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淑红  万娟  姚莉  符海梨 《现代食品》2023,(10):164-166
本研究以橘子废渣为原料,通过提取果胶,研究果胶的工艺优化和应用。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了优化实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49.18%和氯化钠浓度1.28%。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得到的果胶产率为19.86%。结果表明,果胶对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将提取得到的果胶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中,同时也能够提高食品的质构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沙棘粕为原料,加入适量纤维素酶经酶解反应后得沙棘低聚糖,以低聚糖提取率为测定指标,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对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pH为6,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4.5h,纤维素酶添加量条件为0.4%,在此条件下测得沙棘低聚糖的提取率为42.81%,沙棘低聚糖的含量为84%。通过试验,对沙棘提取低聚糖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出确定最佳条件,为进一步开放沙棘低聚糖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漆酶为研究对象,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对漆酶的固定工艺进行优化,以温度、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氯化钙浓度为单因素,研究各因素对其酶活力回收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其进行固定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温度55℃、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氯化钙浓度0.4 mol·L-1为固定漆酶的最佳工艺条件,此条件下最佳酶活力回收...  相似文献   

4.
以脱脂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乙醇为有机溶剂浸提大豆低聚糖,提取后用活性炭脱除提取液中的色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采用活性炭对大豆低聚糖粗提取液行脱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活性炭添加量1.5%,pH值3.0,时间20min,温度40℃的条件下,脱色率为35.7%。  相似文献   

5.
以高纯度大米蛋白为原料,用还原剂(二硫苏糖醇)-酸法复合的方法改性大米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改性条件:盐酸浓度为0.60mol/L,大米蛋白用量为2.50%,DTT用量为0.6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2.0h。在此试验条件下,大米蛋白水解产物的溶解度为95.37%,水解度为5.21%。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发酵乳杆菌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辅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益生菌咀嚼片.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益生菌活菌存活率、片子成型性为考察指标,筛选益生菌咀嚼片配方主要辅料.采用成对偏爱检验法,与市售火爆同类型产品B进行口感对比评价.结果:优选主要辅料比例为低聚半乳糖20%、麦芽糖醇65%、柠檬酸0.5%.经口感对...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对山药红枣饼干的最佳配方进行研究,确定山药红枣饼干的最佳配方,即以100 g低筋面粉为基准(100%),山药泥添加量为75%,红枣泥添加量为12%,黄油添加量为40%,木糖醇添加量为15%,一个蛋黄.该配方制出的山药红枣饼干色泽诱人,山药风味浓郁,甜度适中,口感酥松、细腻.由此制得的山药红枣饼...  相似文献   

8.
以油茶壳为原料,通过高温碳化、磷酸活化法制备油茶壳活性炭。以亚甲基蓝和碘为吸附指标,检测制备的油茶壳活性炭的吸附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油茶壳活性炭用量、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水体中重金属铅的吸附规律;然后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油茶壳活性炭对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最佳吸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制备的油茶壳活性炭达到国家一级活性炭标准,控制水体pH为7、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120 min、活性炭用量2.5 g下,油茶壳活性炭对铅离子的吸附量为54.26 mg/L。油茶壳活性炭可用于废水中重金属治理。  相似文献   

9.
以茶树菇为原料,通过超微粉碎辅助热水浸提工艺提取茶树菇多糖.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茶树菇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测定不同浓度乙醇醇沉得到的茶树菇多糖C1、C2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30:1(mL:g),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3...  相似文献   

10.
对茶汁玉米蛋糕的配方、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鸡蛋的量计添加32%小麦粉、0.4%玉米粉、0.8%果胶粉、32%茶汁,茶水比为6∶40的茶汁,以底火烘烤温度170℃,面火烘烤温度200℃,烘烤40~45 min,研制出的茶汁玉米蛋糕口感细腻、绵软,风味独特,色泽诱人。  相似文献   

