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夏季的饮食安全和饮食控制是养生的重要环节和方面,也是减少因为饮食不当造成身体损害的关键所在。本文着重对夏季食品安全和如何更加科学的饮食以及养生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针对容易在夏季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论述和分析,引导和指导人们在夏季能够更加科学的饮食和养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经济》2013,(11):70-70
健康饮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过了60岁后,不少人的饮食营养方面最容易犯以下7个误区,应当引起重视并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3.
《齐民要术》虽为农书,但其中涉及诸多药材,还重点总结了部分药材的栽培、采收和加工技术。书中附载了多种常用养生简易方,包括面脂、手药、唇脂等制作工艺,以及少量内科、外科、妇科验方。酿造部分总结了四种药曲的制作和多种药酒的炮制方法,且明确指出其保健及治病功效。贾思勰尤其重视饮食健康,书中广引养生保健类文献;食品烹饪工艺中尤重香辛料的使用。贾氏还主张区别对待不同食物,因人、因物、因时而食,并推荐了众多滋补佳品。综观全书,贾思勰注重养生保健,追求健康饮食的态度尽融其中。  相似文献   

4.
保持消耗与供给之间的平衡。通过饮食调节以维持消耗和供给之间的平衡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之一。饮食调养,首先是指利用食物的营养来防病,称为食养,即充分利用各种食物对营养成分的互补作用,适当地掌握进食量,对预防和消除疲劳具有重要作用。清代名医王盂英说:“颐先无玄妙,节其饮食而已”,也就是说养生长寿的奥秘在于调节饮食。 保持睡眠与觉醒之间的平衡。古人云:“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人出现疲劳感时,睡眠最有效。疲劳产生于觉醒阶段,人在觉醒状态下,大脑神经细胞要连续不断地进行活动,  相似文献   

5.
节日话养生     
冬季是属于节日的。感恩节、圣诞节、元旦节、冬至节、腊八节、春节、元宵节,节日的异彩闪烁在我们生活的天空。正是有了这样的节日,我们生活的步调才会变慢,才会意识到应该珍惜和享受有限的生命,应该在工作之余得到休整和放松。节日养生,善待自己,除起居有时、劳逸适度、情志调达外,我们想从饮食养生上给您提个醒儿:  相似文献   

6.
<正>"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6月5日是芒种节气,标志盛夏时节已经登场,而我们的饮食又该注意什么呢?一、芒种饮食禁忌申时后进食"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这一养生口诀就是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服,申时(下午3至5点)以后少进餐,这都是芒种节气的养生要求。夜食生冷芒种的节气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不易消化饮食,生蔬菜、瓜果等是芒种节气的慎食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经济》2006,(6):54-54
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清”。思想宜清静。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急躁,因燥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饮食宜清淡。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  相似文献   

8.
秋季指从每年的立秋至立冬的3个月时间,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养生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关注健康、养生等问题,而养殖场动物疾病的有效防控是保证人们饮食健康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养殖场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对强制免疫思路进行调整、加强检疫设施和队伍的建设、把监测当做疾病防控的主要控制点、提高动物疾病防控的科学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处理意见,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顾问》2010,(9):52-52
“两粥一饭,长寿不难。”这句谚语在很多地方广为流传。这种“早晚喝粥,中午吃饭”的饮食模式,在国内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和江苏如皋,早已成为当地人万古不变的养生妙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居民健康饮食意识和饮食结构的现状,分析居民浪费粮食、营养知识缺乏和不合理膳食行为原因,本文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居民饮食现状,分析、发现当前存在的膳食问题,并提出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平衡膳食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科学可信的查询平台、营造珍惜粮食和合理膳食健康饮食方式舆论环境等建议,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Few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use the detailed healthy eating index (HEI) to estimate consumer demand for diet quality. In this article, we apply household production theory to systematically estimate consumer demand for diet quality using the HEI develop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umers have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of food containing dark green and orange vegetables, legumes and whole grains. Age and educ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nsumer demand for diet quality, but income does not. The own‐price elasticities of demand for diet quality are inelastic. Simulation of tax scenarios indicates that a tax on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may be more efficient than a tax on fats, oils and salad dressing in improving consumer diet quality. This information is critical for policies and programs that are designed to improve healthy food choices, thereby reducing the social cost of public health.  相似文献   

13.
Chronic illness is a global epidemic and places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social burdens on societie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 healthy diet can be used to mitigate or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many chronic illnesses. Health authori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begun regulating health claims on foods to encourage the consumption of healthy foods. However, the “ex post” efficacy of health claims regulations on consumers demand for healthy foods has not been assessed. The demand for fats and meats in Canada is estimated using a linear-approximate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health claims decreased unhealthy food demand between 1.41% and 7.10% and increased healthy food demand between 1.95% and 8.50%.  相似文献   

14.
方晨薇 《现代食品》2021,27(3):226-22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饮食营养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日常饮食还存在着不健康、不营养等问题,因此,本文运用调查问卷法对大学生的日常饮食问题进行分析,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适合的解决策略,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提高身体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发展森林养生度假旅游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森林养生功能的分析,论述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森林养生度假旅游的意义,提出了发展森林养生度假旅游应坚持生态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实施多元化的产品开发策略,以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引入分时度假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烹饪技术源远流长,技艺精湛,众多食品烹饪技法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烹饪技艺进行创新融合,既能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又能很好的传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众多非遗烹饪技艺需要创新以便适应现代人们的饮食需求。比如在非遗烹饪技法中,腌制带来的高钠摄入可以通过改良风干技艺得到缓解;高脂高糖饮食—比如佛跳墙、甜品等,可以通过替换食材,增加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品得到改善;传统的低纤维素饮食模式,则可以通过增减、合理搭配食材得到缓解,通过对非遗烹饪技艺的创新融合来调整、改进传统饮食的不健康之处,让人们更加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韦勇 《现代食品》2022,(4):99-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健康饮食成为热点话题,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健康的烹饪技术受到大众热捧.为此,本文对烹饪技术与膳食合理配置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为人们健康烹饪和饮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设茶文化资源库,有助于深入挖掘茶文化背后的传统文化精神,且对茶膳系列菜品的开发有综合促进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茶文化资源库建设背景下茶膳系列菜品开发与研究的价值,通过多维度茶膳系列菜品开发,带动茶文化系列的全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拓展,形成区域性发展特色,助推旅游业的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9.
淮扬历史文化悠久,塑造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其"精""雅""养"的饮食文化特质,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在新的时代环境之下实现新的发展,这是淮扬饮食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立足淮扬饮食文化特点,分析了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推动饮食文化创新、推动饮食产业发展、打造市场品牌影响力、实施"饮食+"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淮扬饮食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荆祎  傅雷  顾小花 《现代食品》2020,1(2):124-12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本文简要阐述了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通过了解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将两者结合应用的有效措施,致力于更好地提升食品安全,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