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秋冬,应邀到一些乡镇去给干部讲课。我说,现在的乡镇干部要积极帮助农民向农外转移,要使更多的农民不再是农民。散会后一些乡镇干部对我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新鲜,过去我们从来没这样想过。相反,总是教育农民要安心农业生产,甚至还抑制过向往城市的思想。他们为什么会是这种思想状态,想来也不奇怪。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强调“农业劳动最光荣”、“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要年轻人立志在农村干一辈子”,表扬栓保,批评银环(豫剧《朝阳沟》里的两个青年)。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已有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经商,但在一些乡镇干部的心目中,仍然不把…  相似文献   

2.
假借某某领导干部、某某秘书或者某某督察大员之名招摇撞骗,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伎俩。但要说假冒农民,却着实鲜见。因为农民这个群体,没有名气,也没有利益,假冒他们一般来说没多大好处。然而,在黑龙江省委的一次学习会上,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副省长栗战书点名批评的一些地方对领导迎来送往、安排检查的做法,却叫我们大跌眼镜。栗战书讲,2004年他到某地农村了解中央1号文件的落实情况,没想到刚到村委会,发现市、县、乡级领导满满站了一院。而安排座谈的“农民”大部分竟是乡镇干部。上级来人,竟然安排乡镇干部假冒“农民”座谈,这种创举真是匪夷…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说乡镇干部难当,但乡镇的工作终归要有人去干。那么乡镇干部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做好当前的农村工作?笔者认为,乡镇干部要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于学会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一、注意选择场合在农村与农民、村民代表沟通,需要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场所。不同的场所,给人的感觉不一样。比如,有些人谈事情,考虑到有威严,往往选择派出所。群众对此很反感,因为在农民群众心目中,派出所是关坏人的地方,我没有犯罪不应该去,你叫我去,就意味着我已经犯罪了。这样一下子就拉大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距离。相反,如果选择一个与谈话对…  相似文献   

4.
收入有丰有歉,生猪价有涨有落为什么农民负担年年有增无减又到一年缴粮时。近日,记者不断接到读者反映:粮食生产有丰有歉,生猪价格有涨有落,可为什么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却一个劲儿地往上翻跟头?有的读者还问,国家明文取消许多乱收费,但为什么农民的负担仍年年有增无减呢?  为了解开读者心中的疑问,7月18日,记者来到河南许昌县五女店镇扶桥村,采访了农民纯收入问题,结果发现其中的许多“奥妙”。农民心里的一本“糊涂账”  扶桥村的群众认为,虽然“明白卡”每年都送到农户手中,上面的“三提五统”也写得一清二楚,那些都是农…  相似文献   

5.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广大干部都正在或即将面临转行转业的分流问题。面对分流,我们乡镇干部怎么办?乡镇干部为什么要分流?怎么分流?假如分流到我们自己头上,我们能镇静自如地对待吗?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好多。我们乡镇干部对此最有发言权。本刊“乡村采录”专门开辟栏目供广大乡镇干部讨论。来稿请尽可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实际,长话长说.短话短说,不拘一格。收到来稿后,我们将很快摘要刊登。来稿请在信封上写上“乡村采录·我看分流”的字样。为方便讨论,我们还开设讨论热线电话010.6…  相似文献   

6.
《上海企业家》2007,(6):52-53
今年5月份以来,全国各地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而在养猪农户中却出现了“肉价上涨、农民观望”的现象,许多农民认为价格上涨并没有使自己赚到什么钱,同时担心肉价大涨过后会迎来大跌。为保护养猪农户的利益,有关专家建议,政府应当科学引导农民走生态养殖和规模养殖的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谁愿当农民     
白纸黑字敌不过铁的事实:“农民负担从来就没见少,谈何反弹?50公斤稻子不到50元,一亩地要上缴380元,加上种子、农药、化肥钱,就算起早贪黑不算钱吧,你算算账,这地好种不好种?”如今我还听说,收“三提五统”,也有了专业的“执法队”……说到“依法而治”,我想到一个朋友曾经有过疑问:“为什么没有农伤事故?”“为什么农民没有退休金?”法律是只有工伤事故,只有工人和国家公务员才会有退休一说的。至于农民,既没有“农伤事故”,因务农而伤便属于自己倒霉了,也没有“退休”一说,自然也不能有退休金,就是见义勇为负伤了,是否能够在民政…  相似文献   

8.
没到乡镇之前,“乡镇干部”对我而言就是“素质低、作风差”的代名词。因为我时常可以在各大报刊上看到有关乡镇干部的负面报道,尤其是去年一些知名节目,陆续曝光了全国各地发生的一些农村恶性“征缴事件”后,我对乡镇干部更是充满了厌恶,认为农民上访都是因为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粗暴,损害了  相似文献   

9.
在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为什么一些地方总会出现以保护农民利益始,却以损害农民利益终的现象,导致群众怨声载道,政府形象受损?为什么一些以增进农民福祉为目的的城镇化发展项目,却把农民这个主体始终排除在外,农民反而成为局外人?今年4月1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就以《上楼的代价》为题,曝光了山东省单县徐寨镇牛羊楼村在所谓的"新农村建设"中,违背农民意愿,逼迫农民买楼上楼,造成农  相似文献   

