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喆 《乡镇论坛》2008,(29):27-28
小时候,从电影银幕上知道了苏联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电影中的苏联农民总是热火朝天地工作,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广袤的土地上联合作业的场景尤为气势磅礴。苏联解体后,大多数集体农庄也都解体了。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俄罗斯农村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不断消失的村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前一阵,笔者前往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州进行采访,请俄罗斯友人陪同考察了当地农村的现状。在与当地官员和民众的交流中,“不断消失的村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据当地官员介绍,现在村庄被居民废弃的问题已成为俄罗斯农村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苏北模式:农民自建集体农庄淮安市王嘴中心村,有雕塑、广场、农贸市场,甚至有自己的双语学校。农庄里统一供应自来水,接通有线电视。住进农庄的农户,照样养鸡养猪,不过猪被集中圈养到一处。在这里,各家不再自建茅房,而是集中到村公厕方便。想拥有自家茅房的人都要到村头的“茅房区”自建私家厕所,方便沼气利用。而仍以种地为生的村民,每天到离中心村一两里的田地里劳作。“集体农庄是从1999年开始搞的,当时只有24户人家愿意搬进集体农庄。”王嘴村党支部书记王伟章说,“建设集体农庄都是农民自己出的钱,政府起初没有扶持过,后来才引起了上级…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部乡下的一个农庄里住着一位老农,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只有小儿子与他相依为命。一天,一个温州人来到了他的农庄。“我想带你的小儿子到城里去发展,你同意吗?”温州人对老农说。“那怎么成?现在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在我身边。”老人直摇头。“如果我  相似文献   

4.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走出国门,到广袤的俄罗斯土地上寻求发展。俄罗斯《事实与论据》周刊记者专门走访了一位成功的中国菜农,他已经是个拥有15公顷农庄的种菜大户了。国内地少出国谋生在距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100多公里的曼斯基区捷尔捷日镇,记者见到了这个被当地人称为“金”的中国农民。1991年,他到俄罗斯探望哥哥,从此便留了下来,一待就是16年。在谈到为什么远离祖国到人生地疏的异国发展时,金感慨地说:国内人多地少,而俄罗斯的情况完全不同。他找到了卡马尔恰格集体农庄总经理,租了4公顷土地种起了白菜,成为一名私…  相似文献   

5.
寂静     
今天的村庄不说到它的寂静说不过去打工时代的村庄村庄多了一种流行的家具那就是行囊行囊都到异乡到城里谋生去村里能不寂静吗许多孩子跟着行囊外出村庄小学里没有了童年的朗读村庄能不寂静吗青蛙王子进城在城市酒桌上变成可以吃的哑巴村里的蛇也进城在酒桌上成了被吃的龙蝉小姐进城到城里的夜总会当歌手谋生村庄里再也听不到她们的歌声该进城的都已进城只有村庄的大地没有鞋子穿就没有进城剩下来的村庄用减法减完的村庄只剩下寂静在村庄里像风一样到处生长寂静@张绍民  相似文献   

6.
嘉宾胡弘秦川机床集团董事长陈锦亚美国铝业公司亚太区总裁阮积祥杰克控股集团总裁王志乐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主持人姜波经济日报社科技部主任随着近期卢布出现的大规模贬值,人们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当年制造业如此发达的苏联,如今怎么就落得如此下场?既然50年代苏联有那么完备的工业体系,怎么到了现在俄罗斯的工业结构就只剩下石油与军工?当下,虽然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经济重要引擎,但是今天轮到中国担心制造  相似文献   

7.
最近,不知怎么时常会想起童年,想起童年的村庄及村庄里的缕缕炊烟。我知道哪个路口停着牛车,哪片洼地的草一直没有人割。黄昏时夕阳移过村子,我知道夕阳在哪堵墙上照的时间最长。我的童年啊,不知有多少个下午,在村外的田野  相似文献   

8.
吃饭也是有讲究的,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什么时候吃,这都有说头。吃对了,身体舒服,百病不生;吃不对,各种毛病都会找上门来。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让我们一劳永逸地学会搭配、烹调食物呢?有,那就是给食物分阴阳,利用食物的阴阳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这其实就是真正的健康饮食之道。  相似文献   

9.
笑口常开     
《乡镇论坛》2010,(34):47-47
<正>追小鸡农民带来了一箱子小鸡给外甥,孩子开箱取鸡,结果箱子破了,小鸡都跑了出来。第二天他给舅舅写信说:"我一路追进邻居家的院子,可只追回了11只。"舅舅回信说:"你没吃亏,我只送了你6只小鸡。"求宿有一个俄罗斯人旅游时迷了路,晚上走到中国边界一个小村庄里,外面漫天大雪,他冻得受不住了,便去敲农家的门请求住宿。  相似文献   

10.
笔者同几位农民兄弟闲谈,聊起“今年种什么,养什么”的话题。憨厚的农民各抒己见,有位农民只说了一句:“什么值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我接着反问他:“什么值钱?什么赚钱?”他却始终笑而不语……为何笑而不语?他不好回答,也难以回答得好。如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问题就莫过于产业结构调整,其目的是让农民兄弟的腰包尽快鼓起来。但是调什么?怎么调?则是农民的一大困惑。就拿那位农民兄弟所说的“什么值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也许不少的农民都会这样说,道理谁都明白,可实际操作起来并非那么简单。什么赚钱?什么好卖…  相似文献   

