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寄语     
为农民谋福利,农民才会拥护你,社会才能安定,政权才能巩固,因此,全党都要自始至终地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而努力》。现如今,农民既要承担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风险。不少农户已感到“种啥啥多,养啥啥剩”,无奈发出《谁能告诉我,究竟种什么》的感叹。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对身处双重险境的农民,给以引导、支持和保护,这也表明在《转轨中更应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农民谋福利,农民才会拥护你,社会才会安定,政权才能巩固,因此,全党都要始终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我国国民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中,农户既要承担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风险,而农业生产在不少地方是"种啥啥多,养啥啥剩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农民人均增收幅度一直徘徊在4%左右,与国家“九五”期间计划每年农民增收6%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这充分说明在农民的增收问题上,目前还没有找到持续稳定的新的增长点。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近几年受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制约农民增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卖难”,使许多农民陷入了不知种啥好的困境之中。近日读报,一个“创意型农业”的概念闯入了笔者视线,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4.
要在“引导”上下功夫施克辉“不找乡长找市场”的说法在一些地方比较流行,部分干部也认为“农民进市场,干部不管帐”,从而放松了对农业的领导,也有部分干部感到对农民应该予以扶持和引导,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脱不开计划经济的一些做法,如看到别的地方种茉莉花、白...  相似文献   

5.
农副产品呼唤代理商多年以来,农民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只顾生产而不谙流通,加之部分农民接受市场信息能力差,农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了困惑,种啥啥卖不出去。如何消除困惑,使农副产品流通畅通无阻?一条可行的捷径就是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代理商,通过代理...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把农民推向市场”的提法频频见诸报端。在“推”的具体措施上,有人概括为“市场缺啥就种啥,什么赚钱种什么”;有的地方则采取了取消粮、棉、烟等作物种植计划的政策,让农民自己“跟着市场走”;还有的地方把在路边圈地建设农贸市场作为把农民推向市场的基本手段,等等。笔者认为,片面强调“推”的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成武县大田集镇孙庄村农民孙云连到市场上卖粮食,卖得3000多元人民币。谁知回家后才发现,面额50及10元的钞票共300元全是假的。另有一邻村青年农民进商店买商品支付了一张面额100元的人民币,找回的40元人民币,全是假钞。类似的事件几乎比比皆是,受蒙骗者悔恨不已,甚至悲痛欲绝。笔者认为:在反假币宣传上,要充分搞好街头服务,用电视、广播、传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人民币的特征及假币的常规识别方法,提高人民群众的反假意识和识伪能力。另外要切实杜绝假币的生存市场,发现假币要一律没收,并追查来源,减少群众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8.
这样的选择行吗?宋斌仁去年啥好还种啥种什么或不种什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是对的,可是有些农民按过时的市场行情安排种植就不一定正确了。有的农民看去年什么赚钱就还种什么,甚至扩大种植面积,这往往是要受损失的。这是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着的,一去年市场看好的,...  相似文献   

9.
媒体经常报道农民“卖难”现象。蔬菜、荔枝、西瓜、柑橘、菜油等都曾出现过“卖难”。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还曾出现过粮食卖不出去和被贱卖的现象。农业丰收,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民只得默默地承受“卖难”的损失,增产不增收,是农民一直比较担忧的事情。“卖难”,往往折射出瞎指挥的影子。表面上看,“卖难”和农民增产不增收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实际上并非如此。从信息发布到宣传引导,政府有形的手就强烈地干预和影响着农业生产,尤其是那种大规模、大面积的农业项目,政府的作用更加明显。政府领导人一般都将农产品播种面积、示范样板以及产量等…  相似文献   

10.
读罢《乡镇论坛》(2006年10月上半月刊)“三农点滴·事件”栏《农民遭遇卖枣难,满车大枣撒入河》的报道后,心情极为沉重。农民辛辛苦苦栽种枣树,“金丝大枣”在农民眼里又是多么的珍贵,还“指望着靠这些大枣给上学的孩子交学费哩”。然而,偌大的洛阳市却没有一个能让枣农扎脚的地方。“市场不让进,路上有人撵”。为卖掉那100公斤大枣,这位农民到处打游击,东躲西藏。无奈这位农民在忍受了一天多的饥饿、躲避和被驱后,一怒之下,竟带着卖枣所得的4.5元收入,“含泪”将满满一架子车金丝大枣一捧一捧撒向河中。辛苦一年的汗水就这样狠心地扔掉了…  相似文献   

11.
乡镇党委一班人,特别是“一把手”的素质如何,对一个乡镇的发展影响极大。那么,在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新形势下,一个合格的乡镇党委书记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应该练成啥“功夫”呢?一、树新观念提起乡镇干部,人们就会想到“催粮要款、刮宫流产”,似乎这就是乡镇工作的全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收粮收款、计划生育只是乡镇最基本的工作任务之一。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乡镇党委、政府最重要的职能,应当是如何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帮助农民找到一条致富门路,如何引导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如何带…  相似文献   

