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构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劳动者就业不平等问题,就必须从制度层面着手,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不平等就业制度,加快构建和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统计制度、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援助制度、劳动者权益保护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社会有序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就业不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大危害。面对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环境、制定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加强大学生就业公平监督促进大学生就业公平的顺利实现,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孙青 《中国经贸》2015,(18):49-50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劳动者就业技能,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又是当前就业培训工作的重点和着眼点.就业培训工作作为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影响着失业职工、求职人员未来的生活;另一方面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和效率,本文以政府在就业培训中的职责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明确政府在就业培训工作中的地位,进而对政府在就业培训中涉及的运行机制、培训管理等职责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井 《南方经济》2005,(3):34-36
我国初步建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协调、不公平、不安全、不和谐等严重问题。人民不满意这样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所期望实现的,是有完善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市场经济;是充分就业的市场经济;是从完善市场经济发展到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省继续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新增就业和控制失业纳入宏观调控目标,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力度,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广辟就业门路。但是,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及其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我省特别是城镇面临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本文针对陕西省目前的就业问题,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业促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就业管理与服务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7.
《广西经济》2008,(7):16-18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广西民族工业的主体.承担着繁荣市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吸纳劳动力就业、积累建设基金.以及解决“三农”和民生问题等重要使命。加快发展轻工业不仅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在新形势下.分析和研究加快发展广西轻工业问题.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缺失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日益增多,原有的社会保障格局已不能应对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需求,其社会保障的缺失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文章针对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在政策法规、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制定相关法规、完善社会保险、优化就业服务等完善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据《经济日报》报道,深圳市近期发布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从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做实就业创业服务、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研判机制等6个方面,多措并举促进就业。措施包括6个方面21条。一方面,通过社会保险费"免、减、降、缓、返"的阶段性政策。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自2006年9月开始,海曙区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初步建立了“零距离、全覆盖、个性化、全程式”的就业服务新机制,在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四中全会又在此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之重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建风 《乡镇经济》2009,25(9):68-71
当前我国正注重用科学发展观来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影响着农村社会,并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首先,对建国后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进行了评述,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存的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谋求学校的科学发展,首要的就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文为本的原则,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14.
女性职工作为我国一个主要的社会构成群体之一,在社会的改革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力量,女工在家庭、工作上的努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油田的工会女工管委会要加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乐于服务,做好油田女工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关于构建和谐保险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安照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5):146-150
如何构建和谐保险业,以更好地发挥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保险理论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客观准确地评估和解释保险业和谐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导和谐保险业的正确发展方向。文章尝试建立包括行业宏观和谐、市场中观和谐和企业微观和谐三层次,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以抛砖引玉。引发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安徽和谐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市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非和谐发展引起的。根据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首先系统阐述了关于城市竞争力的各种理论,然后构建了和谐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各城市的和谐竞争力进行评价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给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凸显的时期,并且日益外化.为了能使我国经济社会长期保持健康发展,必须深刻解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现实指导意义,方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18.
杨文革 《理论观察》2005,3(6):20-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越须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公平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更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灵魂”。要深刻领会社会公平理念的内涵及提出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平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只有社会公平理念得以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资源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一种把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系统及其各个要素(尤其人自身)都当作资源的观念,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