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际服务贸易涉及海关行邮监管的领域主要包括运输服务贸易、旅游服务贸易、文化服务贸易以及体育服务贸易等,这些领域对上海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海关行邮监管对深化促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提出了新挑战,为加快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提供新契机,对全面提升行邮监管效能提出新任务,对完善行邮内控机制建设提出新要求。海关行邮监管要借鉴国际海关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有关经验与做法,进一步促进上海服务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2.
行邮监管业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关行邮监管业务职能的扩展和延伸,信息化建设也需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需求。执法业务规范、监管手段智能、风险防控严密、应用随需而变是行邮监管业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简要介绍当前上海海关行邮业务监管信息化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毒品问题的严峻形势,以及毒品走私犯罪自身固有的特点对海关缉毒在侦查模式、侦查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受争议的诱惑侦查籍此应运而生。文章认为,我们应该有限度地承认“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消除目前侦查机关自行突破法律框架打击犯罪所导致的种种弊端,并进一步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规范制约诱惑侦查的若干设想,以适应当前海关缉毒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以及电子信息技术革新,使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新趋势和经济增长新动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跨境电子商务的新特点,给基于传统国际贸易监管的海关制度和通关模式带来了挑战,无论是传统邮递商品和快件通关模式还是基于海关联网信息平台的通关模式都面临一些问题,因此,海关应通过创新、完善现行邮递商品和快件管理制度,逐步发展与海关联网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提高海关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大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能力等,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相似文献   

5.
物流监控是海关金关工程(二期)建设规划中的重点内容,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海关业务中的应用,对整体推动海关金关工程(二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上海海关开展了行邮公自用物品出口监管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课题研究工作,探索应用RFID技术实现对出口公自用物品的信息采集和实时定位,研究制定出口公自用物品在通关、查验及物流监控过程中更加完善、智能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总结分析在现实条件下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的可行性和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海关与国家安全密不可分。我国西北边境和台海地区的毒品走私活动,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毒化社会风气,影响西部地区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及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甚至危及党的执政基础。西北边境和台海地区的毒品走私犯罪已经分别对新疆的社会稳定及海峡两岸的正常经贸交往构成极大威胁。本文选择西部边陲和台海地区两个典型区域,从维护国家西部安全和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海关对跨国境毒品走私犯罪的查缉和打击策略,以期对相关部门有效遏制跨国(区)毒品走私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有所启发借鉴。  相似文献   

7.
学术信息     
4月1日,“上海世博会海关安全保障问题论坛”在我院举行。上海海关学院院长肖建国、院长助理陈晖,上海海关行邮处处长施敏、办公室副主任陶蔚莲及有关人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科研处处长吴苏贵、副处长张义春以及参与本课题研究工作的教师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由院长助理陈晖老师主持。  相似文献   

8.
海关的通关效率,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海关改革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在有限时空内最大程度简化海关手续,助推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商品的竞争力。海关后续管理体系建设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提到海关业务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当前海关后续监管体系的格局基本形成,各种监管力量已经形成并发挥作用,但后续监管的效能只是在部分环节和局部监管过程中有所体现,未能对现场作业的科学、合理分流形成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9.
对构建大监管体系的认识薛金楼(南昌海关)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课题。我理解,这一体系是我国海关下一阶段改革和建设的总纲,是海关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管理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构建海关保税加工大监管体系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当前海关保税加工监管面临的主要形势、任务和挑战,充分领会海关保税加工大监管体系的建立必须着眼于体系内外的和谐互济,从理念的树立、制度的建立和手段的运用各个方面贯穿落实“四管机制”,充分调动和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在构建海关保税加工大监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关保税监管体系是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而提出的新理念。加工贸易是一种在海关保税制度下提供的经济运行方式,具有很强的涉外性,海关在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应的研究也一直随着加工贸易的演化而不断推进。我国海关保税监管研究主要包括加工贸易海关监管模式研究、加工贸易海关监管法律制度研究、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研究三个方面。我国海关保税监管研究获得了一定丰硕的成果,对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指导价值,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应加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加工贸易流程再造研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研究、保税货物内销便利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WCO政策文件《21世纪海关》中的关于海关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的论述,对我国海关现代化战略推进和监管制度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分析借鉴国际上海关管理的先进经验,以贸易安全为前提、口岸通畅为关键、信息技术为依托推进大监管体系建设,对我国海关进一步优化监管和服务必然起到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海关改革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认为海关主动应对危机,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以优化监管与服务为目标,加快改革发展,并提出了优化海关法律、法规,创新完善海关制度;优化海关通关模式,建立大监管体系;优化通道建设,加快海关管理智能化和自动化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贯彻风险式管理理念、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加强海关与商界的合作,已经成为各国海关监管的共同发展趋势。2011年是“十二五”海关推进大监管体系建设的开局之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监管体系建设涵盖海关工作的各个领域,本文从海关对企业管理的角度,提出以企业诚信评价、风险式分类通关为载体,统筹配置管理资源,推进海关大监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是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的重要载体。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自觉运用到构建大监管体系的过程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使海关工作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领会大监管体系的实质内涵,探讨实施构建大监管体系的途径。从海关近十多年的改革历程看,两次重大改革均有成败得失。应从海关的本质来考虑海关的机构设置,变职能划分为手段划分,不必强调上下一条线,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6.
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这一海关工作主要矛盾,是新时期不同利益主体对海关工作不同要求的集中体现,寻求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的平衡点,首先要对海关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必须加快海关的职能转变步伐,迎接入世的挑战,全面贯彻海关工作新方针是当前解决海关工作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海关大监管体系建设要以"增强海关监管整体合力,提高海关经济保障作用"为目标,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源优化实现海关管理的"四肢有力",把"一条主线,两支力量,三大模块,四项标准"作为科学合理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的主要内容。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腹地资源"的功能,建立多重风险的集合防控机制,借鉴"大部门制"合理事权,大监管体系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体现在执行层面,大监管体系应是海关改革的延续,确保我们符合经济发展要求且经过实践证明有成效的政策和制度保持相对长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加强出口环节的监管工作,对于海关切实履行好“把好国门”的第一职责、改进监管和服务、有效防好“三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宁波海关根据近期关区出口监管环节查获的走私违规案件及自查发现的有关违纪案件情况,对当前海关出口监管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出口监管工作提出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海关后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能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应通过探讨,明确稽查工作在海关大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并整合海关后续管理资源,提高海关整体管理效能,在海关大监管体系建设中形成信息共享、职能融合、良性互动及健全联动的新机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关多次改革通关监管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是,海关依赖于一线监管实施对进出口货物监督管理的模式没有改变,传统作业逐单逐票验放的模式没有改变,监管压力集中在口岸环节没有改变。要解决海关现有通关监管模式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应借鉴国外海关的经验做法,在作业模式上,确立以进出口分类通关为主体的通关监管模式,在作业流程上,主张按照监管对象分门别类重构,在机构配置上,倡导推行集约化或大部门制管理,在监控作业上,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物流监控模式,在监管力量上,形成"集团军式"的统一指挥、联合作战模式。借助现代科技网络手段,实现各项工作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