12.
农民是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势在必行。而要把农民引入市场,农村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市场,那么,农村市场如何培育和建立呢? 一是工商部门首先要解放思想,转换脑筋,正确处理“放”与“管”的关系。在工商登记的审批和经营范围、方式等的核定上应当采取一系列放宽政策,让经商农民自主选择经营范围,自主选择经营方式,自主选择组织形式;其次,要建立起有地方特色的市  相似文献   

13.
“你不赚,我赔钱。”江苏盐都县大纵湖镇政府日前向农民承诺,政府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凡引导失误的,一律实行经济赔偿。针对眼下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几怕”,即怕政府宏观引导有误,怕新技术难以掌握、风险大,怕各种服务不到位、增产不增收,怕种出的新产品无销路等,大纵湖镇党委、镇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实行政府指导、服务失误赔偿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将农民带入市场。为避免调整中出现“一哄而上”的盲目现象,这个镇通过各种方式,调查、搜集了100多条种养信息传递给农户;组织村干部、专业大户和农户代表到兴化…  相似文献   

14.
生意难做还是观念难变?随着我国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种类已占到95%。不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抱怨:“生意难做”、“产品不好卖”;有的企业前几年盲目扩建或新建的生产线未投产或才投产就面临市场“饱和”,使当初的“美好期望”顿成泡影,而背负的债务却越背越沉重,渡日艰难。如今东西多了,竞相降价,而产品还是原来的,也已难以唤起顾客的购买欲。由于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而消费市场容量是一定的,即使是好产品,多了也“难卖”。其实,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任何进入市场的经营者都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市…  相似文献   

15.
经营“倒算法”就是变“从产到销”为“以销定产”。邯郸钢铁厂因为工业生产采用“倒算法”,而走出困境,迅猛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赚到票子,解决“卖难”伤农问题,就必须采取“倒算法”。   “倒算法”有四步。一是要求政府、农业服务部门和农民个人要注意搜集整理市场信息,号准市场脉搏。二要根据市场信息确定本镇、本村、本人的发展项目,发展面积。三是根据市场定位,预测市场价格,找好销售渠道,确定上市时间。四是根据预测价格确定投入和产出。   “倒算法”可以在一个生产周期开始之前,使经营者心中有本明白账,…  相似文献   

16.
在广西农业科技市场的一家种子销售点,几个农民指着外包装印有某个教授头像的稻谷种子说:我们就要这个了。原来,他们的购种指南很直观,就是那个“人”头像。在另外一家种子店,购谷种的农村妇女面对要求写下自己名字的购种单,一脸的茫然:“干嘛还要写名字?”对于这些情况,广西区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的文斌副总经理说,目前农民在农资消费方面还比较盲目,我们要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消费。  相似文献   

17.
《东方企业家》2006,(1):12-16
“反倾销”之痛;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贱卖”银行业;潜规则下的“零收购”;互联网地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一位年收入超3万元的蔬菜专业户对我说:“我从事蔬菜生产,一是坚持‘赤脚下田’,不辞辛劳地生产出适销对路产品;二是及时‘洗脚上路’,设法打开市场,卖个好价钱。”这一致富经验对搞好商品农业不无启示。“赤脚下田”与“洗脚上路”,看似一产一销,实则是农民与市场的相关度问题。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应该“脚踏两只船”,一脚踏在生产这只船上,一脚踏在开辟农产品市场这只船上,做到以销定产。唯有两“船”并驾齐驱,农业才能大步流星地走向市场。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一只  相似文献   

19.
信息广场     
朱基强调抓管理要有精品意识  本刊讯 国务院总理朱基近日赴辽宁考察时说,要精心搞好企业内部管理,管理出精品,管理出效益。要在质量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这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功。企业一定要面向市场,牢牢树立市场意识,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通过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针对把国有小企业改革片面归结为一个“卖”字,朱基说,搞“一卖了之”是完全违背十五大精神和中央方针的。其实一些地方实际做法并不是“卖”,而是半卖半送、名卖实送,还冲掉了银行的大笔债权,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这种做法必须坚决…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即墨市为如何搞好中央提出的“科技下乡”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从赶集向农民发放明白纸、巡回搞图片展览,到集中一段时间下乡讲课,他们都试过,但始终效果不大,未能引起农民的欢迎。今年元旦后,他们受饮食市场“自助餐”的启发,向全市农民推出了“科技自助餐”这一新招,根据农民实际生产需要,让广大群众“愿意吃什么,就来什么。”首先,他们先让基层乡镇广泛搜集上报题目,根据梳理出来的项目,组织有关专家分门别类备课备讲,针对农民不同的口味选“餐”用“餐”。然后,专家们根据农民选定的“自助餐”,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