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复杂多样,施工专业性强,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这要求园林施工单位在园林工程施工中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园林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以提高园林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效率.针对目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几种合理的管理组织形式,希望对于园林施工管理有一定的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卿 《山西农经》2020,(6):133-134
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尤为重要。施工成本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员、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论述了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控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人类与自然的长期互动使得社会与生态系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成为具有复杂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多层嵌套等特征的统一体。适应性治理是针对复杂“社会-生态系统”而提出的一种强调弹性、合作和干中学的新型管理模式。从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在提高生态、经济、治理和社会绩效方面仍存在...  相似文献   

4.
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复杂,后果影响严重。本文概述了国内外隧道施工风险研究现状,从模糊数学角度对隧道施工风险进行论述,并初步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相似文献   

5.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关系“三农”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就如何建设农民职业教育信息平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与常规堤坝相比,新型围垦堤防工程的堤坝矮长,建筑物基础条件差,水深较大,水下地形复杂,潮汐、波浪等水动力条件更加恶劣,其设计、施工技术均具有特殊性,工程施工难度加大,施工及运行过程的失事风险也随之增大。针对围垦堤防工程上述特点,以江苏苏北沿海东台条子泥特大型围垦工程为依托,结合围垦堤防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基处理方式、断面结构形式及采用的不同施工工艺,融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与检测等先进的手段和技术,研究新型围垦堤防施工与运行安全影响控制因素,提出经济合理的安全监测项目、预警标准与评估体系,适合沿海特殊环境条件下围垦堤防质量隐患检测的科学有效方法,以及围垦堤防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及其先进的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从而为围垦堤防安全风险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方法、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复杂事业,涉及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与完善。其中,完善的会计财务体制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大力推进"互联网+"时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体制改革,对于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这一时代综合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以上的背景下,本文首先提出了新型业态农业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内涵,指出新型主要是创新和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只有通过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其次针对我国土地形式复杂的情况,提出了临海区域、山坡区域、平原区域的三种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模式;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点、线、面加上服务平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对可更新型资源施工成本构成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资源闲置成本评价指标,以提高项目资源成本的控制效力,完善资源均衡优化的工程经济意义,并以泵站算例印证该指标的有效性,改善资源均衡优化中的成本显现性。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工程实地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和理论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围垦堤防施工技术进行研究:①复杂波浪水流环境下围垦堤防管袋裸坝施工程序优化;②围垦堤防管袋裸坝快速施工技术,包括充填沙土管袋脱水固结技术;③波浪作用下围垦堤防扁平管袋裸坝施工期水动力稳定性;④复杂条件下围垦堤防管袋裸坝信息化施工技术;⑤围垦堤坝龙口合龙的各项水力要素及安全措施。研究将提出一整套围垦堤防高效快速施工技术,为沿海地区围垦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经济》2021,(3):73-75
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关注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对我国家具产业价值链的影响。通过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的趋势和我国家具产业价值链现有运作模式,探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我国家具产业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家具产业实现价值链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产业链的垂直分解与网络化、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以集群企业的扎堆和组团式转移为特征的集群式转移成为产业转移演化的新趋势。本研究首先明确产业集群转移的内涵,然后梳理提炼出产业转移理论、公司扩张机制理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与演化理论等理论。通过相关著作、文献的总结出产业集群转移的内涵、动因、模式与路径,以期号准这一新的趋势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转移研究的跨学科和超越集群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统计描述华北平原农民的机械采纳率和机械采纳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农民的机械化需求和农机手的机械服务供给行为及其内在逻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华北平原地区农业机械技术的特殊实现形式——服务外包做出解释。[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成本收益核算等方法,利用冀豫鲁3省779个农户和45个农机手的实地调研数据分别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方式做出解释。[结果]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农机购置成本下降,共同刺激了农民的机械技术需求,是华北平原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持有农业机械的农民基于理性选择而向其他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是推动华北平原农业机械化以服务形式实现的主要原因。[结论]相关部门应继续探索高效的农机补贴模式,刺激农民的机械技术需求;农业机械支持政策可适当向农机合作社倾斜,提高农机手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水稻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河南省水稻节约成本途径和方法,增加水稻收益,对于调整河南省农业生产结构和稳定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实地调研和成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水稻生产中的收益指标,如物质与服务费、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成本收益的变化规律。总生产成本结果分析表明,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有比例最高,人工成本逐年增长,土地成本年波动较小,而在物质与服务费中,机械作业费和化肥费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占物质与服务费的比例超过60%。而种子费、灌溉费、农药费占物质服务费的比例不高,均在12%左右。收益分析表明,近年来河南省水稻成本收益趋于稳定,但在2009年和2011年收益率出现下降现象,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和物质与服务费价格的增长。此外,该文从加强稻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种粮补贴力度、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劳动力资源数量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快慢。