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续发扬成熟稳重风格
读过很多杂志,大多雷同,印象不深。今观《中关村》备感亲切,与众不同。慢慢翻阅,有以往看杂志没有的稳重感。 相似文献
2.
应突出杂志的“刊魂”,值得一读的杂志——《中关村》,希望杂志能办得更好!《中关村》——师生们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3.
不断创新幸阅贵刊,倍感高雅新颖,进取创新,字句精工,图文并茂,堪称靓丽。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在新中关村新生,是新北京的新窗口,乃至新中华的新窗口,贵刊说的极是“领先的美国人美国文化,尚在寻求创新,思取进步,何况我们更需要创新”。望贵刊高举创新大旗,不断前进。北京青云仪器厂祖继昆 相似文献
4.
为中小民营企业说话
“国进民退”的大幕已然拉开,民企的春天何时到来?《中关村》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上一向具有前瞻性。此次主办的“民营经济”论坛更是及时、深刻地反映了民营经济当下遇到的巨大问题,并对解决办法进行了探究。这种为中小民营企业说话的精神值得尊敬,这种行为值得赞扬。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杂志获评“首都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企业创业史很感人;提一点希望;感谢怀念故人;“休闲经济”提法新颖;针贬时事“自由谭”; 相似文献
6.
多写一点有激情的创业者 看到贵刊后,感到这是一本时代性、思想性及艺术性很强的杂志,视觉的冲击力很大,使人们真正看到了一本能反映代表中国高科技领域的中关村面貌的杂志,这本杂志的前途是无量的。现在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内容过于宏观 第一次翻阅《中关村》杂志,整体给人的感觉比较正统、大气,排版非常规整,颇具党刊的风范,是一本立足于高端,视野开阔,内容丰富,观点见解深刻的杂志。栏目比较全面,内容专业,有思想、有深度,尤其文章标题很抓读者眼球。稍有不足,就是内容上过大,过于宏观。以后会一直关注《中关村》。 相似文献
8.
我看《中关村》《中关村》,顾名思义,是一部用来记载中关村科技园区这个“王国”的“国书”,既是“国书”,大气和深刻这两个无论是从空间还是从时间角度来考量的标准,就可当作它的标签。因而,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中关村》都应该是敢于大取大舍的,是具有创新和引领性的,这是它 相似文献
9.
打破科技报道传统界限“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日新月异”已经成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广告名牌,树起“新科技”的大旗。《中关村》要领导的无疑是科技创新的队伍,着眼点在“新”,也就有了一个无止境的开创环境。但是翻开一本本精美的杂志,我们看到了工厂,看到了中关村,看到了科技人物,看到了创业史,就是没有看到真正属于新科技的东西。名叫《中关村》的杂志,已经被冠上一个标志,这个专有名词“中关村”把杂志就定义在中关村周边辐射的范围内,读者更加留意与之相关的报道,久而久之也就把《中关村》杂志想成了中关村这个地方的专有,就如北京… 相似文献
10.
稳中求新树品牌主动策划引潮流翻看了几本《中关村》杂志,感触颇丰。在当今这个浮躁遍地的社会看到这样一份有浓厚文化底蕴,见解独到的杂志不容易,更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最前沿的资讯报道,再多一点中关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层出不穷,各个领域的新老领军人物轮番登场,值得我们媒体去关注、去报道。贵刊在进行报道的时候人物专访等长篇稿件占了大部分篇幅,这符合杂志侧重深度报道的特点。但是我觉得还应该辅以一些篇幅短小、时效性较强的中关村最前沿的新闻资讯报道,这样长短结合,会使杂志内容更加充实,时效性、可读性更强,何乐而不为呢?华北电网肖潇建议多发中关村精英自己写的文章《中关村》杂志每期都会发表记者采写的稿件,对中关村创业英… 相似文献
12.
网站要齐头并进第一次见到贵刊还是在读大学时,周末逛村里的电脑城,进门的地方有展示架。那时只是略微对《中关村》杂志有了印象。毕业之后,进入了中关村一家企业,在公司的图书馆又见到了贵刊。很兴奋又很好奇地仔细看了这本一百多页的杂志,觉得读得很过瘾。杂志里的信息很适合我的胃口。漂亮的封面很抓人的眼球,封面人物更是中关村的杰出代表;精辟的刊首语不仅介绍了杂志的主要文章,还给人启迪;主体的几大板块文章质量都很高。不仅让读者看到领先的科技,而且还能领略博大的文化,给人全方位的提升。我觉得贵刊对年轻人了解世界,传承文化能起… 相似文献
13.
定位要有特色因为地域的原因,曾经以为中关村离我是很遥远的,但一本《中关村》杂志,却迅速拉近了我与中关村的距离。《中关村》杂志最吸引我的是“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的定位,IT、汽车、教育、新农村建设、宏观经济分析等社会热点均是杂志关注的焦 相似文献
14.
成为中关村的风向标中关村,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人才济济《。中关村》,一本书传奇人物的自传体。如何在一个财智时代更好的突出《中关村》,结合《中关村》杂志现行风格及对市场的预测,应更加突出“村里人”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或创业的艰难与成功的喜悦,如百度的李彦和中星微电子的邓中翰(2005年CCTV经济人物),可能影响力度不小。贵刊已走在了前列,如何更好的坚持是一个较难的过程。经济与科技是相对衬的,而金融环境又是科技发展的助力器,更应该利用金融与科技结合,形如“火箭+推进剂”一日万里,应加些金融作为杠杆对产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的…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18号,是《中关村》杂志两岁的生日。两年来,《中关村》杂志因其独特的定位、权威的分析、丰富的信息量赢得了大量读者的喜爱,井形成了特定的读者群。热心的读者们伴随着《中关村》的成长,给予了它无限关爱。每个月我们都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有的毫不吝啬地给予《中关村》无限的赞美,有的真诚地为《中关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关村》在关爱中一路走来,并汲取着读者的力量不断成长……感谢你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关村》,同时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读者关注《中关村》,与我们进行交流。在这里,我们将部分读者的来信刊登出来,谨对关注着《中关村》的读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6.
又到了3月,“硅谷玫瑰”伴随着《中关村》杂志成长,于今已是第11度绽放。在采访一个“硅谷玫瑰”人选的时候,我发现了她身上青春的印记。 相似文献
17.
“往事并非如烟”。“忆往昔”,亦并非“峥嵘岁月稠”。《中关村·往事今说》栏目的开设,旨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经历过“反右”、“文革”等政治劫难的知识分子,提供一个抒愤懑的忆旧讲台,同时给后人“买一张旧船票”, 感悟人在旅途的宝贵经验。一位伟大的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背叛自己的良知。还有一位伟大的人说过,“读史可以知兴替。”希望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年轻的朋友,在诚挚的真情告白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罢!尽管味道是苦涩的。 相似文献
18.
题记我在《中关村》杂志“打工”已经有5个多年头,其间搬了5次家。虽说“树挪死人挪活”,可搬家确实很累人。今年3月的这次“乔迁”,我看到办公室的小侯和小贾两位可爱的“小女人”干着“大男人”的活,有些不落忍。当我伸手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时,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是中国唯一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中关村”。中关村的方向,就是中国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从四通打字机到激光照排术,从紫光扫描仪到"星光"中国芯,从搜狐到联想百度……今天的中关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域名称,它已经是象征着我国科技前沿的一个品牌,被公认为"中国硅谷"。为纪念和回顾20年风雨历程,9月15日,由《中关村》杂志和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关村:20岁正年轻"主题展览在华润置地·橡树湾项目现场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