机电产品出口动态,进一步扩大出口总量,发挥机电产品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近期,我们对全区机电产品出口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剖析机电出口企业目前的现状以及今后的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内在需求。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层面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指标,检验了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进口机器人应用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对被解释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及医药行业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口机器人应用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效应、进口中间品节约效应以及国内中间品扩张效应提高了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因此,优先发展应用于生产环节的机器人产业,加强机器人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完善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君 《改革与战略》2013,(12):82-85
文章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出口结构,然后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我国浙江省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日韩之间存在较紧密的贸易关系,尤其是浙江省与日韩两国之间存在较大的贸易潜力。美中不足的是浙江省贸易结构相对较为不舍理,在与日韩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12.
出口退税是我国鼓励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这一政策自实行以来,对于扩大出口,增强我国出口货物的国际竞争力,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受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采取各种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有些地区的骗税问题甚至相当严重,严重侵害了国家经济利益,影响了外贸发展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3.
在日前举行的“科技兴贸与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论坛”上,中国信保副总经理许复兴表示,出口信用保险在支持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一是支持企业抓住贸易机会,提高竞争力,不断扩大出口规模;二是企  相似文献   

14.
段柯 《特区经济》2005,(10):323-325
①产业结构重新布局,中国纺织业迎来新一轮革命。配额的取消引起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结构的重大调整,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纺织服装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于今年取消配额以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变化,我国、原受限类别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从2002年的78亿美元增到15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将进一步增至320亿美元。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估计可达1000~1200亿美元,约占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0%,这将使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占全球的份额比2002年提高6%~7%,新增600国从中国进口的服装和纺织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2.4%。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欧盟进口的9类服装和纺织品比去年同期出现了51%到534%不等的增长。如此市场空间的扩大,无疑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绝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可转让信用证下第二受益人的风险与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光锐 《特区经济》2005,(9):255-256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外贸体制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对外贸易领域。由于部分新成立的外贸公司缺乏资金和专业技术,不能有效地组织生产,暂时只能充当中间商的角色;而许多新从事出口业务的生产型企业则因缺乏客户资源和外销渠道,也需要中间商的协助来获取国际定单。在这种情况下,中介贸易在出口业务中所占的比重便逐渐扩大,可转让信用证的使用频率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清理了许多不符合WTO框架下的传统的鼓励发展外经贸企业的优惠政策,以便与世贸组织规则接轨。同时建立和完善了世贸组织成员国通行的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则,以满足我国外经贸事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进出口企业应学习领会好国家各项鼓励外经贸发展的政策,这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发达国家,90年代逐渐被各大跨国公司提升至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高度,这些公司纷纷成立专门负责社会责任建设的部门和机构,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浪潮在跨国公司继而在全球展开。作为加工贸易出口大国,我国的出口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源起及其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的 对策。  相似文献   

18.
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格林斯潘称之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此冲击下,全球经济一片风声鹤唳,中国出口增长速度迅速滑落,2008年11月份出现了新世纪首次负增长。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危机,从中寻求新的机遇,化危为机,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田媛 《辽宁经济》2006,(8):34-35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导货物报关出口销售后,将其国内所缴纳的税款退还给货物出口企业或给予免税的一种制度。具体地说,出口退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前实际承担的税收负担,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予以退还;  相似文献   

20.
胡培培  舒红 《中国经贸》2009,(20):14-15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也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刺激出口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并已初见成效。其中,出口信用保险一这一国际通行的促进出口的金融工具,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在实践中逐步引起了相关企业的重视与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介绍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知识及其功能,以使广大出口企业能对出口信用保险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多地使用这一企业出口的推进器和守护神,增强出口竞争力、扩大出口贸易规模,从而为提高我国外贸出口乃至总的经济增长水平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