文章采用综合分析及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国内外劳动力资源以及人口红利相关理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与人口红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红利与劳动力资源之间相关关系并不是恒定的,人口红利前期主要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而后人口红利阶段则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职业教育水平,同时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人口红利有一定影响。该文还提出了优化调整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机制、加强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建立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经济转型等具体建议,旨在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然成为中国农业生产所必须面对的内在挑战。对于机械作业难度相对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作物而言,在缓解劳动力约束瓶颈的同时,更应通过精细化的果园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其市场价格。然而,由于农产品具有典型的经验品属性,在信息不对称的外部约束下,农户通常难以获得应有的"质量溢价"。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以果品质量关键环节的精细管理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在劳动力价格上涨背景下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决策机制,以及在不同农产品质量识别程度中,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其影响的异质性,并基于全国18个省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交易对象质量识别能力的提高,能够缓解农户与购买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将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给购买者,使农户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进而在有效提高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的同时,能够弱化劳动力价格对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We develop a farm household model to analyze price responses of farm households. This model incorporates various types of transaction costs as well as labor heterogeneity. Nonproportional variable transaction costs or labor heterogeneity imply tha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decisions become nonseparable, even when the household buys or sells labor. An empirical model is estimated using data from Midwest Pol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nproportional variable transaction costs and labor heterogeneit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household behavior. Not all price elasticities, however, change significantly if these are neglected.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economic efficiency (EE) of crop production of Russian corporate farms for 1993–1998. EE declined over the period, due to declines in both technical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y. Technical efficiency (T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tput levels could have been maintained while reducing overall input use by an average of 29–31% in 1998, depending on the method used, while the allocative efficiency (AE) results show that costs could have been reduced about 30%. The EE scores show that Russian corporate farms could have increased efficiency by reducing the use of all inputs, particularly fertilizer and fuel. Russian agriculture inherited machinery‐intensive technology from the Soviet era, which may be inappropriate given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labor in the post‐reform environment. Investment constraints have prevented the replacement of old machinery‐intensive technology with smaller scale machines that allow for a more labor‐us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9.
Labor-saving and income-increasing technologies may affect women farmers differently from men. However, very few studies explicitly account for women's preferences for new technologies. We carried out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with 337 female and 329 male farmers in Maharashtra, India, to measure their willingness to pay (WTP) for direct-seeded rice (DSR) with drum seeder and to understand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marginal valuations of key attributes. We used the Women's Empowerment in Agriculture Index (WEAI) to collect self-reported data on the role and say of women in different domains of decision making. The respective gender roles of women and men in the family and on the farm are aligned with their preferences. Men have a greater say over how the family spends the cash. Accordingly, men tend to have a higher WTP for attributes that increase income (increase in yield) or reduce cash costs (reduction in seed rate). Women contribute a large share of the labor for transplanting rice, much of which is unpaid work on family farms. Women, therefore, seem to value labor saving more. Women in our sample were more interested in the new technology and had a higher WTP for it.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基于200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从要素错配角度研究土地流转如何影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进而改善总体效率。研究方法:时变SFA模型、固定效应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流转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地区、确权前后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其效果的发挥既依赖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依赖于对土地权利的有效保护;(3)土地流转主要通过纠正劳动力错配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对土地错配状况的纠正作用有限。研究结论: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能改善农业要素投入尤其是劳动力要素的错配状况并进而改善总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