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加深了党对明建设全面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两个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能更广泛、更深刻、更具体的推进政治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运行法治化,能进一步改善党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领导。极大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举措。通过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两个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公共财政还存在许多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政府与市场职能的界定不清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界定不明确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和税制体系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加强财政支农力度,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建立完整的分税制体制和地方税收体系是必然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实践中曲折发展。其理论体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并由江泽 民加以深刻阐述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4.
该文分析了我国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现状:虽有重大阶段成果。但仍表现出制度优越性发挥不够、保障人权的法制不够健全、保障民主的机制不够完善、经济基础发展不平衡。以及参与性民主有待提高等缺陷。并阐述了只有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扩大民主监督、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大力提高民众政治文化水平、迅速发展基层民主以及吸纳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等基本途径,才能早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明是在物质文明基础上,以精神文明为条件的文明,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的文明、政治法律意识和观念的文明、政治法律行为的文明,是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先进程度的综合体现。本文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的宪政建设,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明是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在我们中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依法治国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稳妥推进,着重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之一 ,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迫切要求 ,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学对“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这个命题的分析研究与理论创新,从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提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政治明的内涵与具体内容、政治明与其他明形式的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的具体措施等角度,对“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必须深刻领会政治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充分认识政治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完整把握政治明建设纳战略任务,科学选择政治明建设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体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1.
政府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政府文明的实质是建立一个高效廉洁、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需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 ;坚持“以法行政”的服务准则 ;创立“顾客导向”的服务模式 ;承担“违法必究、有错必改”的服务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眼光审视当前云南的农村工作,可以说还存在“五个不适应”:一是农民负担水平与收入水平不相适应。农民收入偏低、负担过重的问题仍较突出,农村水费、电费、农业生产资料的相对价格仍然偏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覆盖面不够广泛,农民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增加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成本。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不会主动流向软硬环境都比较差的乡村,农民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农业处于简单再生产的掠夺式经营状态,而且在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下,城乡社会失衡,农村被边缘化,农村的社会事业严重滞后,农民的上向社会流动受阻。当前新农村建设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需要公共财政全面地发挥作用。在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扩大农业直接补贴的规模,选择重要的基础性的公益项目进行支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政治文明形式,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不断加大三农投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必须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政治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动力,政治文明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导向和保障,理清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了解存在其中的问题,探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完善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必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首先要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在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是一种政治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与重要标志。我国在21世纪初提出政治文明理论,有其特定的背景。建设政治文明,必须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识的培养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应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加强法制教育、党校教育、心理人格培养 ,创新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项迫切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宪政、宪政文化与政治文明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和论述了宪政文化是政治文明的思想文化基础,宪政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