11.
燕子和麻雀是友好的邻居 ,燕子和麻雀都是捕捉庄家害虫的能手。因此 ,他们都获得了世界级“善举之家”的光荣称号。得此荣誉 ,是喜鹊第一个提议获得世界确认的。这年秋天 ,燕子与麻雀同心协力把地里庄家上的害虫捕捉完毕 ,燕子趁农家秋收冬藏之际 ,携儿带女离开了村庄。村庄上下都行了注目礼 :“燕子虽小 ,有此小善之举 ,值得钦佩 !”麻雀听了 ,心想 :“善举应当有善报 ,庄家地我捕捉过虫子 ,庄家应当有所表示 ,再说 ,就糟蹋一星半点粮食 ,不过小恶 ,谁能计较 ?”想着想着 ,麻雀编了顺口唱道 :“七月新凉 ,五谷登场 ,农夫未吃 ,我应先尝。”…  相似文献   

12.
“办“年     
我的故乡在皖西大别山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我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天天盼着过年,特别是到了腊月,每天早晨刚起床就问娘,还有几天过年呀?这时,娘就笑着顺口说:“快了,快了,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变了,俄罗斯的农民今日如何组织自己的生产,他们的家谁来当 ?  我在俄罗斯的农村跑了不少地方,可很少和地方权力机构的人打交道。尽管在俄罗斯实行地方自治制度,特别是在 5000人以下的市、镇、村居民点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镇长、村长组织、管理本地的生产和生活,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所走访的村子很少使人想起有地方政权的存在:莫斯科杜马里的争吵和这些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丝毫不感兴趣,什么竞选,什么公民投票,什么人当总统总理他们都说不上话。村子里来了我这样的外国人,也从来没有前脚进来,村干部就后脚…  相似文献   

14.
●50年代,每600人养活1个国家干部,而今天,每40人就要养活1个。●朱基总理曾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强烈指出:费大于税,民怨沸腾如今在农村,再也没有比减轻农民负担更沉重的话题了,摊在田地和人头上的这税那费已经压得农民直不起腰来。曾几何时,还仅有少数几个中央执法部门,按规定收取很少的税费,忽然之间,涉及收费的部门竟达60多个,他们都一窝蜂般涌向口袋里还没有多少“子”的农民。强行平摊农税规定何在四川省剑阁县的杨华林来信向我们反映,平摊农税在农村已是习以为常了。他们县有个乡按人头分摊农业特产税、印花税就达20…  相似文献   

15.
专注     
翟云峰 《乡镇论坛》2008,(36):M0002-M0002
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很有名的算命先生,人人都说他算命很准。但是偏偏有一个人不相信,于是就把算命先生请到了家里,想试试到底灵不灵。主人请算命先生吃完饭以后,拿出了一把名贵的茶壶,问道:“请给我算算,这茶壶什么时候会碎掉。”  相似文献   

16.
高培勇   《青海财会》2002,(4):56-57
以法制为基础。即,财政收入的方式和数量或财政支出的去向和规模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能想收什么就收什么,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或,想怎么花便怎么花。无论哪一种形式、哪一种性质的收入,都必须先立法,后征收;无论哪一类项目,哪一类性质的支出,都必须依据既有的制度来安排。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究竟可以就几种身份? 坐在咖啡店里,Jennifer扶扶眼镜,轻轻地微笑:“我也不知道我究竟算是做什么的。” 刚刚从欧洲回来的Jennifer神采奕奕却十分安静地喝着手边的黑咖啡:“我们父母那一代,每个人好像都有一个固定的身份:工人、农民、科学家,哈,很没意思。一个人,一辈子,怎么能只做一件事呢?”  相似文献   

18.
吴海明 《成功之路》2011,(11):40-41
周末傍晚,我和爱人从小镇上买了点小菜、营养品回家看爸妈。一家人聚在一个小院子里,其乐融融。老妈边吃边讲了个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家的故事。那是个夏天,我们家穷得捉襟见肘,几乎连吃一点食盐都感到为难。早上姐弟几个为着一点盐卤汤而争执,正好被后院的一位邻居看到了。这位也是出于好心,就对我妈说先借给我家2角钱,什么时候有钱什么...  相似文献   

19.
最近,国家决定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小麦、玉米、大米、大豆四种粮食在1993年平均每市斤收购价3角6分基础上,加4分2厘“三挂钩”的价外加价,同时每市斤再提价1角2分。提价后的粮食收购价每市斤达到5角2分2厘左右。比去年每市斤增加1角6分2厘。如按国家收购1000亿斤粮食计算,农民可增收162亿元。但粮食提价究竟能使农民获得多少好处?能否因此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是评价粮食提价政策效果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家和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国企业家》2003,(8):22-22
审计(部门)就是国家财产和纳税人的看门狗。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语录 我是彻底忘本的农民。种粮食吃的叫农民,不种粮食了,搞工业了、商业了,这不是农民了。我不怕忘本。我保留的是农民的本色,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