11.
梁超  王青云  李凯锋 《现代食品》2022,28(2):85-88,95
以玫瑰花预处理沉淀物、红枣浓缩汁、低聚果糖和赤藓糖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感官得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玫瑰红枣牛初乳冻干粉的最佳配方,并进一步测定玫瑰红枣牛初乳冻干粉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玫瑰红枣牛初乳冻干粉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玫瑰花预处理沉淀物的最佳添加量为2.5%,红枣浓缩汁的最佳添加量为5%,低聚果糖的最佳添加量为7.5%,赤藓糖醇的最佳添加量为17.5%,因此,玫瑰红枣牛初乳冻干粉的最佳配方为玫瑰花174.8%,红枣浓缩汁5%,N-乙酰神经氨酸5%,透明质酸钠2%,胶原蛋白肽40%,弹性蛋白0.2%,雨生红球藻5%,低聚果糖7.5%,复配营养强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酸+麦芽糊精)1%,赤藓糖醇17.5%,生鲜牛初乳138.8%.体外抗氧化试验得到玫瑰红枣牛初乳冻干粉对O2-、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77.41%、87.68%和57.1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玫瑰红枣牛初乳冻干粉具有抗氧化活性,为深度开发牛初乳冻干粉新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苦荞粉为主要原料、辅以面粉,采用"三熟"处理苦荞,生产新型苦荞风味糕,优化配方为:特一粉∶苦荞粉6∶4,蔗糖50%,复合疏松剂0.5%,调和油10%,谷氨酸钠0.02%,NaCl 0.8%,活性酵母0.5%;最佳生产工艺为:苦荞籽80℃干燥3~5 h后炒制25 min,磨粉并过80目筛,75~80℃热烫20 min,加辅料并和面后,30℃发酵3 h,制坯成型后蒸30 min,所得苦荞风味糕细腻柔和、风味俱佳。  相似文献   

13.
武艺 《现代食品》2020,(7):95-96,100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对醋酸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发酵液进行后处理以去除絮状物。结果表明,当转速180 r·min^-1、初始酸度0.2%、初始酒精浓度6%时,酸度可达到56.21 g·L^-1,续茬发酵后可使最终酸度达到60~70 g·L^-1;在发酵液的后处理中,使用海藻酸钠处理发酵液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金秋梨为试验材料,研究1%的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对鲜切金秋梨的防褐变效果。试验中用壳聚糖对鲜切金秋梨进行处理,晾干后用保鲜膜包裹,置于4℃下贮藏,每2 d测定维生素含量、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贮藏末期(12 d),对褐变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能够延缓金秋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和总酚含量的下降,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褐变指数(对照组褐变指数是壳聚糖处理组的1.9倍),起到有防褐变的效果。壳聚糖防褐变效果的研究,为生物保鲜剂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蓝靛果忍冬(Loniceracaerulea)在内蒙古东北部高海拔地区的扦插繁育技术。结果表明:最佳处理组合为混合基质(珍珠岩:草炭=1:1)、复合激素(IBA:=1:1)浓度300ppm、速蘸时间4s,生产操作时采用速蘸2s的操作可获得最高的效率。蓝靛果忍冬扦插的平均生根率可达到85%以上,最高可达到94.5%,苗木平均高度当年秋季可达到45cm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油茶籽蛋白.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选出最佳的超声参数,并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pH10,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60 min.此条件下,油茶籽蛋白提取率可达57.82%.并对本实验获得的油茶籽粗蛋白粉感官特征指标和质量指标进行评价,产品质量较好,能够满足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选择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复合对仿栗籽蛋白进行提取,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仿栗籽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总加酶量500 U/g,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的酶活力配比5∶5,料液比1∶2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pH8.0。该条件下仿栗籽蛋白提取率为74.33%。  相似文献   

18.
以西昌会理县产青皮软籽石榴果渣为原料,对其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石榴果渣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15,乙醇浓度80%。此时样品中黄酮类物质含量为2.009 mg/g。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大球盖菇碱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本文采用水浴碱提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提取温度、碱液浓度、时间)进行分析,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的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显著影响多糖得率,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5℃、碱液浓度0.03 mol·L-1、时间2 h。大球盖菇碱性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大球盖菇碱性多糖进行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研究,发现多糖浓度在0.8 mg·mL-1时,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到8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