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幔屏 《河北企业》2023,(1):143-145
基于对世界格局变幻的洞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时代把握,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快形成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写入“十四五”规划当中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经济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法治保障,对于构建和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经济法在经济运行当中的治理优势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特点,经济法可以从国家调节、宏观调控、市场规制三个路径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落实。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是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产业的特殊属性,使得统筹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之间具有内在必然联系.通过统筹城乡产业,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载体,以产业纽带从根本上联结城市和乡村,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全球性疫情的冲击下,开放型经济已经不足以为中国的经济持续稳定续航。而在这种形式下,为了减少各国间病毒的传播,一些国家纷纷开始降低交往频率,这不可避免地对经济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就是针对疫情下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所提出的,新形势下中国甚至其他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对阐述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徐兰 《企业经济》2023,(2):17-27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能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赋能新发展格局实现的基础支撑,新发展格局是夯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引擎。目前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存在的困境是: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生产要素流通受限;地方主导的“行政区经济”加剧地区间行政壁垒,区域协调发展不力;国内外市场环境规制、产业标准及生态治理存在显著差异,内外有效联动不足。因此,应以明确政府和市场角色定位为前提、以打破行政区壁垒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基础、以构建国内国际联动发展的产业链条盘活全球市场和资源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7.
8.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治理矛盾突出。面对全球化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逐渐从外贸和投资主导转向内需和消费主导,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的迫切性进一步加强。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首次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新格局并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准确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刊就上述问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展开讨论,以期对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双循环”背景下,创新仍然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五大城市群面临着中心城市虹吸效应突出,区域发展非均衡程度较高;核心城市引领性不足,区域产业同质问题突出;国际局势影响程度较高,抗风险能力较低以及知识流动程度较低,企业创新实践能力较差等突出问题。在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急需实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结合我国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发展现状和创新模式,因地制宜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可以更好地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城乡联系及统筹城乡的战略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关于城乡联系的传统经济理论大致可归纳为城市为主导、乡村为主导、城乡一体和城乡互动三方面,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则为城乡联系理论增加了新的内涵.以城乡联系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对建国以来城乡关系及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考察,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应重点关注主现愿望与客观规律的矛盾、政府的角色和职责定位、城市化的地位及其道路选择等重要战略性问题并分析给出了方向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进行城市新区开发已成为当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支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响应地区发展态势与环境变化,带动城市结构的大尺度转换,定位地区时空变迁方向,是当前城市新区开发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南阳新区开发为例,试图从地区协同、产业支撑、服务引领、特色驱动等方面,探讨欠发达地区城市新区的发展动力、开发价值和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要取得生存和发展的优势 ,快速开发成功的新产品已是其企业竞争战略中的关键部分。本文主要从项目管理的层次 ,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色 ,运用高标定位的方法 ,借鉴库伯的门径管理流程 ,探讨中小企业如何应用项目管理以实施高质量的新产品开发流程 ,从而提高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阶段。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可融资空间的受限,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近年来兴起的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困境,对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对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的要求。作为传统PPP模式在中国的创新性实践,开发性PPP基于产城融合、平台生态、多元共治、区域价值等理论,对主体功能设计、社会资本方遴选、项目运营管理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和策略选择,能更好地契合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要素集聚、产权完整性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要素集聚与产权完整性视角研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认为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其实就是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单向流动的过程,并且中国城市居民的产权是完整的,而农村居民的产权是不完整的。这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导致城乡交易成本、生产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要素集聚还使得城市居民的资产增殖,而农村居民的资产无法增殖;城乡居民产权的完整性差异是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要素集聚间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城乡居民产权的完整性差异还会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通过2002—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要素集聚与产权完整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予以实证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发展中统一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现有城乡住房状况和住房保障体系的运行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的设想和可能的途径。研究主要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城市住房状况和农村住房状况,以及相应的住房保障现状;揭示了现有住房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住房紧张与闲置并存、居住人口变化与住房建设增加不匹配以及异地购房和居住趋势趋升等问题;并分析了导致城乡住房保障仍存在问题的城乡住房制度不同和城乡土地流转障碍等原因;提出了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切入点,构建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的原则、框架和运行机制等。研究认为统筹考虑城乡住房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新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城融合。在中国城市新区建设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能有机融合的现象非常突出,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社会服务的基础薄弱和城市主体功能不强、职住分离严重、进入行业难以达到预期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也积累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功模式,比如工业园区转型模式、卧城转型模式、平地造城模式等。其他地区的城市新区建设可以借鉴这些模式,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实施正确的社会化规划,实现新区各部分的有机成长,构建体系化的新区服务网络来促进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8.
魏少平 《价值工程》2011,30(9):205-206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农村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村支持体系涉及到多个领域,而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步伐,搭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增加对农村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供给,形成对落实统筹城乡战略任务的有力支持,是加快农村结构调整、市场体系、经济组织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政策外部性关联与协同效应为切入点,通过陕西省西安市新农保试点区县农民问卷调查,对引入土地流转因素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测进行精算建模和政策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因素对新农保参保率、缴费率具有显著影响,基金收支呈现由盈余转向缺口、并逐年扩大的趋势,基金、制度存在双重失衡风险。通过关键制度因素的单一、组合调整结果分析对比,提出促进土地流转与新农保制度良性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基建优化的根本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针对我国是有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能耗,构型、环境及寿命等问题,联系实际对未来的建筑提出各种新的优化要求,并采取措施,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基建优化领域存在的重要课题,谋求人,建筑和环境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