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旅游目的地特色餐饮消费是旅游活动的重要支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特色餐饮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能丰富传统村落旅游内涵。为有效发展传统村落特色餐饮,需在特色餐饮的文化价值上下功夫,通过经营与服务主体的地域性、食材选料与制作的地域性、菜品呈现的地域性等创新系统展现文化价值,并通过集体经济的手段解决特色餐饮发展红利分配、运营与长远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乡村餐饮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更是乡村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餐饮开发应体现绿色、乡土、文化、体验、养生等特色。通过开展节庆活动、丰富乡村餐饮体验、开发餐饮半成品、完善管理制度以及整合乡村资源等措施,可以更好促进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力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可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乡村旅游中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有五条路径可以选择,即:大力推介特色饮食产品组合;打造民族特色美食街;举办以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举办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开发多元化系列成品或半成品的餐饮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护国寺街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指出目前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护国寺街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者的需求,提出旅游开发的目标、市场、定位和产品,确定了以餐饮为主线,四合院餐饮为特色,结合京剧和四合院住宿的护国寺街旅游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简介】安徽庆发集团是一家主要涉及杞柳种植、加工和出口,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油料作物加工与销售,建筑施工,船舶制造,港口物流,矿泉饮品和铁矿开发,旅游生态园开发,金融服务,餐饮和文化演艺等领域的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克什克腾旗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克旗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潜力;提出了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生态化发展、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效益与功能相结合等开发原则、对策,走草原旅游产品品牌化和克旗文化旅游的形象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企业简介】安徽庆发集团是一家主要涉及杞柳种植、加工和出口,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油料作物加工与销售,建筑施工,船舶制造,港口物流,矿泉饮品和铁矿开发,旅游生态固开发.金融服务,餐饮和文化演艺等领域的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村经济》2006,(6):F0004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美,观光农业发展颇具特色,亮点频现:新扩观赏鱼养殖池近1000亩,建成休闲旅游渔业垂钓鱼池10多处,创产值1000多万元;投资600万元开发邵伯湖餐饮文化,  相似文献   

9.
旅游管理活动和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都必须依靠客源市场,而旅游市场的竞争使得特色旅游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相关旅游统计资料,探讨湖南开发特色旅游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湖南省特色旅游开发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紫鹊界梯田景观资源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气势恢宏,景观奇特,文化内涵丰厚,有观赏、体验和教育等多方面的旅游价值;通过分析其旅游开发中不协调的因素,对紫鹊界梯田景观的旅游开发,提出了积极融入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开发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和原生态特色的旅游产品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按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构建湘西少数民族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研究,旨在对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多目标多因子评价方法并结合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现状,从旅游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开发条件和社会效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主要单体进行打分,定量评价乡村旅游资源的等级。[结果]凤凰古城、老司城遗址等共32处为五星级旅游资源,五星级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代表性,有很好的观光价值、开发条件和产业带动作用,四星级旅游资源73处,优良级以上乡村旅游资源共196处,占资源单体总数的83%。[结论]湘西乡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很强的开发潜力;乡村自然资源景观特征明显,优级旅游单体数量较多,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乡村民俗类资源单体众多,包括饮食传统、节庆活动、乡土特产和乡土名人等,多为民族独有文化,具有很大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淮扬历史文化悠久,塑造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其"精""雅""养"的饮食文化特质,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在新的时代环境之下实现新的发展,这是淮扬饮食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立足淮扬饮食文化特点,分析了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推动饮食文化创新、推动饮食产业发展、打造市场品牌影响力、实施"饮食+"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淮扬饮食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湖南省乡村旅游类型和空间分布格局,为该省乡村旅游多样化发展和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筛选湖南省的276个乡村旅游点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乡村旅游点进行类型界定和划分,然后分别采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方法,从全省、地级市、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地综合分析。