10.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为了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一些地方采取了一个通行的做法,即安排乡镇干部到村任职,一般是担任书记。有的人“一厢情愿”,认为这实在是“两全其美”:一方面安置分流了富余人员,另一方面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有的地方甚至把这当作经验予以推广。但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大规模地安排行政干部到村任职的做法并不可取。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乡镇干部分流的压力,缓解了一些矛盾,但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来说,非但不是“雪中送炭”,实际上倒是“雪上加霜”。许多乡镇干部“下嫁”到村后,拉不开面子,迈不开步子,打不开局面,给农…  相似文献   

11.
读了2006年10月上半月刊刘遂亮、宋鹏飞写的《新农村建设不能坐吃“财政饭”》一文,深有感触。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农民理所当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可是许多地方农民大都存在坐吃“财政饭”的现象,认为新农村建设应当是国家投资建设,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现在,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是农民不应坐等吃“财政饭”,因为国家毕竟还不很富有,财力有限,全国这么多农村,哪能全靠政府投资建设新农村?广大农民特别是村干部及党员应清醒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政府。享受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也是农民,所…  相似文献   

12.
乡镇干部是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音和执行者.也是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如何充分体察民情、了解民心、反映民意。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农民群众之中?作为一名新上任的乡镇干部,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土一洋”。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为啥要砍掉桑树今年我我们这里不少农户把自已辛苦培育起来的桑树大片大的砍掉了。这是为什么呢?。据笔者对20多个村社130个村农户调查。走访了解到:(1)1989年以来,当地基层党委、政府认为栽桑养蚕是条致旱地作物玉拿出大部分土地建成桑园,导致旱地作...  相似文献   

14.
保护和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是做好“脚下”工作,强化基层政权建设,进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一环。如何稳定乡镇干部队伍,调动广大乡镇干部的积极性,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保护和调动乡镇干部积极性,必须采取倾斜政策。在加强党的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可从县级政权职能和县情的实际出发,逐步地稳妥地制定一些小“政策”,这是稳定和振奋乡镇干部队伍军心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最近,陵县滋镇党委在本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三个层次中间。进行了“百人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社教思想上存有: “三喜”:一喜农村思想教育又有人抓了。调查中农民反映,过去只知“交粮,交钱,上河、上环”,农村思想教育活动“搁浅”;现在,农村社会主义思  相似文献   

16.
“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这是我国农民用一种朴素的语言,对近年来国家实施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带来的变化或即将实现的愿望的一个形象概括。8月18日,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加上一句话:“养老不犯愁”。“养老不犯愁”是基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政府的承诺变成了实际行动。全国1O%的县(市、旗)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确定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进行筹资,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完全区别于老农保仅靠农民自我储蓄积累,“自己交钱养老”的模式,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得到明确。根据规划,国家将用十年的时间来推进这项工作,最终实现全体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一样获得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笔者到农村搞社会调查,无意中提出报刊是否已泛滥成灾问题,却引起农民兄弟一阵批评。批评的焦点,一曰:“自上而下都说报刊多,为什么我们农民见不到?”二曰:“村组年年公布订报刊费成千上万,为什么多数农民一张不见?”三曰:“为什么一些村组干部报刊可以当废品卖,而农民想看报纸比登天还难?”四曰:“为什么干部有报有刊不去看,而农民想看却看不到”等等,集中反映了报刊发行问题上的梗阻现象。尽管这种情况出现在少部分地方,可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坏。报刊是传播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政策最具影响力的武器,也是传播科学种田、信息技术的吹鼓…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各地农村都普遍反映干群关系不够融洽,少数地方且有日趋紧张之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以政策之本——稳民心江南乡党委、政府认为,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搞好干部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和各项政策,因此,我们从强化广大干部的政策观念着手,教育大家真正明白落实党的政策来不得半点空泛和飘浮,少练“唱功”,常练“实功”。前些年,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件大难事,纯女户  相似文献   

19.
常听农民说,不少乡镇干部连自身都管不住,还如何管好老百姓,带领百姓奔小康?   时下有些乡镇干部是“自身三不管干部”。一是管不了自己的嘴。他们下乡,不用嘴来宣讲政策、法规,跟百姓谈心,而是海吃海喝,因此也就出了“吃穷富裕村”的怪事儿。二是管不了自己的手。有些乡镇干部下乡连为百姓“指手画脚”都懒得动了,而为自己的利益,却手勤得很,手拿钓杆钓鱼塘里的鱼 (钓不到让农民帮着网 ),到专业户的果园里拿成袋的果实等等。可谓手动获利,不亦乐乎。三是管不住自己的脚。一些乡镇干部“多才多艺”,跳起舞来,风度超“群”…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农村干群关系日趋紧张,不少地方干群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对立情绪,农村干部因为催粮、收提留、抓计划生育和处理民事纠纷而遭打挨骂的现象时有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说,现在可以说是农民不满意,干部有怨气。解决这一问题拟采取如下对策:一、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在当前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形势下,很多地方政策依然在沿用产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不善于运用行政手段,又缺乏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今天要农民种粮,明天要农民挖田养鱼,后天又要农民填塘栽麻……干出了不少“牛不喝水强按头”的蠢事,直接影响了干群关系。因此规范地方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