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很长历史时期,货币并不统一,铸币权由政府和民间分享。晚清以来,中国面临内忧外患,铸币权渐由官民分享转向政府垄断。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这种转向最终完成。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是近代世界的潮流,中国同样顺流而去。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币制多被斥为混乱无序、极度落后。这种混乱落后有无某些合理因素?应该如何评价这种巨变?  相似文献   

2.
从明代中叶起,白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与货币制度中最主要的货币形态。文章从货币供给和信用扩展的机制出发,探讨了近代中国白银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以及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的路径及特点。研究表明:由于政府信用渗透和管理货币的激励不足,白银的货币供给与信用创造主要由民间机构主导,其信用扩张机制包括发行私人银钱票、使用记账与信用货币,以及发展信用票据等途径,进而导致中国逐步形成了由多种不同货币形态和信用层级构筑而成的分散化、区域化的货币体系。在这一背景下,近代中国的币制变革,本质上是将货币主导权从民间商人手中收归政府,确立国家的垄断发行权和公共信用。金银货币本位选择的争论,反映了中央政府、外国列强和地方政府在主导或分享货币发行权方面的博弈;而两元之争和废两改元则是政府与传统民间金融势力之间对货币主导权的争夺。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由金属货币转变为信用货币,国家在货币发行和管理中的职能进一步强化,随之而来的战争及通货膨胀则对政府的公共信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从明代中叶起,白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与货币制度中最主要的货币形态。文章从货币供给和信用扩展的机制出发,探讨了近代中国白银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特点,以及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的路径及特点。研究表明:由于政府信用渗透和管理货币的激励不足,白银的货币供给与信用创造主要由民间机构主导,其信用扩张机制包括发行私人银钱票、使用记账与信用货币,以及发展信用票据等途径,进而导致中国逐步形成了由多种不同货币形态和信用层级构筑而成的分散化、区域化的货币体系。在这一背景下,近代中国的币制变革,本质上是将货币主导权从民间商人手中收归政府,确立国家的垄断发行权和公共信用。金银货币本位选择的争论,反映了中央政府、外国列强和地方政府在主导或分享货币发行权方面的博弈;而两元之争和废两改元则是政府与传统民间金融势力之间对货币主导权的争夺。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由金属货币转变为信用货币,国家在货币发行和管理中的职能进一步强化,随之而来的战争及通货膨胀则对政府的公共信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王江凌 《开放潮》2003,(9):61-62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政策的冲击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政策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中央银行货币(即法币)的垄断发行权,以及随垄断发行权所带来的铸币税收入两个大的方面。 (一)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垄断发行权的冲击 一般而言,各国的货币都是由其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垄断发行,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垄断发行权是一国货币主权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实质上就控制了基础货币量,进而影响到长  相似文献   

5.
李成  赵轲轲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61-65
文章从货币演进的视角出发,梳理了货币贬值的内在规律;在金属货币阶段,贵金属开采业以及海外贵金属流入量影响铸币购买力的变动,政府介入之后,币值往往受到政府法定购买力和货币相对商品数量的影响;信用货币时代,由于货币具有乘数效应,私人银行或政府若过度发行货币会导致货币贬值幅度较大;货币国际化之后,为了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政府往往采用通货膨胀政策不断对外输出货币,这种制度最终要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全世界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漫长的货币发展史中,主要经历了五次重大演变.第一次演变是在商朝,人们从使用早期的自然货币(海贝)逐渐演变为使用人工货币(铜贝);第二次演变是在秦国统一中国后,将各种形态各异的货币统一为秦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第三次演变是在汉朝初期,汉武帝收回地方铸币的权利,改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货币;...  相似文献   

7.
何兆武等同志编著的《中国思想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一书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如黄宗羲等人的货币思想具有近代色彩,是进步的经济观点,具体表现为:一、揭露了金银货币垄断的恶果并提出废除用银;二、正确认识货币的起源和流通手段职能;三、反对货币"死藏";四、要求统一币制并主张发行纸币。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谈谈不同看法、同何兆武同志商榷,并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因其具有种类繁多、币制混乱、流通倒退等显著特点,而成为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进程中极为特殊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研究该时期的货币及其相关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厘清货币发展的基本脉络,而且能够全面揭示货币运行的内在规律,进而总结货币发行得失,这对于推动货币史与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东汉社会长期存在的铜钱减重现象导致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董卓铸小钱的恶劣行径又加速了汉末货币经济的崩溃,商品经济由此转向低谷。为了改善衰败不堪的经济环境,之后建立起的三国政权纷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并总结了陈光甫先生的金融货币思想。光甫先生将成立之初上海最小的私人银行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发展成了全因最大的私有银行。他的成功,极大一部分应归功于他对旧中国金融货币制度弊端所进行的深刻思考,及由此所形成的现实、根植于实践的金融货币思想。他反对旧中国的币制混乱,提出通过币制改革来统一币制,改良旧中国的金融制度;他倡导并推动建立具有中央银行性质的银行联合,以支持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保证国家社会的金融稳定。光甫先生的金融货巾思想充满对国计民生的忧虑和思考,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10.
"汇率管制"是对垄断者的价格限制 当前受到许多人指责的"固定汇率"或"汇率管制",实际上不是汇率操纵,而是对垄断产品的价格限制的一种形式. 在目前的世界货币体系中,美元俨然是一种世界公共产品.美国是这种产品的垄断者,而世界其他国家则是这种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作为提供这种公共产品的回报,美国享有其他国家不享有的铸币权.但是,同任何垄断产品一样,垄断者和消费者的地位和权力是不平等的.假如不受任何限制,垄断者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谋求超额利益.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之后,四川货币制度日趋混乱,经济民生深受其害。为统一币制,刘湘曾于1934年初设立四川地方银行,发行地钞。但不到一年,地钞就因滥发而濒临崩溃。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实现了对四川的初步控制后,即对四川币制进行了整理和改革。通过收销以地钞为主的杂劣货币,结束了四川币制的长期紊乱局面,实现了币制统一。整理地钞,不仅是国民政府对四川政治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前国民政府整理地方币制的一次颇为成功的案例,它为四川金融稳定、经济复苏,并成为抗战大后方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现了互利共赢的结果,为其他各省整理币制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2.
由于政府可以无限发行货币,理论上说,通胀必然也反映为财富从民间向政府的再分配过程,相当于一种税收,自然会影响民间的购买力和需求。既然如此,如果政府重视民生,就应该降低这种“通货膨胀税”,并把财富还给民间。对此,一方面在税收方面,政府应根据通胀率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纳税档次和起征点、免征额等,从而防止随中低收入者的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其按较高适用说率纳税。  相似文献   