结果 (1)湖南省乡村旅游类型可以划分为4个类型,包括自然景观类、休闲度假类、特色农业类、民俗文化类。其中休闲度假类比例最大(31.52%),其次是民俗文化类(30.80%),自然风景类(19.57%),特色农业类(14.86%)。(2)湖南省乡村旅游点空间分布整体呈集聚状态,形成以“长沙—湘潭”为核心的“常德—长沙—湘潭—衡阳”主体集聚片区,重点分布在为以洞庭湖流域和湘江流域以及以长沙和株洲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周围。5A景点、水系分布、道路交通、中心城市、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均对其具有明显的正面影响。(3)湖南省4种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点也均表现为明显的集聚分布,但是集聚态势各不相同,以特色农业类集聚程度最高,民俗文化类和休闲度假类次之,自然景观类集聚程度相对最低。各类型在地级市的分布相对均匀,每个区域仍有各自的特色旅游类型。结论 湖南省乡村旅游点分布整体呈集聚态势,且乡村旅游类型具有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首先要明确自身特色,做到精准定位。其次各类型协同发展,目前湖南省休闲度假类乡村旅游发展较快,需要严把质量关;民俗文化类资源丰富,可以深入挖掘,尤其是湘西、张家界和怀化3市区等。此外积极推动高级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湘西南地区的交通体系等,进一步推进湖南省乡村旅游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古村落保留了古朴的民风和建筑风格,蕴含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古村落旅游的持续升温,古村落的开发与挖掘已成为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在对走马塘地域文化与建筑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走马塘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影响因子排列顺序依次为资源价值>开发效益>资源吸引力>开发条件>资源保护,并根据调查结果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为类似走马塘的古村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丰 《现代食品》2022,28(2):36-3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烹饪饮食文化发生了较大变化,凸显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传统.但目前中式烹饪饮食文化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式烹饪饮食的厨艺技巧,为中式烹饪饮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考察和游客问卷调查分析,指出了崀山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SWOT技术方法分析了崀山旅游业发展中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优势、文化和经济劣势、区域合作发展机遇和国内主要丹霞风景区的竞争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崀山旅游未来发展提出了拓宽客源地空间范围、深挖风景区历史文化内涵、开发休闲度假和特种旅游产品、加强与桂林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的合作开发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林甸县温泉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林甸县温泉资源的储量、分布、质量及特征,结合当地文化及旅游资源现状,提出了林甸县温泉旅游综合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海南省农业旅游区划及空间发展优势展开研究,以期为弥补海南省农业旅游研究缺陷和政府制定区域农业旅游发展方向提供支持。[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2012~2016年海南省农业旅游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年接待游客数量、年营业收入和从业人数历年变化情况,计算5年间的增长率,分析其农业旅游发展趋势及对当地农业和农民的影响。采用资料分析法整理海南省的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明确海南省农业旅游区划及其主要休闲农业资源状况,分析各区域发展的空间优势。[结果]2012~2016年海南省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年营业收入和从业人数连年递增,年接待游客数量年际间略有波动,5年间,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增长83.09%,年接待游客数量增长48.15%,年营业收入增长103.4%,从业人数增长率达到579.31%。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农业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开发,形成地方特色,农业资源投入旅游的比例达到80%以上,并建成很多休闲农业园和热带植物观光园。海南省根据地理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将全省的农业旅游划分为5个区域,各区域具有独特的休闲农业资源和空间发展优势。[结论]海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迅猛、势头良好;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色农业、特色民族风情和特色文化为农业旅游提供强大资源库;全省农业旅游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区划,能够有效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和空间优势。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肇源县自然、经济状况、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从旅游形象、两江(松花江、嫩江)文化的旅游产品品牌、古文化、水资源保护及旅游发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江苏省政府的大力引导下,江苏省依托当地的古村落、古文化及自然资源,发展起一批深受大众喜爱的乡村旅游项目。1995~2010年,江苏省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乡村旅游的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旅游收入已经成为江苏省旅游业的重要支柱,部分地区的收入已经超越传统旅游行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江苏省部分乡村旅游项目仍然存在因项目老旧、环境代价巨大等问题而出现旅游地生命周期缩短情况。如何能够延长江苏省旅游地生命周期,提升乡村旅游适应性,是目前需要研究的课题。鉴于此,文章基于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针对游客与项目适应性较低、项目与环境适应性较低的问题进行分析,参考国内外的发展模式与管理经验,从提升乡村旅游项目的游客接受度和提升乡村旅游项目的环境接受度等方面构建江苏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策略,以有效延长其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