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热,房屋价格不断攀升。国务院及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收到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收效甚微,调控政策没有在根本上遏制住房价的上涨。我国房价居高不下是由于市场和体制多方面的原因,应当运用经济法来规范政府的行为,从而对房价进行宏观调控。我国的房价调控经济法律机制如今并不完善,应当完善相关制度来控制房价的不断增长。笔者从税收、金融以及土地财政方面提出一些抑制房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政府主导型、政府市场协作型、市场主导型土地储备开发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住宅为例,运用SPSS软件对不同开发模式下土地价格与房价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主导型(杭州)模式下地价与房价相关性最低;政府市场协作型(武汉)模式下地价与房价相关性较高;市场主导型(上海)模式下地价与房价相关性相对最高。  相似文献   

3.
房价一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焦点问题。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银行、房地产商和消费者由于各自利益和立场的不同,对房价高低与否各有说法。目前,国内常常使用“房价收入比”作为衡量某一地区住房价格综合水平的指标,并且围绕着以“房价收入比”的高低来评判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展开了争论。那么,“房价收入比”是否可以作为这样一个标准呢?如果不能或者不够合理,我们又该如何来衡量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的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施土地储备的目标之一就是有利于政府对土地市场的集中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土地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增加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文章在分析土地储备实施效果以及土地供给、地价和房价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土地储备、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使土地市场供给信息公开化,使企业和公众形成合理预期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房价不断上涨的问题,从全球房价上涨趋势、房价上涨的内在原因以及外在原因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指出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正确引导房地产发展,避免房价上涨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价格大涨,已经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调节房地产市场,但收效甚微。本文从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来挖掘其客观的经济规律,从而更好地寻求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房价不断上涨的问题,从全球房价上涨趋势、房价上涨的内在原因以及外在原因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指出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正确引导房地产发展,避免房价上涨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政府只考虑政策面的事情,救市也好,打市也好,都不应该。当前房地产市场声音很混杂。老百姓在抱怨房价太高,政府在调控房价,出台廉租房、限价房政策,房地产企业在谈"拐点"、谈资金链断裂。本刊记者为此特地采访了北京凤凰城集团董事长周明德先生,请他从从业者的角度谈谈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  相似文献   

9.
伴随房价的暴涨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逐渐显现,房地产市场成为政府重拳调控的主要对象。2010年以来,各类调控政策密集出台: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11条措施;4月17日国务院下发了被称为"国十条"的房地产"新政",  相似文献   

10.
理由1:政府将出台政策抑制房价的上涨。因国家相关政策还不十分明朗,所以不易盲目购房。理由2:房价下跌,现在买房吃亏。现在许多开发商故意抬高房价。显而易见其中的泡沫成分,将使消费者支出额外的购房成本。开发商抬高房价的原因是目前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良好,处于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银行信贷同房产价格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年1月-2019年6月全国房产价格月度数据建立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和房产价格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房价波动对信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而信贷波动对房价波动影响相对有限。文章认为房价波动通过短期信贷、抵押物价值和银行资本金三种渠道来影响信贷供给。因此,政府在调整信贷政策时需要考虑房价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房价、利率与宏观经济互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房价与宏观经济的互动,为协调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结果:(1)中国房价与宏观经济在长期存在稳定关系,在短期存在失衡;(2)房价和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房价和利率之间因果关系不显著;(3)历史的房价和GDP是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4)历史的GDP和房价是影响GDP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1)必须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纠正经济系统的失衡;(2)房价和GDP存在互动,应协调房价与宏观经济的良性互动;(3)利率政策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抑制房价还应采取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谈土地交易方式与价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开发商拿到土地的价格未必就比原来协议出让的价格高,因为协议出让,虽然成交的价格很低,但是中间的寻租成本很高,而最先拿到地的很可能不是开发商,而是具有强势政府背景的人,他们要吃掉一大块,这在协议出让的价格中,是不会体现出来的。商品房价格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不可比的,过去说的平均房价和现在的平均房价买的不是一个东西,房子质量提高在房屋价格增长中大概占了40%左右。打个比方,过去说平均房价可能是QQ车的平均价,今天说的平均房价可能是桑塔纳或是奔驰、宝马的平均价。如果改变现有的招投标方式,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进行招投标,土地价格的提升速度可能就没有那么快,而最后的综合效果也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房价逐步飙升",买房难、住房难"成了广大民众心头的一块负担,然而更成了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虽然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以应对高房价,但房价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回落。本文利用房价收入比为工具,从中国房地产现状、中美房价收入比对比入手,剖析中国高房价成因、发展趋势以及房产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住房问题是国家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房价的高低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供求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政府房产税试点的实施,采用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指数两个指标,对我国目前居民房价承受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房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年初全今,房价问题越来越为敏感,政府已把稳定房价的问题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有关房屋价的问题,说到底是三个判断:(1)房价高;(2)房价现位运行的主要驱动力;(3)采取什么样的调控措施及其效率。围绕后两非判断,交锋激烈。三个都涉及土地问题,遗憾的是,鲜有基于系统土地理论支撑的房价驱动力研究,因而相对失调控政策的支持明显不足。房价应当是一个多方博?的结果,房地产商、(消费性、投资性)购房者,政府都是参与者。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者是房地产商,如果由此入手分析房价问题,或许会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西安市房地产发展迅速,尤其是在2018年2月份被确立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后房价又面临新一轮上涨态势。为了改变房价上涨态势政府给出一些措施,伴随着这些措施的施行,整体来说房价在向好的方向转变。本文主要在分析西安房地产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西安房地产现在存在问题给出一些解决方法,最后通过应用回归预测的方法对西安市商品房销售价格趋势进行分析并预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Granger检验的地价与房价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目的: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与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在短期,武汉市房价与地价互为因果,其中地价是房价的Granger原因的程度更大;在长期,房价与地价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在利用土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宜多采用内生的政策工具;继续强化对土地投机的抑制政策,可相应减少政府用来“熨平市场”所需的土地储备量,以缓解土地储备资金不足之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其房地产市场走势一向倍受关注。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冷调整”,房价增势趋缓,成交量下降。而进入今年3月,又趋回暖,成交量大增。如何看待这种变化?本文对上海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要理性看待房价及其可持续性,并提出面对投机性带来的风险,政府宏观调控要继续加强。应该指出的是,本文是基于3月份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分析,而“国六条”与九部门“十五条”出台后,上海楼市又有了较大变化,但本文的分析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供应管制通过住房供给弹性渠道对房价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研究结果:(1)土地供应管制影响房价波动的渠道是:土地供应管制的宽松和收紧通过供地规模、用地成本以及市场预期影响住房供给弹性,再经由供求关系和投机效应的传导影响房价波动。(2)土地供应管制可以解释45%的城市间住房供给弹性差异;地方政府不同松紧程度的策略性供地行为导致住房供给弹性与城市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中央偏向中西部的土地配额管制政策导致东部城市住房供给弹性低于中西部城市。(3)住房供给弹性决定了房价周期波动,并具有非对称性效应:在市场景气繁荣阶段,供给弹性越小,房价涨幅就越大;在市场不景气阶段,房价跌幅与供给弹性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不确定性。研究结论:土地和住房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改革供地制度和调整供地政策,使土地供应与住房需求在时空维度上相匹配,将有利于熨平房价波动,降低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