13.
中央银行的利润主要受机会成本铸币税以及转移的机会成本铸币税二者共同作用的影响。文章定义的财政铸币税(fiscal seigniorage)包括央行上缴的利润,扣除对央行支付的利息,再加上央行对政府存款所支付的利息,以及央行对政府债权和政府存款的变动等。文章理论分析认为央行利润、财政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在MIU模型下,铸币税呈U型特征或"倒U型"特征,这与铸币税因子和货币需求函数的变动特征有关。ARDL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铸币税、央行利润和财政铸币税的变动存在"U型"特征;转移的机会成本铸币税呈现"倒U型"特征;机会成本铸币税既没有"U型"特征,也没有"倒U型"特征。以MIU模型中的货币需求函数为前提,铸币税的U型或倒U型特征取决于铸币税因子的变动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大萧条前夕中国经济表现优于西方国家,但关于市场和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仍有争议。本文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中心考察自由银行体系的运作及法币改革对银行行为的影响。在竞争性货币体系下,中行沪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恪守谨慎发行、按金融季节调整的发行政策;作为商业性银行极其注重信贷业务,放贷谨慎又不失灵活性;通过银行同业公会发行公单救济陷入危机的银行,发挥银行之银行的作用。在经济稳定时期,中行沪行根据金融季节调整兑换券发行以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保持上海物价稳定;在大萧条前夕,面对白银内流通货膨胀,主动减少兑换券发行;在白银风潮时期,面对白银外流通货紧缩,主动增加兑换券发行以平抑物价波动。但法币改革后中行沪行兑换券发行刚性增长,信贷规模膨胀,导致物价水平快速上升,虽然使中国经济在短期内恢复增长,但却为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货币制度的种子。本文证明自由银行体系的金融稳定器功能,为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提供了一个中国的历史例证。  相似文献   

15.
1935年的民国法币改革是中国现代货币金融史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其意义重大。这次改革统一了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多年的混乱货币,从银本位制进入现代信用货币时代,是经济制度上一大进步。研究者对此次改革的评述多着眼于当时国内货币制度状况和国际银价变动,少有从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视角来看待这次币制改革。本文正是试图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在金本位制崩溃、世界各国汇率联系更加紧密的背景下法币改革与中国融入世界金融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国资》2008,(9):78-78
中国金融管理失控的问题日趋严重。中国金融管理失控的局面已经形成。 就人民币而言,法币的性质逐渐开始转变。由外汇结算制度导致的人民币超发行,已经严重冲击人民币的法币地位,成为人民币发行的主导性因素。人民币开始具备外汇兑换券的性质,中央政府的铸币权部分被侵蚀。  相似文献   

17.
虚拟货币的发展与货币理论和政策的重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世界各国 ,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虚拟货币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现行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并没有反映虚拟货币的影响。本文考察了虚拟货币的存在形式和流通方式 ,提出了应该在货币供给的定义和货币供给两个方面重构货币理论。本文认为 ,虚拟货币的发展导致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以及货币政策的效果减弱 ,政府应该在发行具有货币税收益的虚拟货币以及建立和调整虚拟货币发行机构的储备率两个方面重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必修一《南京条约》中赔款2100万银元(注,西班牙银元),此后签订的一些条约赔款又均为银两,反映了清朝时期实行多元的货币体制。落后的货币制度,导致了民国时期贷币市场的混乱,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百姓日常生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废两改元,废除了在中国施行了两千多年的银两制度,为此后币制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废两改元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缅甸是东南亚同时拥有丰富矿业、林业、渔业等资源的国家,由于过去采取锁国政策,使得缅甸经济十分落后.1988年,缅甸政府开始实行经济对外开放政策,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商前往缅甸投资,缅甸政府不断地努力改革其经济政策,将中央控制的经济权分散及下放,鼓励民间发展企业,废除价格管制,减少政府津贴,允许外国企业以外国货币、特殊原料、专利与商标权、  相似文献   

20.
日俄战争后,日本金融资本进入我国东北,试图掌控东北地区的货币发行权。面对日本的金融入侵,盛京将军赵尔巽出资设立奉天官银号,铸造和发行小洋为主的金属铸币和小洋票,从而引发中日双方围绕东北货币发行权的较量。日本通过合资银行提案和横滨正金银行的竞争对官银号的设立和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干预,东北地方政府则与日本殖民势力进行了持续斗争。因此,近代东北地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东三省官银号的设立和最初发展过程,也是日本金融资本、东北地方政府和民间商业行会之间对货币发行权的争夺和博弈过程,并对清末和民国时期东北地方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日后军阀割据提供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